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都市现代>唐宫奇案之血玉韘>8.第八章克死三个皇长孙的白虎精
,突厥人打到长安城外,前太子旧部各地蠢蠢欲动,民间又有流言各高门大族要拥戴太上皇复辟,连年天灾,饥民流散——反正是内外交困。那几年柴驸马是掌着禁军的左卫还是右卫大将军,刚登基不久,加意笼络,大内就传出消息,天子要把柴家外甥女许给长子承乾,册为皇太子妃。”

魏叔玢已听得呆了,万没想到那年轻的女道士竟经历过这么多次许婚求嫁风波。苏令妤轻轻叹息:

“平阳公主和秦王都是窦太后亲生,带在身边一起长大的,姐弟俩本就亲近。秦王隋末在京娶妻长孙氏,平阳公主曾出大力,也与长孙妃十分情好。开国之后,东宫的郑妃等都是新纳,与平阳公主不很相熟,两家又早早订亲,公主不好带女儿老往东宫跑,倒是去秦王府串门更多。秦王与长孙妃自也喜爱小外甥女,所以武德末年,一传出秦王要纳柴小娘子为儿妇的消息,东宫立时就信了。那消息看来也不是空穴来风,否则到贞观年,秦王已登天子位,为什么明知柴家一娘已连克三夫,却仍要嫡长子娶她?”

“……不大相信什么命格克夫的说法吧?”魏叔玢只能这么想。

苏令妤摇摇头:“灾疫乱世,再怎么不语怪力乱神,对这种事也是忌讳的。太子乃是国本,哪能用来冒险?那定婚消息也就传扬了一阵子,后来听说倒是柴小娘子——贞观元年她已经十四五岁啦——自己向天子皇后固辞这婚事,又坚请出家入道,还闹出了事来,最后太上皇和天子都允准其请,给她发了女冠牒,还将禁苑中的内道场紫虚观给她主持。”

“原来如此,”魏叔玢点头叹息,“那么将柴家小娘子纳为皇太子妃的动议,自然也就取消。太子的婚事,一直耽搁至今,皇后倒要上真师来帮着选择儿妇,也是难为她了……”

当时她和阿妤在夜间床榻上喁喁闲聊,都只当那是遥远的别人家故事。谁也没想到,没过多久,宫中令旨下来,竟然是选中了苏令妤为皇太子妃。

自那之后,魏叔玢也没再与苏令妤见过面,只随着母亲在东宫大婚入贺时,远远望过一眼。那个被繁复翟衣和花树冠重重压覆的苗条身影,与她心目中留存的好友模样毫无重合之处。

东宫大婚后不到一个月,前太子李建成遗下的长女也自出嫁,却在婚礼上生出这场惨祸。柴璎珞不但“克死”了自己的三个未婚夫、大舅的三个长子,这下连大舅长女兼大弟新妇也一并“克死”了。

而今魏叔玢就躺在这个白虎精身边,听着她深沉悠长的呼吸声,却只觉得安全温暖地被保护着,终于也朦胧入梦。

第八章附注:

关于李建成的婚姻和子女问题,这里大致说下。

李建成武德九年死于玄武门之变时,年龄是三十八岁,那么倒推回去,李唐开国时,他二十九岁。他是隋唐国公的嫡长子继承人,在这个年龄,几乎肯定已经结婚,而以当时贵族男子多蓄姬妾的风气,也很难想像他还没儿女。

但是正史里,他的儿子出现得很晚。《旧唐书高祖本纪一》:(武德三年六月)封皇子元景为赵王,元昌为鲁王,元亨为酆王;皇孙承宗为太原王,承道为安陆王,承乾为恒山王,恪为长沙王,泰为宜都王。——其中李承宗、李承道是李建成的长子和次子,而在此之前,武德元年开国时,李渊早把自己家的远支宗族、已死庶子等都封了个遍。如果那时候李渊有亲孙子,基本不可能略过去不封王等两年再说。

由此推断,李建成的入籍儿子和李世民的儿子一样,都是李唐开国后才出生的。至于他女儿们的出生时间,目前已知资料只有他次女李婉顺的墓志,生于武德五年左右,那么李婉顺唯一的姐姐也很可能是入唐后才生的。

李建成的正妻郑观音,她墓志记载也是李唐开国后才东宫,而不是象长孙皇后那样在隋就与李世民结婚。墓志原文:我高祖或跃在川,潜表讴哥之运;隐太子长男居震,将膺储副之隆。席雁所归,河鲂是属。妃言容早茂,促幼齿而升笄;萝茑方滋,引轻轮而耸御。嫔于大国,时惟二八之年;嘒彼小星,且流三五之咏。

所以这就奇怪了,李建成的妻子儿女都是李唐开国后才有的,那他二十九岁之前难道出家当和尚了么……比较合理的解释是:李渊太原起兵时,他很多亲戚宗族都被隋朝官员守将抓了起来,这些“反贼家属”有一些是被杀了的,比如李渊的第五子李智云。李建成的正妻儿女,也在这个时候全部死了。妇女小孩的命不重要,又有众所周知的原因,所以他们没在文献中留下记录。

再多说两句,按当时的通行法律,主事官员这么干是不合律法的。当时人们就算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要诛连满门,也只杀与主犯关系最近的成丁男子,幼儿和女眷都只是罚没为官奴婢。举个例子,当时杀了李渊亲人还刨他家祖坟的一个主政隋官叫阴世师,在隋书中有传。李渊攻入长安后,报复性灭了阴家,但胜利者有条件讲风度,阴世师的女儿和一个幼子阴弘智就没被杀,籍没为奴进了秦王府。阴氏为李世民生下第五子李祐,阴弘智后来也一度做到“尚乘直长”的职事官,以皇子舅舅的身份兴风作浪。


状态提示:8.第八章克死三个皇长孙的白虎精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