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第47章 政变爷爷挂了爹上位
孟七七外裳都没束好,就撒丫子往外跑,跳上马车往太子宫而去。

到了太子宫,她爹和她娘正在发愁,守在书房里坐了一圈人。

有她外公李书令,有她大姐的老公公姜云龙,还有数名朝中的侍郎、乃至司刑少卿袁树。

这袁树就是负责逮捕孟如珏之人。他吃着皇粮,当然得听皇帝的命令。毓肃帝给他下了手谕,要他带人去逮捕孟如珏。那他就得领命去逮捕孟如珏。但是孟如珏他爹是太子啊,是未来的皇帝。这要怎么办?听了老皇帝的话,然后等新皇帝上台弄死他?所以袁树带人逮捕了孟如珏,给毓肃帝交代完了之后,左思右想又跑到太子宫来了。

孟七七进了书房,掂量了一下在座之人的忠诚度,直接开口道:“咱们政变吧。”

********

后世人是这样记载“李姜政变”的。

昭元五十二年五月,毓肃帝生病,王福坤、王福乾侍奉左右,外人不得入内。朝中大臣李书令、太子太傅姜云龙等七人机密谋划,除掉二王的政变也在悄悄地布置着。

昭元五十二年五月十七日,中书令李正琦、太子太傅姜云龙、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树己等定策率羽林兵诛福坤、福乾,迎皇太子监国,总司庶政;大赦天下。毓肃帝于同日龙归大海。

事实上,这则史料记载,有两个很重要的人没有写上去。

一个自然就是首先提出要“政变”的孟七七,这一点外人无从知晓;另一个人,却是上官千杀。

*********

昭元五十二年五月十六日夜,毓肃帝在思政宫听到外面人声杂沓,心知有变,撑起病体出来察看。她看到了王福坤、王福乾兄弟的尸体,看到左右羽林将军持剑而来,大致知道了什么情况。毓肃帝毕竟是政治老手,他当机立断,令殿内仅存的武装人员封锁殿门,并派人速度出宫,去向上官千杀求援。

上官千杀果然带着万名上官军驰来救援。

太子太傅姜云龙上前与他说话,“上官将军,我等并非要不利于皇上,只是铲除皇上身边的奸人小人。还望将军不要阻拦。”

上官千杀踏入朝政之时,姜云龙早已经致休了,两人并无机缘相见。上官千杀熟知姜云龙,还是从孟七七口中,知道她大姐嫁入了姜家。此刻见是姜云龙上前说,上官千杀便拱手作揖,淡淡道:“职责所在。”

他一闪身带人入了禁宫。

李炳奇和姜云龙面面相觑,他们手里的兵——乃是左右羽林队的兵,与上官千杀手底下的骑兵,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他们此前并没有把上官军作为敌对势力来考虑。毕竟尊毓肃帝为太上皇,迎孟狄获登基——这也是正统。上官家向来维护的便是孟家的皇族正统。既然有法子能遏制住毓肃帝的倒行逆施,又能继续保持孟家的皇族地位——上官军没有道理要来阻拦的。

况且上官千杀与马家有旧仇乃是世人共知的,肃清朝政之后,才能跟好的对付胡马两家。这一点,上官千杀不会不知道。

但是他为什么还是带兵来护驾了呢?

此刻静王孟狄韧也率领南衙禁兵在宫外加强警备,配合宫内的政变行动。一旁参与行动的儿子孟如珍惊讶地看着父亲,他印象中的父王并不是一个英武之人,如今肯亲自到政变第一线来,确实是出乎他的意料。

静王察觉了儿子的视线,他森冷一笑,道:“平日里蛰居起来,可不要忘了咱们本来的模样。”

见了上官千杀带兵而来,毓肃帝一颗心总算落到了实处。

“你带人将外面那些乱臣贼子都拿下!”毓肃帝从病床上坐起来,他的脸上泛着不正常的潮红,“朕封你为辅国大将军!封你为南朝第二个异姓王!”

上官千杀进殿之后,沉默得看着毓肃帝,见他这样说,转过头去对着殿门坐了下来。

毓肃帝见他充耳不闻,不禁大怒,捡起床榻上的枕头便扔过去,“朕命令你将外面的乱党拿下!”

上官千杀站起身来,一脚踩在门槛上,背对着毓肃帝,他慢悠悠道:“你当真以为还有资格命令我吗?”

毓肃帝怒道:“你什么意思?”

“我若是此刻一走,外面的□□冲进来,你这皇帝便做到头了。”上官千杀轻声道,“所以,你最好安静些。”

毓肃帝又惊又怒,“你若不为保朕而来,那又是为了什么?”

上官千杀遥望着天边那颗启明星,只说了一个字,“等。”

等什么?

毓肃帝不知道,他伏在床上,病痛令他连喘息都费力气。

外面的御林军与上官军对峙着,乱局一触即发。

司刑少卿袁树对李炳奇道:“中书令,这样拖下去可不行。咱们要速战速决。”毕竟他们是政变的发起者,若是不成功,一旦毓肃帝重掌朝政,他们这些人必然逃不过一死。

李炳奇皱紧了眉头,与姜云龙对望一眼,明白彼此心中所想。速战速决谁都懂的,只是在上官军绝对力量的压制下,维持不败的局面已是艰难,更何谈速战速决?

司刑少卿袁树犹豫了一下,又道:“请恕下官无理。据说安阳郡主与上官将军私交甚笃,不如……”

他的话还没说完,一旁听着的孟狄获已经黑了脸,“道听途说,不足为信。”一开始这政变的主意是孟七七提出来的,就这一点孟狄获已经感到让小女儿牵扯了太多不该她现在


状态提示:第47章 政变爷爷挂了爹上位--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