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纵然贫困,但龙大海每月500块的生活费从来没少过。这也使得龙大海四年大学生活过得很惬意,并没有象别的贫困同学那样,失去太多的自尊,承受太多的歧视。
四年间,唯一让龙大海不喜欢的事情,就是哥哥来学校看望他。龙大海不愿让人知道自己有个不务正业的哥哥。面对龙大海的冷漠,哥哥并没有发火,只叹息一声:“老二,你很好。哥哥这辈子就这样了。日后家里就靠你争光了。”哥哥走了,再也没有来看过弟弟。龙大海心中有些后悔,却很快就抛到脑后去了。
龙大海学习成绩很优秀,每年都拿奖学金;体育很好,时常拿校级比赛冠军;和老师关系也不错,是学生会的干部,在学校也算是小有名气。
大学四年中,龙大海一直谨守本分,很少和人发生争执,即使有人挑衅,他也一笑置之。这样做的目的,为的就是得到留校的机会,或者能被学校推荐到海滨市的一个单位。同学们并不知道这个表面和善的家伙有一颗野性的心。楼长李大姐最后发现了,却不能改变什么。因为龙大海已经成为了海滨市户籍档案中的一员了。
毕业时,但凡家里有门路的学生,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象龙大海这样无门无路无金钱的人,就只好听天由命,等待有合适的单位前来要人,依靠自己的成绩和表现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等了半年,来了一批有一批的单位,却让和龙大海一样期待奇迹发生的学生们大失所望。几大国家级建筑部门前来要人的消息传出时,人员早已经定好了。其他来的单位,更是让他们绝望。
来理工大学要人的,本来应该是对口单位。可发函前来要人的,却有很多工商、税务、金融、政府部门。与对口单位要人不同的是,这些函件上都是点名要某位学生的。
龙大海听说这事,感觉莫名其妙。这学建筑的就应该去建筑部门工作。去了别的单位,这四年不是白学了。辅导员说:“他们来这里念书,不过是图一张高等教育文凭罢了。学什么,对这些人并不重要。因为他们的人生早就被家里安排好了。这还是中层官员的子女,如果是高层官员的子女,那早早便安排好了对口学校,只等毕业就分配到合适的部门。眼光更高的,就将孩子送到国外,镀层金子再回国发展。只有你这样的普通人,才会真正的学以致用。才会去那些没人去的单位。”
龙大海眼睛一亮:“老师,真有这样的单位?只要能留在城市,哪个单位我都去。”
辅导员哈哈笑着说:“你小子命硬,运气好。海滨市城建局一向不招收我们学校的学生。今年不知怎么脑子发热,竟然要招几个人。本来咱们学校是不想给的。后来想起你们这些外地的学生,就答应了。”
龙大海险些跳了起来。一生的梦想,多年的忍耐,家人的期待,都成为了现实。他终于改变了自己户口的属性,成为非农业人口了。
如果按正常分配的话,龙大海应该回漠河去,由当地政府安排。不出意外的话,他会在漠河当地的市政部门或建筑公司工作,平平淡淡地过完一生。
一件偶然的事情,改变了龙大海的人生轨迹。
海滨市城市建设管理局是事业单位。在海滨市里,城建局虽比不上工商、税务等部门热门,毕竟属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范畴,也吸引这不少求职者的目光。
城建局每年新分配来的大学生中,关系户占了七到八成。来的人大半专业不对口,干干文秘、办公室一类的工作还行,却难以胜任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而且这些关系户依仗关系,对工作还挑挑拣拣。在机关工作还行。一去工地风吹日晒的,就叫苦连天,避之不迭。他们的表现让城建局所属的各个单位叫苦不迭。
城建局下属有技工学校,可以补充一部分专业人员进来。可技工学校不过是高中编制,不能完全满足高级技术人员短缺的要求。随着老职工退休,再不增添新鲜血液,城建局便将后继无人了。
最为明显的例子是:去年在投标省城林荫大道时,海滨市市政设施处的资质竟然不够。不是设备、资本方面不达标,而是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虽然市政设施处到处借专业人员资格证书,把事情糊弄过去了,这件事情却给城建局领导层敲响了警钟。局长李大伟、设施处处长禹岚风意见出奇一致:每年向理工大学要几个专业对口的大学生,充实到基层去。补充一下技术力量。种种缘由集中一处,龙大海就幸运地能成为海滨市城建局的一员。
第一章乡下小子进城——转向 贰
走出校门,龙大海有些茫然。戏耍楼管李大姐的喜悦已经被其他的烦恼顶替了。去城建局报道的期限还有半个月,可手中的生活费已经不多了。毕业前毫无节制的花费,消耗了龙大海几年积攒的积蓄。仅存的几百块人民币,去旅店住宿肯定不够,想混到报道时间,必须另想办法。
想了想家住海滨市的几个同学,经过排除后,龙大海锁定了贺心如。
贺心如是一个身形娇小,相貌甜美的女孩。她性格开朗,待人热情,与同学的关系很好。同学有了困难,她都会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