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拉着伍丹云,“相逢就是有缘,来来来,一起喝一杯。”
在刘蕴那个桌子上坐下,杨云一掌拍在刘蕴的后脑,他很快悠悠醒转了过来。
刘蕴睁开朦胧的醉眼,看得杨云几乎怀疑是在梦中。
三个人一边喝酒一边说话,刚开始时刘蕴和伍丹云还有些颓丧之色,渐渐的脸上的神色变了,伍丹云的眼睛中射出精光。
数日后,一艘船靠上了东吴城码头,刘蕴和伍丹云看了看船名,是约定中的长福号,于是和船老大招呼一声登船。
几个时辰后长福号就扬帆出港,随同一起离开的有大陈水师残余的十几条战船。
他们离开的正是时候,三天后北梁和天阴的水师就大举来袭,将港口中残余的船只尽数击沉,天阴蛮兵还登上了码头,大陈人聚集的那个酒楼也被付之一炬。
北兵退走后,吴***队从城中出来,他们没有救火,反而拆起了房子,最后把这里拆成了一片白地,砖石木材全部拉回城中,以防止以后成为敌人攻城的材料。
吴兵退回城墙里后,码头一带彻底变成了无人区,荒草在焦黑的废墟中滋生,无家可归的犬只在这个曾经繁盛无比的地方流连吠叫。
又十几天后,如云的战船扬帆而至,甲士们蜂拥登岸,如同滚滚的潮水。这片废墟被彻底铲平,无数营帐拔地而起,来不及逃窜的野狗都进了大军的汤锅。到了晚上,营火如同满天的繁星。
同时在东吴城的西面和北面,奔腾如雷的骑兵们卷起漫天烟尘,地面在铁蹄的踩踏下颤抖着发出呻吟。
北梁水陆并进,从三面包围了东吴城。领兵的将领正是在灭陈之战中立下了大功的万大年。
吴王紧急召集朝臣们商议对策。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商议的,吴王不肯迁都,也不肯投降,吴***力孱弱,无法出城和敌人野战,那就只有据城而守这一条路。
太尉薛明义奉旨指挥守城之事,城中还有十万兵,虽然之前已经尽量疏散,但是还有十几万户城民,也能招募到十万民勇。城中粮食和守具充足,至少能支持半年之久。
支持到春夏多雨时节,北兵的骑兵就威力大减,加上道路泥泞补给困难,东吴城并不是一点守住的机会都没有。
北梁大军不慌不忙地在城外伐木制造云梯、登城车、撞车、巢车、投石机、弩炮等等战具,预示着这将是一场异常残酷的守城战。
杨云在自己宁海郡伯的府第中,赵佳也在他的身边。
“万大年怎么还不攻城啊?”赵佳说道。
杨云心头沉重,城外至少有二十万大军,每天光消耗的粮秣就是一个恐怖的数字,而万大年却一直没有开始攻城,他到底想干什么?根据情报所说,万大年善出奇兵奔袭敌人后方,正面的野战和骑战也拿得出手,但是没听说过此人还擅长攻城。
他肯定在等什么东西。援兵?他现在手头的兵力已经足够了。等修炼者来助战?现在已经不是天宁城之战的时候了,修炼者无法再随意干涉战场。
恐怕万大年是要用自己最担心的一招——驱民攻城。
事先尽管已经在东吴城外坚壁清野,并尽量将民众向南方疏散,但是北吴地势平坦,良田众多,一向是吴国的菁华所在,人口的密度很大。
北梁派出骑队向南穿插扫荡,抓捕数万民众来攻城不是难事。
实际上,北梁不这么做反倒奇怪。想起梦境中的前世,自己的大哥不就是被北梁大军抓去攻钱江城的时候丧命的吗。
有点事情即使清楚的知道它会发生,但是杨云也无力阻止。这就是乱世,只希望东吴城能尽量守的久一点,为南吴那边多争取一点时间。
吴王虽然本人不肯走,王后也留在东吴城陪他,但是赵佳的几个兄弟已经去了凤鸣府,南吴多山,地势险峻,吴王也是在为王室留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