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佞臣>第三十七章 《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大卖!

这日又是逢六的日子,且也是今年县试报名的日子。

来县城的儒童特别多。

分宜县城袁河码头岸边的东大街上,数日前不被人重视的“文曲书斋”此时几乎吸引了所有路人的注意。

谁也不会想到这家书店会这么做生意,只见“文曲书斋”在门匾下挂着一条长长用红色布幔做成的横幅!

横幅上写着“县试在即:《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促销大卖!”

很是显眼!

与此同时,两边还挂着一幅对联,对联写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对联也是用的大红色的布幔,字则是由严衡父亲严准写的大字,自己父亲的秀才文字还是耐看的,一下子就吸引住了路过的儒童书生。

不但如此,还有衣冠整齐的店员在里面吆喝着“精选时文三十篇,想不中试都得中”这类的话。

店员自然是徐德明等雇工,文曲书斋缺乏人手,严衡只能让他们临时充当一下店铺伙计,还给每人买了干净的成衣,都是一样的颜色,看上去颇为规矩。

这一带下河登岸的儒童比较多,有是自家长辈带着来的,有是自己来的,还有的是家里的奴仆陪着来的。

但十亭人里倒也有八亭人不自觉地进了文曲书斋。

其实,大部分儒童也只是有兴趣想看看,可是当他们拿起《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时却是不由得一惊。

因为这些时文都是本县历年县试秀才获得者的县试文卷,而且还有一篇当今解元郎中县试的文章!

能参加县试的都不是傻子,都知道若背了这三十篇,即便不能押到这次的县试题,也能摸准当今县尊的出题风格。

毕竟能从县试到府试到院试中得秀才者的县试文章就代表了县试这几年的最高水平。

谁都看的出来,只要背了这三十篇,至少中试的希望更大。

以前大家都没有意识去总结统计历届县试中者,而如今有人直接给儒童们整理了出来,还标明了原作者姓名和现在功名。

读者完全可以按照优劣去阅读背诵甚至模仿。

当然,即便有儒童看不透这《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的价值和意义,严衡也在扉页做了详细的说明。

“嗨呀,怎么不早点拿出来卖!”

有儒童不由得捶手顿足道。

同时,又有一老人,直接喊道:“给我来五本,我们郭家今年五个子弟要参加县试,如今得了这个,只怕都能中!”

“每本二两银子,有点贵啊,算了,买一本,宁可接下来天天啃馒头,为了县试也要买下来!”

“必须买呀,虽说我等中县试没问题,但这里面有解元郎的文章,也可以学得一二。”

一时间,很多儒童一边翻阅者一边嚷着要付钱买走。

也有舍不得拿钱的,只看不买,但也颇为愁闷地道:“喂,店家,解元郎的那篇在哪里?”

“对不住,就在里面,您买回家慢慢翻”,徐德明很客气地说道。

有人见此也不得不只能掏银子买下《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

整个文曲书斋的大门外已经火热朝天,无数儒童往这里聚集,都以为这里有县试秘笈发卖,都觉着自己不来买就中不了一样。

自己父亲严准和预先拜托好的三位在各自所在社学授学的秀才也都向他们参加县试的学生下达了去文曲书斋购买《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的建议。

没人敢违背先生的建议,如同后世的学生不可能违背教务处主任的建议一样。

一时间文曲书斋的《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在一上午就卖出了两百本。

而严衡还组织了一群小孩和小乞丐去各处吆喝,吆喝一些“《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促销大卖,文曲书斋为您的县试保驾护航!”之类的话。

同时,严衡也将一些灵活的三五个雇工派遣到学宫前和县衙前以及最大的客栈前进行摆摊发卖。

……

可以说,文曲书斋第一天的售卖方式就让整个大明的人惊呆了眼。

谁也没想到,生意还可以如此高调的做。

在一天之内,默默无闻的文曲书斋在一天之内就闹得整个分宜县城是人人皆知。

在以往店铺开张也最多敲敲锣,挂个条幅说明是茶楼还是酒肆就行,而不像文曲书斋这样,又是挂横幅,又是敲锣打鼓,还让人四处吆喝。

不过这样效果的确不错。

等到上午和小严嵩一起被自己父亲带着去县衙礼房拿着父亲同窗具保的保书报完名的严衡回到文曲书斋问及徐德明卖了多少时。

徐德明很是兴奋地举出了四个手指头:“已经卖了两百六十本了!”

“公子,县衙前的五十本卖空了!还有儒童嚷着要,我只能让他们来本店来买,这会子在往这边赶呢。”

“公子,学宫前的五十本也卖空了,很多人抢着要,瞧瞧小的这额头的伤,就是被他们打的,这些读书人也不讲道理,我也不是不卖了,只是没有了,他们就打人!”

“公子,福来客栈的五十本也卖空了,小的跑得快,要不然也会被打死了!”

一比较机灵的年轻雇工把银子递给了严衡,笑嘻嘻道。

本店卖掉两百六十本,分到各处的一百五十本也已卖空,如今总计已经卖掉了四百一十本,自己已收入八百多两银子,盈利六百多两!

这下子还掉两百两的债务已经是绰绰有余


状态提示:第三十七章 《备战县试:精选时文三十篇》大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