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络游戏>唐朝那些事儿>第二百四十五章【联姻】
和亲的事例,一般出于两种截然相反的极端情形:一是国力衰弱,以和亲委曲求全,以结好蕃邦;二是国力强盛,以和亲安抚边远部族,意为赐婚。

女性的美貌和柔媚,往往比武器利刃更为给力,可以波澜不惊之势缓和战场上的冲突,可以化解种种仇恨的端倪。李世民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就是那种以亲戚关系来笼络感化疆外野民、宣展大国之威仪的最为令人赞颂的典范。

松赞干布这次求婚派出了最聪明能干的宰相禄东赞(史书上也称其为“薛禄东赞”“筑禄东赞”等)率领求婚使团,带着沉甸甸的财宝聘礼和满满当当的智慧一路向长安进发。

谁料,此时天竺(今印度)、大食(阿拉伯帝国)等国也派了使者向大唐求婚,他们都希望能迎回贤惠的大唐公主做自己国王的妃子。为此。李世民非常为难。为了公平合理起见,他决定让婚使们比赛智慧,谁胜利了便可把公主迎去。

这便是历史上的“六试婚使”(又称“六难婚使”,也有“五试婚使”之说),结果吐蕃代表队胜出。禄东赞赢得了荣誉,也为他的民族赢得了一位千载难逢、母仪天下的好王妃。

拉萨大昭寺和布达拉宫内至今完好地保存着描绘这一故事的壁画。总之。好事多磨,大唐皇帝、禄东赞、文成公主都没有让松赞干布失望。唐朝大画家阎立本躬逢其盛,用他的神品《步辇图》记录了吐蕃使者朝见李世民并求婚的场面。

当然,松赞干布并不知道他所要迎娶的文成公主并不是李世民的亲生女儿,而只是一位宗室郡主。但是,从他们的婚后生活以及历史的发展来看,文成公主的美貌与贤德和松赞干布还是很般配的。这对吐蕃而言,已经是一段天赐的美好姻缘了。

文成公主原名李雪雁,其父为教育部长(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比其小1岁,早年追随李世民征战,功勋卓著。640年,李世民一道不可违抗的圣旨,将她召入宫中封为文成公主,以等待远嫁吐蕃。

只得说明的是“公主”本来就是个封号,并不是皇帝所有的女儿都能被封为公主。因此,文成公主是公主,只不过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罢了。

第二年,李世民派他的亲父李道宗作为专使,专程护送她出嫁。我们真不知道,数千里迢迢,离中原越来越远,这对父女当时的心境如何?

文成公主带着大批卫队、侍女、工匠、艺人和大量绸缎、典籍、医书、粮食种子等嫁妆,从长安迤逦西行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出关中、经甘肃、到青海,过日月山抵达黄河源头。为了保障公主一路顺风,李世民命沿途官府修路架桥、造船制筏、建筑佛堂、开辟通道。

松赞干布则亲自率领满朝官员和大队人马迎亲于柏海(今青海鄂陵湖),并在此举行欢迎仪式。他说:“我的父亲和祖辈都没有和上国通婚的,我能娶大唐公主,深感荣幸。”

然后,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结伴而行,历经半年多才到达逻些(今西藏拉萨)完婚。有意思的是,文成公主进藏的路线和今天修筑的青藏铁路线路基本是吻合的。

应该说文成公主的心态、教养、能力,都是古代女子中国罕见的。原本抱着“为国家牺牲个人幸福”理念的她,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并一直备受尊崇。

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史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队伍非常庞大,大唐的陪嫁十分丰厚。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

她曾协助设计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她带来的金质释迦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工艺陆续传到吐蕃,进一步促进了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

8年后(649年),松赞干布被唐高宗李治封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后又进封为賨(cong)王。

并下令把他的石像列于李世民的昭陵,这是一种崇高的荣誉。1年后,松赞干布病逝,唐朝派遣使节前往吐蕃吊唁。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还一直居住在西藏。

她热爱藏族同胞,也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李治时代的680年,文成公主逝世,吐蕃为她举行隆重的葬礼,唐朝派遣使节前往吐蕃吊祭。魂兮归来,大唐的女儿,你的使命圆满完成了!你快回家吧……

文成公主进藏途中不仅播撒下了汉藏友好的种子,也留下了众多的胜迹与美好的传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不仅揭开了唐蕃古道历史上非常重要而又影响深远的第一页,而且作为唐朝与吐蕃之间的重大事件而载入史册。据不完全统计,从634年到846年的200多年间,唐蕃之间的使臣往来共191次。其中,唐使入蕃66次,蕃使入唐125次。吐蕃成为和唐朝关系最为密切的民族政权之一。

其实,不只是吐蕃,李世民时代的唐朝和很多民族都相得益彰、相安无事、相敬如宾呢。而他也得到了边疆各族君臣的最高尊崇和崇拜。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五章【联姻】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