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抗战中的新生>第一百零七章 血战李家畔(十)

清涧现在可是有着十六万的老百姓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小鬼子打进去否则后果严重)为了保险起见我立刻向国防部和委员长了急电简单汇报了一下战况重点说明鬼子在战斗中使用了毒气弹我们已经收集了足够的证据希望委员长能通过国际舆论的压力迫使小鬼子收敛一点同时因部队伤亡很大望委员长命令榆林邓将军的部队向清涧靠拢以便必要时增援暂1oo旅。

与此同时八路军总部也收到了萧司令的战况汇报两位总司令立刻命令八路军在山西的部队加大骚扰力度不让鬼子再抽兵增援清涧战场同时还命令386旅772团回防陕甘宁边区。

委员长在收到我的电报后也迅命令邓将军所部向清涧靠拢同时严令第二战区所部积极动作牵制日军。

实际上佐佐木道一的处境也不如我想象的那么美妙伤亡了近四个大队后勤补给线又受到威胁炮弹又严重不足这些都让佐佐木道一十分的头痛。他只能一面电催促炮弹的运送一面派出一个大队的兵力负责保护后勤运输线可这样一来佐佐木手上可用的兵力就只剩下五个建制完整的步兵大队了炮兵部队虽然还有几千人可总不能用炮兵来当步兵使吧。

佐佐木觉得现在也只有特种弹攻击一条路可选了但特种弹的数量也不是很多因此佐佐木决定还是等炮弹送上来以后再起进攻在炮弹未送到之前暂时采取守势。

对佐佐木道一贸然采用特种弹攻击的行为筱冢义男司令官是非常恼火的这倒不是筱冢义男有什么正义感而是1938年4月21日闲院宫载仁亲王下达的“大陆指11o号命令”中明确规定“使用特种弹时要尽可能将使用地域内的敌人歼灭以销毁残存证据”。

现在的日本还不能完全不顾及西方各国的看法如果使用化学武器的事被证据确凿的公布出来无论从政治上、外交上还是对外贸易上日本都将处于很被动的地位对于日本这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来说通过国际贸易大量进口支撑战争所需的各种战略物资是必须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国际贸易一旦受到影响对日本将是很致命的一件事情。

佐佐木道一可以不考虑这些战略性问题但作为第一军司令官的筱冢义男却不能不考虑如果佐佐木道一能够不留下任何把柄筱冢义男才不会在乎使不使用特种弹的问题因此筱冢义男恼火佐佐木道一的真正原因是使用特种弹的证据有可能被中**队得到。

在佐佐木道一和航空队的战报中都重点提到了一种威力强大的新式火炮对这种既能防空又能对步兵构成巨大威胁的火炮筱冢义男十分的感兴趣结合情报机关提供的暂1oo旅有几名德**官的情报筱冢义男觉得这个情况可不是一件小事。

这种新式火炮究竟是德国提供给中国的还是中国自行生产的这很有必要搞搞清楚如果是德国提供给中国的那究竟是为了什么?假如只是象西班牙内战一样这些新式火炮是德国人拿到战场上进行武器性能测试的那自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不是问题可就严重了这很有可能意味着德国对日政策的转变这对日本今后的战略将是影响巨大的因此筱冢义男立刻把这一情况和自己的猜测向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做了报告。

同时严令佐佐木道一未经请示不得再使用特种弹并命令佐佐木道一力争缴获几门中**队的新式火炮如果能俘获待在暂1oo旅中的德**官就更好了。

这个命令让佐佐木道一既高兴又无奈高兴的是筱冢司令官并未对自己前期的进攻失利表示不满而且中**队的新式火炮也引起了司令官的重视无奈的是司令官既不让自己使用特种弹又不给自己增加兵力却要求自己去缴获中**队的新式火炮和俘获对方军队中的德**官这要求也太高了点。

晚上七点派去学习轰天炮使用方法的15o名战士回来了他们回来的同时还带回来了二十门轰天炮。这二十门轰天炮都被固定在了严密加固过的手推板车上这些轰天炮的射管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汽油桶而是把几个汽油桶切割成片后内衬进一个完好的汽油桶内同时再用铁圈在外面进行了加固而受力最大的底部更是直接用铸铁进行了加固这样做虽然减小了轰天炮所能射炸药包的直径从而使威力有所减弱但射程、使用寿命和准确性都大大增加了同时还降低了射时的后座力。

经过这样改进后的轰天炮射程达到了三百到三百五十米这就基本避免了鬼子步枪的打击专门用于轰天炮的圆形炸药包既增加了射程又减小了风阻造成的偏转从而大大提高了准确性。

有了这二十门轰天炮晚上的攻击就更加有把握了为了造成攻击的突然性进攻的时间定在了晚上十二点而且特务团一营的侦察精英先出动他们的任务就是探明可供部队通过的区域同时干掉鬼子的警戒哨从而让攻击部队尽量抵近鬼子兵力密集的区域这样轰天炮的威力才能挥到最大而且有战壕作为依托也能减小一些部队的伤亡。

由于一直是进攻的一方所以小鬼子只挖了一道战壕在这道战壕后面只是一些利用地形构筑的火力点而且鬼子根本就没想到我们会主动攻击因此鬼子阵地前很多地段都没有埋设地雷哨兵也不是非常的尽心侦察精英们利用鬼子的大意很快就占领了几小段鬼子阵地不过由于没有日语很过关的人员假冒鬼子哨兵鬼子巡逻队很快就现了破绽。

随着第一声枪声的响起大规模的战斗开始了匆忙投入战斗的鬼子在近战中根本不是大量配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七章 血战李家畔(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