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残唐崛起>第二十九章 征凤州(中)

古时征战,所谓奇袭其实如尚可喜骑破广州,直接夺门的逆天运气实在是太少,或者如雪夜下蔡州这样的军事奇迹,也不仅需要天时地利,还需要对手足够麻木大意。

奉行诸营先锋使的王柯性既没有雪夜下凤州,也没有骑破凤州,他手底下全是步卒,陈王军唯二的骑兵部队,白袍义从四散开了遮护大军行进,而玄备甲骑数量不仅才一百人实在太少,更是李承泽手里的香饽饽好宝贝儿,更不可能拿来轻易涉险,自然也就不可能在他麾下纵马夺门了。

然而陈王军一路掩杀奇袭而来,自然也有了巨大的作用,所谓孤城难守,这句话,除了说必须有可必救之兵外,在战术布置上还须依城设寨,不然城门狭小,根本无法出城列队而战——这意味着不能以攻为守,只能死守漫长的城墙防线,试想,同等兵力之下,一方将兵力散在城墙四周,防备避免出空子,让敌军莫名其妙破城,而另外一方却可投入重兵突破一点,造成局部优势,甚至是局部碾压。这一正一反,孤城难守也就不言而喻了。

而如今的凤州面对陈王军的奇袭,面对的正是这个悲催局面,张顿事实上并不是一个无能之将,作为王铮麾下的一位指挥使,在王铮率领诸将出征的时候,将唯一的凤州让他做为留守,本就充满了信任。

而张顿在布置上也并不算辜负了王铮的信任,为了戒备大散关的几千军队,他一在通往北面的一路之上,散布了三百有余的兵马,而这已经是他手里接近十分之一的武力了。

而在城头布置上,也是日夜巡哨不息,为了防备凤州乡绅反水,甚至四处城门也是轮流开启,每处城门更是最多只开一个时辰,这也让本来还想有个夺门奇功的王柯性打消了念头。

当然,王柯性也知道凭借自己手里的步兵,想完成这样的奇功,确实是有那一丁点妄想,但从一路扫荡的哨所兵来看,其实也未尝不是没有机会..

但很显然,负责压阵城头的兵马并不是左路那些俘虏投降的左路兵,而是有足足一队百人之多的铁杆精兵。

但张顿确实也没想到,布置了几百人的哨所兵马,却居然一个跑出通信都没有,就直接被人打到了城门下。哪怕提前一天,他也可以压着城内民人在麾下兵马的保护下把城外的营寨栅栏给修起来,如此就可进可攻,退可守。

但如今嘛,很明显,张顿也为自己没派出精兵警戒付出了代价,话说回来,他也只有两队铁杆老卒,一队保着自己,弹压降将、民人,一队督阵城头,运用起来,其实已是捉襟见肘了。

更何况他也不考虑一下,无论是降卒还是抓来的兵民,对凤州方面不要说忠诚了,能不咬牙切齿的恨就很不错了,都是为了在隆冬混个温饱,指望被围之后,还有人杀出来通风报信,未免太一厢情愿。

王柯性领着选锋右营五百兵马为大军打下了前哨营地之后,大军随后也陆续到来,很快凤州城下就迅速成了一个大工地,因为奇袭的缘故,凤州方面连城外的树林都没清理,这让陈王军迅速的就完成了的建设。

当天夜里,陈王将诸将召来营帐召开会议,当然对军事不是很懂的他,很淡定的保持了上位者的威严——我不说话不说话,我是个沉默寡言很威严的君上。

“因我军疾驰而来,凤州贼丝毫无防备,虽然臣观城头防线设置还算齐整,但人马却稀稀疏疏,盔甲不齐,甚至连器械都缺少。若贼不是刻意示弱,城中兵马最多不过三四千之数。凭此缺盔少甲,器械不全职军,又无依城之营寨,是无出击之根本,以微臣观之,破此贼,最多不过数日而已。”作为诸营统制使的刘舜臣责无旁贷的担任起了军事会议的主持人,做起了开场白,自称臣子当然是对李承泽说的,当然事实上,其实也是对在场诸将说的。

“先前所抓俘虏供报,王逆兵马多是裹挟民夫壮丁,战力微弱,不当为虑。但除此以外,其手下还有受降之左路兵,以及起家的两千铁杆兵。虽主力已经南下,而若兴元不下,其贼更不敢调头北上援救凤州,但以我观唐石涉之能,予我克破凤州的时间,并不算多,下城之后,又需要整顿城防,戒备王逆率军犯禁,是以,最多不过五六日间,须的克城。”刘元吉作为国府长史也随军而来,但身为兵曹判书的张扬则磐石右营留守后方,筹措腾挪粮草等后勤事务。

王柯性做为此次先锋使,第一个兵临城下之人,城头上的兵马是不是故意示弱,他是第一个瞧真切的人:“以下官之见,城头兵马衣衫褴褛,器械不全。并非作假,若如刘长史所言,恐怕这凤州城内最多铁杆死战之兵不过五六百,但王逆南下兴元是为生死搏斗,岂能将铁杆兵马留下四分之一还多?恐怕对砍一半也不算托大。除此以外而其余者不是民夫壮丁,就是意志不坚的附贼降兵,若无其铁杆兵马压阵恐怕大半连城头都不会上,不足为惧。”

“如此说来,凤州不足为惧,我军发兵至今,因为奇袭之策,而得以养精蓄锐,士气旺盛。刘爱卿,依你之见如何,该怎么布置?”

李承泽这一路下来因为连连得胜,如今也心气勃发,再加上因为肌肉记忆的缘故,李承泽不仅找回了这具身体原来的骑术,这顿时让李承泽觉得在乱世求生里,又有了一份自信。

在路上望着行军长龙,士气勃发的威武大军,那满目飘扬的陈王旗号


状态提示:第二十九章 征凤州(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