第二百五十四章 袁绍的想法(下...
许攸出了大堂之后,没有回去,而是在偏厅等候袁绍的召见。
不一时,便有人来传唤许攸。
许攸一见袁绍,便知道他还是在为颜良的事情犯愁。
“颜良随我多年,不想今日..”
“主公切莫过于哀伤。”
袁绍走至廊上,说道:“颜良此仇必报,但此时不可。我原本只打算让颜良到壶关走一圈,不料却..田丰说的不错,此时动兵实难获胜,但这人心..”
许攸想了想,走上前去,说道:“主公,依攸之见,还是发兵为上。”
“嗯?”
袁绍转过身子,问道:“为何?”
许攸道:“田丰所言固然不差,但主公却忘了颜良出兵的目地。主公立天子和,一无文武百官,二无传国玉玺,三又逾越称王,这名不正言不顺的,时日一久,人心都归了晋州,主公将会处于劣势,所以才让颜良做点动作。如今颜良败了,可主公却不发一兵,一来会令诸将寒心,二来会对军心不利啊。”
许攸还有一点没有说,山东、河北的士族都是支持袁绍的,大将颜良就这么轻易被斩,如果袁绍不发兵,有的人便会认为他被高肃打怕了,袁绍称王之后便失了逐鹿天下之心了。
袁绍转而问道:“高览、韩猛、麴义、淳于琼,谁可任用?”
“主公不信任高览,何必多问?难道不怕他像张郃一样..”
“哼!”
袁绍冷哼一声,说道:“淳于琼随我多年,且对我忠心耿耿,张郃不过是一降将,若是保张郃而弃淳于琼,那岂不是说我不念旧情?”
顿了顿,袁绍叹息道:“只是没想到张郃居然武艺高强,广平之战后,原以为不过是个韩猛,故而没去重用他,竟然能在阵前连斩那曹阿瞒数员战将。”
许攸没有答话,袁绍只是发几句牢骚,并不会真把张郃放在眼里。
等了一会儿,许攸说道:“主公既然不信高览,那不用他便是。麴义曾破公孙瓒于界桥,此人可以一用。”
“麴义此人恃才傲物,时常不把我放在眼里,自以为有点功勋便得意忘形,要是此番让他去了,将来他都能骑到我头上去!”
袁绍一向不喜欢麴义,早想除之而后快。从前不杀他是因为刚得冀州,不宜处置,后来不杀他是因为麴义在界桥大胜,战后又无过错,袁绍也没理由杀他。
许攸在袁绍身边的时间最久,岂能不知道袁绍的意思?
见袁绍不用麴义,许攸又说道:“主公既然不用麴义,那不妨用韩猛,此人才能虽不及前面二人,但也非庸碌之辈。”
说起韩猛,袁绍有些意动,淳于琼此人不是不可用,只是他的恶习难改,不可单独作战。
许攸犹豫了一下,又向袁绍进言道:“主公,其实有一人胜过韩猛多矣,主公为何也不用他?他对主公可是忠心耿耿啊。”
“这回用兵胜负难料,若是万一..死了一个颜良,难道还要再死一个文丑吗!四庭柱已去其二,还有一个不能用,再死一个,那我颜面何存!不用多言了!”
说罢,袁绍朝着后院走了。
许攸摇了摇头,颜面,这东西算什么?若是文丑得知袁绍不用他而用韩猛,必不甘心,届时,难免不会出什么事啊!
次日,袁绍便令韩猛率兵一万前往邺城。很明显,这是做给人看的。
—————————————————————————————————
晋州,上京。
虽然眼下还是冬季,但上京城内却热闹异常,太原郡的科考将在七日后举行,自晋州各郡县以及洛阳、关中、冀、凉、幽三州的数千士子齐聚一城。
其实,在关中、冀州,以及颍川、山东、南方的世家大族子弟,对上京太原的这场所谓的科考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小世家和一些寒门子弟来说,这种以公平考试入仕的机会是极为宝贵的。
太原已准备充分,给所有前来参加科考的士子提供免费食宿,不过,还是有很多士子愿意凑钱在各大酒肆内饮酒聚会,谈论天下大事。
许多世家大族的人来到晋州,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购置房产,若是连房产都没有,如何称得上是世家大族?
而有些在晋州境内的小世家,已经暗中决定,将家业迁到这里来,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更加促进了晋州的发展。
现在的上京城里,士子的高谈阔论之声久久不绝于耳。
皇宫之内。
董承一脸烦躁,不时对刘协说道:“陛下勿忧,这天下的基石还是世家,就算高肃笼络到一些寒门子弟,也成不了什么大事。”
刘协起先对这件事没什么看法,但被董承等人不停鼓动,渐渐地,他也觉得高肃此举乃是笼络人心的不臣之举。
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他没什么办法。
董承也亦是如此,手中无兵,寸步难行,这种滋味他体会到了。
在刘协身边的人,除董承外,还有太尉伏完,越骑校尉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昭信将军吴子兰几人,他们都是忠于刘协的人,但他们的手中均无兵马。
伏完看了一眼董承,语重心长的对刘协道:“陛下,依臣之见,此事还得忍下去,不可轻举妄动,高肃此举必定会受到天下世家的仇视,久了,不必定发生大乱。陛下这么多年都忍过来了,不差这么一会儿。”
刘协叹了口气,他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