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黄巢传》中对黄巢之死有如下记载:林言杀了黄巢跟他老婆,然后带着他们的首级前去邀功,谁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半路遇到时溥,时溥大喜,顺手杀了他,然后拿着他跟黄巢的人头一便到京城领赏去了
。1900年,敦煌莫高窟大总管王圆箓王道士偶然发现了一个秘密洞窟,洞窟之中藏有很多经书。其中有一件《肃州报告》,报告中记载:其草贼黄巢被尚让杀却,于西川进头。
884年5月,黄巢在今河南中牟西,遭沙陀骑兵突袭,牺牲万余人。
在此危急关头,尚让却率万人投降唐廷。有人推测,尚让很可能在混战之中杀死了黄巢。
宋人刘是之的《刘氏杂志》中有这样的记载:五代时有一个高僧法号翠微禅师,这个人就是黄巢。
更为传奇的是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记载:黄巢后为缁徒,曾主大刹,禅道为丛林推重,临入寂时,指脚下有黄巢二字。
王明清在《挥尘录后录》卷五记载:那一天,笃信佛教的洛阳尹张全义到寺庙礼佛,无意中发现对面来的僧人十分眼熟,定睛一看,大吃一惊。四目相对,黄巢的眼神中并没有流露出张全义脸上的惊奇,而是面色平和,拂袖而去。
也许正如《新旧唐书》所述,884年七月十三日黄巢已经死于狼虎谷,一代枭雄就此画上了句号。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吗?没有,还远远没有。唐僖宗中和四年七月,僖宗在大玄楼举行受俘仪式。
时溥献上黄巢首级(或许为其替身),另有黄巢姬妾二三十人。僖宗问“汝曹皆勋贵子女,世受国恩,何为从贼?”居首的女子回答:“狂贼凶逆,国家以百万之众,失守宗祧,播迁巴、蜀。
今陛下以不能拒贼责一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上不复问,皆戮之于市。临
刑前,执法人员可怜这些女子,让她们喝醉酒后再予行刑。女孩们边哭边喝,不久在醉卧中受死,唯独居首的女子不哭亦不醉,从容就死。
与称呼有关的那些事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唐僖宗。僖宗是他的庙号。他的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不过在这之前,先容我普及一下与庙号、谥号、年号有关的知识。
谥号是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后期,赐谥权高度集中在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
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谥号来自于谥法,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
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批评的有:炀、厉、灵等;属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前者称为上谥、美谥;中者称为中谥;后者称为下谥。恶谥;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为大帝,在中国绝无仅有。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在古代,祖、宗和帝、王的庙号是严格区别,泾渭分明的。祖、宗不是当代皇帝对自己的封号,而是后世帝王对上一代先皇追封的庙号。
祖庙号和宗庙号的区别主要在于:祖庙号是指前朝皇帝开国或统一收复疆土所用的庙号,而宗庙号仅仅是后朝皇帝对前朝皇帝的正常追封。像唐朝仅有唐高祖一个祖,
五代时有后梁太祖、后晋高祖、后汉高祖、后周太祖,而后唐李存勖因为自称是唐朝皇族后裔,所以。仍用唐庄“宗”的庙号。
宋朝从北宋到南宋也只有宋太祖一个祖庙号,少数民族辽金仍然如此,但到了元朝之后,开始出现两个祖庙号。
一个是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另一个是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铁木真被追封祖庙号是因为他统一了蒙古各部,
忽必烈被追封祖庙号则是因为他统一了中原,成为元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任皇帝。明朝也有两个祖,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一个是明成祖朱棣,朱元璋开国,统一中原
,无需争论,而明成祖朱棣是因为派郑和七下西洋,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海域版图,所以,朱棣被后世的朱高炽追封为明成祖。到了清朝,更加出现了三祖的现象,
一个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一个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一个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皇太极追封他为清太祖,福临第一个入主北京,统一全国,
所以,康熙皇帝追封他为清世祖,而康熙皇帝玄烨主要是因为收复了台湾,实现了华夏领土的统一,所以,雍正皇帝胤禛又追封父亲康熙为清圣祖。
唐朝之后,又有几个复出的“帝”庙号,分别是唐哀帝李祝、后梁末帝朱友贞、后唐闵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后晋出帝石重贵、后汉隐帝刘承佑、后周恭帝柴宗训
,很容易看出,五代出现的这几个“帝”都是亡国之君,之后,帝庙号的追封就是亡国之君特有的专利,一般人还真没权利使用。所以,唐朝之后“祖”和“帝”是两个对立的庙号,祖庙号是统一江山的代表,帝庙号则是丢失江山的代表。
宋朝恭帝赵显因为丢了大半个宋朝江山,他的兄弟赵昰登基后,就追封他为帝庙号。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之所以没有被追封帝庙号,是因为当时的南明四王在江南称帝,他的后代便追封他为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