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都市现代>打捞激情>第九十六章:郑和下西洋的见证

一个人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

苏洋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把打捞海域扩大到了横直一公里的范围,但仍然没有见到导弹的踪迹,美军也派来了扫雷船,但是仍然在这片海域没有发现雷达的任何金属回波。找了三天后,美军两艘军舰无奈地离开了这片海域。

美**舰离开后,苏洋的打捞船开始对那艘古船进行清理打捞。

苏洋把覆盖着沉船的污垢沉泥用高压水枪清洗干净后,一艘侧翻倾斜的古代木帆船呈现出来,二十多米长的船身,船周围散落着许多瓷器碎片,苏洋和赖茜在船舱里翻出了几个较为完整的花瓶和盆碗。

“这有一个很园的洞口。”赖茜在一边叫道。

苏洋过去一看,斜坡的船肚上有一个直径三十厘米的园洞。

苏洋找到一根船木,把洞口撬开扩大后,发现这艘古船正斜覆盖在一个海底洞穴上。

苏洋用水下电筒往里一照,发现洞口三米远的地方正躺着那枚找了几天也不见踪影的导弹。

苏洋高兴地说:“原来这个导弹正好穿过古船板,钻到这个岩石近十米米厚的洞穴中,难怪扫雷船也找不到。”

“这船舱有些金币,和一些玉器。”赖茜高兴地说。

苏洋把小导弹拖出洞外的吊笼里,他和赖茜开始般沉船上的瓷器和金币玉器。

打捞船很快就把装有导弹和瓷器古懂的吊笼吊到甲板上。

保罗和梅自香知道有东西打捞上来,急从驾驶室跑到甲板上。

甲板上,苏洋和赖茜正在把吊笼里的东西往外搬。

“哎,原来这导弹还是在这里呀?”保罗见到导弹惊讶地说。

“它钻到了一个洞穴里,扫雷艇那里测得到。”赖茜回说。

“美军走了,我们正好做这个军火生意。”梅自香说。

“不好吧?被发现事情就大了,美军那肯放过我们?”保罗担心说。

“这个玉石印章有中文字,我看不懂,这是什么字?”赖茜拿着一个玉石大印章挮到苏洋面前说。

苏洋接过一看,吓了一跳。

“马三保印”四个字不就是郑和的别名吗?

苏洋激动地说:“这个是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的印章,这个章较为粗放,应该是郑和在航海期间消除航船寂寞而自娱自乐的,马三保的名字是他在老家云南时的名字,入宫做太监后就一直沿用郑和这名字了。”

“郑和是中国的航海家,听说他的船队都是庞大的帆船,并且传说他有作战的船,这个船是郑和的吗?”赖茜说。

苏洋说:“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随行舰船和人数惊人,据资料统计,船队每次均由200多艘巨大的“宝船”组成,人数约二万七八千人间。这样一个庞大使团所耗之巨当可想见,再加上大量交换物品和赐品,则郑和使团的每一次下西洋都耗费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历史早已证明了郑和下西洋并不是以侵占掠夺为目的,那这样一个劳民伤财、虚空国库的举动为什么可以持续近三十年,明王朝或者更准确地说明成祖朱棣到底是因何原因要这样做,它的价值何在呢?

在不为战事的情况下,这样大规模的连续多次远洋船事,在中国史上只有一次,在世界史上也是绝无仅有。不可能认为这是一个偶发事件,明成祖这样做一定有强烈的动机和迫切的政治需要。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动机及原因,这向来是史家争论不休的焦点,至今尚难定论。郑和下西洋的动机及原因,可能有多种多方面,而各方面也可能有轻重之别。至今已提出的要项,大致可分为皇位继承、政治、外交和贸易四个方面。以下试述一下这四个方面的可能性和相对重要性。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同一年,郑和奉旨六下西洋。此乃这位深得朱棣信任的大航海家,在永乐年间的最后一次远行。

关于本次下西洋的准确日期和实际出发港,史书上记载不一,郑和船队很可能是在当年十月中旬,由华南大港广州放洋出海。而早在14年前,即永乐五年九月,郑和二下西洋,也是从广东起航。

这与传统文献及人们一般印象中,郑和下西洋以南京附近的苏州刘家河为基地,大多从福建出海的说法,有所出入。更有意思的是,现存极为有限的资料显示,郑和下西洋的随员中,有若干广东籍人士,尤以东莞人居多。

扼守粤海咽喉的东莞,与中国历史上最壮观的一次海上冒险事业发生联系,既在意料之外,亦在情理之中。

下西洋的东莞人

综合多种可靠史料估计,郑和历次下西洋的船队,规模都极为庞大,通常有大船二百余艘,总编制在二万七八千人之间,又以武职人员和军士居多,约在九成以上,除军事任务外,他们还要承担各类工作。

但下西洋航程极为艰险,往往来回一趟就花费数年,很多人有去无回,史书有云“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郑和本人也是在宣德八年(1433年)七下西洋时病逝于海外,导致整个远征行动几乎是突然中断。

靠永乐皇帝撑腰的宦官郑和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也早让朝中诸多高官觉得很不爽,他们有意销毁宫中保存的大量相关档案资料。故除了郑和本人在《明史》立传外,他的船队核心领导层及管理干部的生平,只留下一些零零星星的材料,大多数普通随员的事迹,则几乎湮没无闻。

尽管如此,


状态提示:第九十六章:郑和下西洋的见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