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玄幻奇幻>舞院诡影>第90章 索迹

安然打了个电话给于子卿。

她觉得,自己昨天一晚上都没有找到的答案,也许就在于子卿那里。如果不是分处两个城市,安然应该已经和她见面了。

她想知道的是任小玉在哪一天离世。

于子卿得知安然问这件事情,一时间有些困惑。而且,这么久的事情,她已记不太清楚。不过,回忆还在,想要找到确切的时间,只需要在其中细细搜索便可。

答案很快就得出了,与安然的心里预期并不相符。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个结果又在安然的意料之内。她仔细的回忆自己印象里的那个日子,确定自己并没有记错。

安然再次想起的是一年多以前的那个黑夜,那个小小的火堆,以及在跳跃的火焰映衬下,老人阡陌纵横的脸。那一天,赵敏第一次听闻关于自己的预言。而她最终的结局,仿佛只是为了完成这样一个宿命而已。

学校的一位保安当时曾质问老人:“你在给谁烧纸”。是的,这个因愤怒而脱口而出的疑问,一个提问者并不纠结于答案的问题,现在成了安然通往某些未知世界的一根引线。

这条线,她想抓住。

那天是9月28号。

任义的亲人还有谁是9月28号那天去世的呢?安然并没有告诉于子卿她为何如此关注这个问题。她想要确认之后,再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张静和,安然心中总是有着某种不详的预感。这预感,既与自己连日来的经历有关,也是受任义与于子卿观点影响的结果。

更要命的是,这种预感不但没有随着赵敏死亡事件的远去而淡化,反而越发的显见。因此,等待消息的时间,虽然明知答案不会立竿见影,安然的心理还是非常难熬。

这天下午,付景轩来到恒州最大的古旧艺术品市场。这里他在去年曾经来过。当时只是漫不经心的逛,买了两本旧书,一本是丰子恺编译的《艺术概论》,另一本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西洋音乐小史》。虽然卖书的老者对自己的书赞口不绝,但付景轩却纯粹是出于兴趣买了下来,并未放在心上。

现在,他直奔那个曾经惠顾过的小书摊,希望能够找到当时的那个卖书人。他依稀记得那老者姓黄,手里有很多民国时期的文学艺术书籍,据说还有些不外卖的私藏。更重要的是,他对那一时期的知名文艺人士如数家珍。

付景轩很早就联系过邓小君,知道那个画家叫做陈震环。这个画家他曾经做过一些了解,但由于接连发生的事情,中断了对那本书的追究。自从前一天看了李朵的表演,那奇怪的面部表情,令他印象深刻。他内心更加笃定,此书必有一些玄妙之处。

是时候去寻求这书背后的故事了。

付景轩走到那书摊前的时候,黄老先生果然还是兢兢业业的站在自己的书屋前。太阳的强光一览无余的照在这条街上。门前的书摊摆了一把很大的遮阳伞。即使这样,夏天滚烫的气流也照样从四面八方袭来,犹如把人裹在高温电热毯里烘烤一般。人就不得不躲回书屋的房檐下。

这一带,是恒州有名的古旧书籍字画集散地。前几年,刚从市中心搬迁到此。虽然现在的位置比之前要偏僻,但规模相对从前大了不少。

这一带总共有四十几家店,自西向东,一字排开。夏天的周末或傍晚,这里最为热闹。闲聊声、讨价还价声、汽车喇叭声……不绝于耳。独具慧眼的人,在这里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抱着逛逛态度的路人,也偶尔能找到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画之类,买回家,放进书柜里摆着,或挂在墙上看着,也算不枉此行。

这会儿,差不多是一天里最热的时候。来逛摊的人很少。卖书的人手里或端着茶杯,或拿着扇子,大都眼睛低垂,无精打采的坐着。

黄老的书摊地处中间,算是个好地带。他头发花白稀少,带着老花镜,白色短袖衬衫平整干净,颇有些文人气质。他坐在屋檐下,看着眼前稀稀落落的人。有人问,便上前耐心介绍;没人问,也不吆喝,毕竟卖的是书籍字画,与卖菜不同,还是要矜持一些的。

“老先生,您好啊。”

“哎,来啦。”

黄老其实对付景轩也没什么印象。这是他对顾客打招呼的习惯性用语,听起来热情亲切。

“是啊,最近生意怎样?”

“哎,小打小闹,就是没事儿图个乐。”

“呵,老先生,我想跟您打听个人啊。”

“但说无妨。”

“民国时期,有个叫陈震环的画家,您知道吗?不知是否有些名气?”

“陈震环?这人我知道。”

付景轩听到这句话,心中有小小的震动。他其实没报太大希望。邓小君算是正经八百的业内人士,他都未曾听闻过陈震环这个名字。想不到,黄老竟然轻轻松松脱口而出。果然是高手在民间。

“哦?您知道?”

“民国时期的一个画家,留下的东西不多。怎么,你对这个人感兴趣?”

“哦,有一点”,付景轩点点头,“您知道陈震环有作品留下来么?”

“我可以帮你找找。”

“哦,那太好了。这个人擅长画哪方面的呢?”

“肖像画居多。他虽然画功不错,但名气不大。”

“哦,名气不大,您怎么会知道他呢?”

“是从前听家父所说。我父亲比较喜欢他的画。还因为他终究没能在画坛挣下一席之地,有所遗憾。据说,当年


状态提示:第90章 索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