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络游戏>唐朝那些事儿>第七章【唐明皇7】

责执行,下面设有6部(吏户礼兵刑工)。

有些书(例如柏杨版资治通鉴)把门下省成为为监督部门,不是很正确,门下省的主要工作是审议,不适当的法令就驳回中书省重新拟定。唐代真正的监察部门其实叫“御史台”长官叫御史大夫,副长官叫御史中丞,有趣的是,忠臣宋璟当过御史中丞,奸臣李林甫也当过这个职位。

李隆基轻举妄动,自伤股肱

李隆基如愿当上皇帝了,但他的地位还不是很稳固,大事仍由太上皇做主,而朝中大臣仍多为太平公主的党羽,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这个皇帝当的并不舒心。

而这时有一个人也过的很不舒心,他就是李隆基的政变功臣——刘幽求。刘幽求此时官封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位列宰相之一,算是不错了。但有时候人就怕比,这时的尚书左仆射(古代左比较大)恰好是窦怀贞(也就是前面文讲的“公主管家”那一位),中书令更糟,是崔湜(“三陪男”,前文也有提到),这两个人不但名声很差,而且以前都算是韦后的党羽,这时居然都官居刘幽求之上,对于刘幽求这样骄傲的人来说,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刘幽求决定改变这局面,手法呢?仍然是策划禁军起事。

刘幽求找上右羽林将军张暐,两人计划策动羽林军把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全部诛杀,张暐遂晋见李隆基奏报说:“太平公主党羽正在密谋陷害陛下,我们必需先发制人,否则,一旦事发,太上皇怎能安心,我们已经准备好,请陛下下令行动。“

李隆基表示同意,不料,张暐却将消息无意中泄露给侍御史邓光宾,这邓光宾平常跟太平公主的党羽窦怀贞走的很紧,李隆基一听说这消息,一下子就荒了。他想了一下,现在马上动手可能来不及,而且对手有准备,自己可能会一败涂地。李隆基心一狠,就自己先上书给太上皇主动揭发刘幽求/张暐等人离间骨肉的密谋,先打预防针。这一招果然有效,原本太平公主得到消息,准备跟李旦告状,但李隆基这么一搞,状是告不成了,于是想至少把李隆基的党羽给灭了,就要求李旦下令把刘幽求/张暐等以离间皇家骨肉的罪名都处死。

李隆基没有办法,状是自己告的,但刘幽求不能不保,否则难保自己的人马不见风转舵,于是摆出哀兵姿态,拼命向老爹求情。李旦想,自己能坐上皇帝宝座刘幽求确实立了大功,于是减刑一等,刘幽求/张暐/邓光宾三人分别流放封州(广东新会县),峰州(越南富寿省),绣州(广西桂平市),都是很偏僻的地方。

李隆基这次不只损伤大将,而且我相信这次李旦对李隆基是相当不满的,但因为这时李隆基已经是皇帝,也不可能用这理由罢黜他,更何况李隆基的拥护者仍然不少,所以李旦想了很久之后,决定让李隆基到边疆及地方巡视,一方面,算是一种惩罚;另一方面,可能也认为这样子可以将两边斗争的气氛下降一些。

但是,李旦还是很容易就妥协,过了一阵子,到边疆及地方巡视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李隆基继续当他的皇帝,李旦继续当他的太上皇,太平公主继续安chā_tā的人马,而父子两人在元宵是还一起上城门楼上与民同乐。私底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斗争当然不会停止!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刘幽求被流放到封州后,太平公主知道刘幽求是李隆基的核心谋士,最好能斩草除根,于是找来崔湜,让他找人下手。

崔湜之前跟刘幽求同事时,因为自己名声不佳,常怀有自卑感,而刘幽求素来瞧不起他,心中早已聚积了一股怒火,现在有报仇机会,自然大喜过望,于是通知广州都督(广州军区司令)周利贞,想办法在途中把刘幽求杀掉。

而这时刘幽求正走到桂州(广西桂林),桂州都督王浚提前得知崔湜与周利贞的密谋,他是刘幽求的好友,就把刘幽求留在桂州,不让他到封州去,周利贞发文要求王浚赶快把刘幽求遣送到封州,王浚都不理,周利贞就发文回长安,向朝廷告状,崔湜严令要求王浚必须把流犯遣送到流放地,刘幽求知道太平公主的同党对自己志在必得,怕会连累王浚,就对王浚说:

“你拒绝朝廷的命令而不把我遣往封州,我知道你想保全我,但最终可能无法保全我,还拖累了你,我建议您还是让我去吧!”

王浚回答:“你所犯的罪,并不至于到朋友都不可以跟你往来,我即使因为你而获罪,也无所恨。”于是继续把刘幽求留在桂州。

此时的太平公主逐渐感受到到来自李隆基的压力,虽然在中央的高级官员中,太平公主的人马占有优势,但李隆基此时是皇帝,而李旦也逐渐把朝政交给儿子,太平公主发现自己左右政事的难度逐步增加了。

以刘幽求的事来说,崔湜几次提出弹劾王浚没有把刘幽求遣送到封州一事,结果不是奏章被皇帝扣留下来,就是有人提出说刘幽求路上染病,无法行走,等病养好了后再遣送之类的奏章,总之就是无法如愿,太平公主深知是李隆基在背后搞鬼,但又无可奈何!

没多久,李隆基又任命原兵部尚书郭元振兼同中书门下三品,也就是有了宰相的职权,这个郭元振,可是铁杆的李隆基人马!

李隆基的想法是,虽然我一下子无法换掉你太平公主的人马,但是我可以把我的人马逐渐拉上来,跟你


状态提示:第七章【唐明皇7】--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