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残唐崛起>第六十三章 王铮覆灭

兴元府的陷落,远比李承泽想要的还简单,广明二年(881年)三月四日凌晨,唐军选精锐五百与兴元府东门守将暗合,登城之后,在天明之前,就控制了城门。

当王铮得报消息调亲兵压着数千兵马援护的时候,大队唐军正蜂拥而入,大部分叛贼见此再难有一丝战意,一触即溃,纷纷逃命去了。

王铮无奈之下,只能将四面守军,除了西面以外全都收缩到了节司衙门,准备转移。然而却不想弹压城防的王铮亲信叛军前脚一走,后脚剩下的叛军就放开城门,放了唐军进城,顿时三面城墙尽皆失守,上万大唐大军汹涌而入。

李承泽亲临战阵,指点机要,简单来说就是他率领两营选锋兵汇合招讨主力围攻节司衙门,痛打落水狗,同时坐实破城困贼的大功,同时又命令杨世达率领磐石中营和选锋右营并可用民夫一千,赶快将自个儿的城内驻防区给划下来。

这倒不是李承泽准备自乱根脚,违反自己所定的军事条例,虽然他缺钱,但也还没缺到马上断粮的地步。而是安史之乱以来,无论是禁军还是镇军,只要攻入城池,则必然要趁机劫掠一番,甚至还闹出不少火拼事件。

所以到了晚唐时节,藩镇时代也从青涩年华步入了鼎盛中年,各种交战盈利规则也纷纷出台,其中一样就是各自进城之后划片,美其名曰就食驻防,当然若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拿了超出自家实力的地盘,也就不能怪别人要和你打上一场了。

而李承泽如今军费紧缺,既然打定主意要就粮于贼,自然要把贼军聚集的地方给赶紧占下来,好在那两个山南西道衙门的两个押衙对此一清二楚,所以李承泽并没有随高仁厚大队从东门进入,而是选择从北门进入,虽然时间会晚一点,但谁叫叛军大部分都聚集在西城和北城呢?

而根据两押衙的情报推测,王铮估计会将西门视作自己的逃生后路,不想和叛贼火拼将本钱折损太多的李承泽当然也就选择软柿子捏了,好在王铮也果如情报推测一样,将西门牢牢掌握在了手里,而放弃其余的两门,尽量保存有生力量,团结核心准备做奋力一搏后,逼退敌军之后,再转进离开。

然而当李承泽亲临节司战场的时候,却发现恐怕王铮的美好愿望要落空了。

王铮望着节节败退,军心逐渐崩散的一千五百铁甲精兵,心中已经彻底被乌云盖住,而在铁甲精锐亲信叛军的对面,三千黄头军正从四面八方攻来,密密麻麻,几若疾风骤雨,将诸多叛军从巷战里逼迫出来,团在了节司衙门之前。

黄头军与南诏多年征战,不仅擅长正面合战,更适应于小团队作战,毕竟崇山峻岭之间,想要展开大部队这是极其艰难的。

而巷战也是属于小队作战的类别,故而王铮还指望全城接战,凭借精锐逼迫唐军一二,再撤退的希望如今也成了妄想。

叹息一声,王铮知道自己的盘算落空,将所剩不多的亲信兵马召集在身边,一声不响的就从节司后门而去。王铮本是豪杰,虽然因为一时麻痹沉迷温柔乡中,昏招迭出,但又经一系列败北,而重新捡回了豪杰气度。

他自然知道光凭如今窘困孤城之中,光凭金钱和杀戮再难以收拾军心,但他为了不被人缚献官军,落得个千刀万剐之惨,也是不得不为。

正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他本以为经过一番收拾,还能勉强顽抗一二,却不想一夜里,城头就变换大王旗,全城大乱,再难维持防务,如今唐军之精锐,更让他觉得再无手段应对,山穷水尽之下,只能一走了之。

高仁厚闻得传讯,得知王铮已经从节司出逃,大手一挥,身边亲兵顿时大吼:“王贼逃窜,尔等还不投降!”

本还在节节抵抗的叛军精锐闻言,军势顿时一坠,回望节司之上,帅旗仍在,但遮护在后的同袍们却已经逃散一空,再无人影,谁还能不明白?

不知是谁第一个放下刀枪,片刻之后,上千精锐叛军纷纷投降。

那些大汉声如洪钟,响彻一方,王铮在逃亡北城的路上乍听此声,面色一变,竟不想唐军居然筹划如此紧密,已经将他团团监控住了,自己的举动竟是被人全都看在眼中,心中一寒,再不敢犹豫半分,狂鞭打马,飞驰而去。

“嗖嗖嗖!”

“嗖嗖!”

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从各个角落里冒出无数唐军弓箭手,纷纷攒射,王铮身披铁甲,然而如此距离之下,一时不防,竟也身被数箭,血如泉涌!

“杀啊!”就在箭雨止住王铮马队飞奔之时,更有上千人从街道两边杀出,围攻王铮而去,王铮见此,远眺北门,却见的不知道什么时候,那本是竖着的王字旗号,已经换成了大唐旌旗!

“奈何叛我!”王铮愤怒大吼,一把长槊挥舞的密不透风,十步之内,与战者皆授首!好个威猛大将!

杀!杀!杀!

北门既绝,又被箭雨惊吓了马匹,再无飞驰夺门而出的机会,王铮心知自己再无生路,顿时狂性大发,竟使五步之内,再无人甲敢于争锋!

“哈哈哈哈哈!尔等蝼蚁,焉敢撼...”

持槊狂啸,王铮睥睨围而不攻的兵丁们,然而话语未落,一声闷响,一把利剑穿膛而过,王铮声音顿然止住,他不敢相信的看着穿膛而过的利剑,在背后不是自己的亲信表弟吗!缘何有人偷袭!

“啊呀!”似乎死到临头,


状态提示:第六十三章 王铮覆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