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天纵莫敌>第二章 天纵 四

第二章天纵(四)

有了称心的枪,有了杀人的勇气,莫敌的潜能得以全面的暴发。北上徐州,在八义集,一把骑枪打得神出鬼没,被营长李绍杰誉为神枪。在接下来的龙潭大战中更是势不可挡,李绍杰营负责坚守龙潭车站,无奈北军势大,李营的防线被突破,李绍杰在阵地上光着膀子来回冲杀,浑身上下受伤十一处。在全军溃退时,莫敌一个人,一把枪,竟然将李绍杰从阵地上抢了回来。李绍杰因为伤重送回了靖西,营长由张光玮接任,李广李本一升连长,因为英勇善战,莫敌毫无争议的被兄弟们推为排长。十七岁的排长,在钢七军里,也算是异类。

莫敌将这一切都归功于手里的这支骑枪。

这支骑枪跟着他,南打张发奎,西征唐生智,随着老大钟祖培步步高升,从旅长到钢七军副军长,莫敌也从排长升为连长,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南京花。

好日子没有过太久,民国十六年底,桂系部队大扩张,钢七军保留本部,以一化三,化成十三军十八军和十九军,第十三军军长由白崇禧亲自兼任,原钢七军第二师师长胡宗铎任十九军军长,钢七军副军长钟祖培自持是李宗仁的同学,为新桂系立下汗马功劳,认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军长一职非他莫属,摆酒设宴为自己庆祝。孰不料事与愿违,白崇禧为了平衡桂系李白黄的势力,全然忽视他的存在,任命原钢七军第三师师长陶钧为十八军军长,钟祖培恼羞成怒愤而离职,出走上海。

钟祖培离开后,他这一系变成了没有娘的娃娃,尹承纲调回平乐区担任民团总指挥,周祖晃被调回武(武鸣)色(百色)保(德保)防区任民团总指挥,张光玮、李本一回到中央军校南宁分校高级班进修,莫敌沦落为平乐守备军哨长,在平乐民团区领一份低微的薪水,过着简单的生活,每日里在漓江中泛舟,风波里垂钓,到也活得自在,乐在其中。这种生活一直过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底,夏威辖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在湘江围堵红军,双方在光华铺大战,战况激烈,各有损伤。为了填充十五军的缺额,从各地守备军中抽调人员,尹承纲把莫敌推荐给曾经的老部下、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四十四师王赞斌,认为人才可用。王赞斌部缺额严重,顺水推舟给了老上司一个面子,把莫敌调回桂林,委任为一三○团第三营营长。

直到这个时候,那把用了七年的老骑枪才离开莫敌,进了平乐民团的军械仓库,之后才知道,成了尹承纲的私家藏品,作为原装进口的德国1924年定型生产的骑枪,在中国,这是唯一的一支,极具收藏价值。

这支骑枪,自从蒋桂大战之后就再也没有打响过,在平乐团兵哨所,莫敌也一次没有用过它,挂在墙上成了装饰品。只因为平乐民团总指挥尹承纲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就一直强调的一句话:枪要御敌于国门,绝不可对准国民。也基于这个原因,莫敌的民团哨,没有一支步枪,甚至没有一件武器,每天一早,莫敌就带着下属在河滩边练武功,在他看来,只要身体强壮,身手矫健,维持治安,处理一般的小纠纷已经足够,没有必要大事小情动刀动枪。从军十年,经历了北伐的激动,也经历了民团的消沉,莫敌不再是当年从百寿出来的狗屁不通的楞小子,而是一个二十五岁有见识有本事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有为青年。

再一次走进军营,与十年前相比,有一点十分相似,就是手里没有枪。来到桂林风洞山下的军营,军需处调了一把汉厂十三年制的桥夹装弹式毛瑟手枪作为莫敌的配枪,枪身老旧,膛线光秃,手柄摸得光亮如洗。在第一次训练时这把枪就炸了膛,飞出的散件把莫敌的左眉骨插了两道深深的口子,伤好之后,眉毛成了断断续续的三条,让本来就不漂亮的莫敌更增添了两分狰狞。

从医院出来那天,莫敌得到一个让人高兴的消息,桂林几大商家联合买了一批军械捐赠给自己的营,还搞了一个捐赠仪式。张永发、鸿庆隆、利安祥、熊同和、黄昌典等几个商行的人敲锣打鼓,抬着猪挑着酒送到军营,送来的物品之中,有一把崭新的德国m712毛瑟手枪,那是特意送给莫敌营长的配枪。

二十五年过去了,莫敌还清楚的记得那天的情景,常常不自觉的回味,那是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热情、友情、豪情……这十年来,又多了一份乡情。

张永发的少老板张香圃是黄埔八期的受训生,与莫敌不同的是,莫敌是刚从民团回到正规军里,而他却是刚刚解甲归田弃武经商,受父亲要求,回到桂林经营张永发商号,经营染坊、织布和销售布匹绸缎。张香圃三十四五岁左右,身材健壮,很有军人气质,曾任国民革命军副连长一职,对军队建设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之所以有发起捐赠义举,是因为获悉莫敌在训练时炸膛致伤一事,认为作为一营之长,所持枪械竟如此之差,一旦外敌入侵,如何作战,如何上阵杀敌。《南史·陈暄传》云:“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

很快,张少老板就与莫敌成了很好的朋友,很明显,张少老板把自己未能继续从军的遗憾寄托在莫敌身上,曾经在黄埔许下的宏愿希望莫敌能够帮他实现。

张少老板认为,驻军与驻地民众之间,应该有一种明确的关系,民有义务养兵,兵有义务保民,一个地方的军队,不应


状态提示:第二章 天纵 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