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都市现代>明末立志传>第十五章 账房周秀才

许茂才南行买船之后第三日,李刚从南方订购的明前茶就到了。

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可以,这一趟从江南带来的明前茶,味道极好!”

明代早期,曾经有一段时间因袭元代乃至宋代的茶课制度,只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在隆庆年间就松弛了。

眼下,不管是何处的客商,只要在南京花一百两银子就能买上三百斤茶叶的茶引。

在产地再略略行贿一番,便可以极低的价格拿到茶叶,当然真正的好货是买不到的。

那是要进贡给朝廷,进贡给圣上的。

李刚为了和女真的贸易方便,在南京开了一个商行,叫礼和洋行,对就是取了清朝末年那个卖大炮的德国洋行的名字

“礼之用和为贵,大人这名字起的着实是好。”

这商行,寄名在一卖油郎名下,这卖油郎名叫秦重,在当地颇有令名。

眼看着各方面都步入正轨,李刚也闲散下来了,这几日颇睡了几个好觉。

如今心情大好,就连眼前这汪德贵和那个瘦高个儿的会计,都分外的招他喜欢。

“守备大人,这礼和洋行的账目都在这里。”

“嗯,不看了,老汪你让咱营里那会计进来讲讲吧;汪劲,给爷爷看茶。”

汪劲便是汪德贵的亲孙子,颇伶俐,过了年就给送到营里当了亲兵。

“年后而今三个月,购买人参花了”

李刚见那账本很长,便道

“但说进项是多少。”

“登莱布匹贸易进项是三个月两千九百两白银。大人吩咐在登莱、淄博、潍县、济南府设置布庄,收买棉田,大约花了一千八百两银子,买进了布庄店五座,花银子三百两,贵府太爷又挪了一百两银子给李老爷做了盘缠。”

“哦,对了,李承宗又要考科举了,明年万历三十八年是丙辰年。”李刚拍了拍脑门道。

眼下因为这李承宗中了举人,李世勋、李刚叔侄又在辽东发展不错;这李府在济南算是也有些许地位了。

那李铁很会经营,在城里开了一个酒坊两个钱铺,又在章丘开了一个铁匠铺;前年更是听从李刚的建议种了将近四百亩的地瓜,据说获得了令人吃惊的丰收。

“登莱棉田一亩二两银子,咱们中左所一亩只要一两银子,登莱的虽然产量高,但是还要海运,于是为了省事,我等在中左所买了一千亩棉田。”

“产量上怎么样?”

“约略亩产三十斤,统共能产棉花三万斤。”

“大约能织出来多少匹?”

“大约能织出来一千三百匹,如果在本地发卖是六百两银子进项。刨去成本净赚四百两银子。”

李刚心说,这么少?自己从女真部落走一趟船就能净赚将近两万两。

“那女真部落呢?”

“去了两趟船,一共赚进来三万两白银,大人独占一万五千两,我等也是一万五千两。”

“怎么赚的不如之前多了?”

“之前主要是贩卖铁锅,价格颇高,现在这女真部落里面据说已经饱和,眼下贩卖的多是些柴米油盐、丝绸瓷器,那部落里面需要的人倒是络绎不绝,但是总没有铁锅能卖上价格去。”

那会计喝了口茶道

“大人,好茶叶啊!贸易之所以不似之前赚钱,还有那努尔哈赤改良了人参保存技术,现在这人参价格迟迟压不下来;而毛皮又因为过了冬天,所以价格下降了两成。”

“登莱棉布,进的太多了,有些已经滞销在库房里一个半月了。”那汪德贵道

会计见李刚等沉默不语道“眼下,山东的登莱,辽南的这中左所;因为大人的生意,已经形成商业集镇了,那登州布一直能卖到女真,想要追求刚开始的利润已经不可能了,只能寻个平价。”

“那陆先生以为,就眼下的情势,咱们一年能赚多少钱?”

“大约九万两,不会再多了。”

让汪劲送那会计出了门,李刚问汪德贵道

“这周会计是何许人也?知道这么多秘密,可不可靠”

“大人放心,这周会计姓周名泰,乃是那小旗周路的亲叔叔,百户周坤的叔爷爷;曾经中过秀才,但是科举老是不顺,又不愿意凭空受穷,这才当了账房。”

“我看这周泰年纪并不大啊,也就三十多出头,科甲上也未必全无希望啊。”

“他母亲生了重疾,那药方子里面尽是些人参之类的大补药材,他如果不出来做事,确实是养不活家啊!”

李刚在院子里,走了几步道

“如此可太可惜了,我看他颇有韬略,不像是那些讨人嫌而又一事无成的酸子,咱们这个庙里不能委屈了这么个秀才。”

说罢,就让汪劲招呼管家从自家的库房里挑了两根最小的山参,又捡了十两白银给那周会计送了过去。

“既然母亲生了病,自然需要人照顾,如果他愿意,一并搬来营里吧。”

那汪德贵道“大人可真是厚道啊!”

“告诉周先生,科甲才是读书人的正途啊。李某不才,愿意供养周先生直到中举那天。”

送走了汪德贵,那李刚喃喃自语道

“比起那周泰,我家的承宗,太稚嫩了。”


状态提示:第十五章 账房周秀才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