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康青鸾离开后,纪纲便去往乾清宫告知自己的主子先前发生的一切。
听完汇报,朱棣回道:“没想到,这书生的骨头还挺硬。”
“皇上,这方孝孺不识抬举,郡主好言相劝,他硬是油盐不进。”
“你方才说,郡主与他是旧相识?”
“回皇上,按方孝孺说的,应该是他为官之前相识的。而且……”纪纲欲言又止。
“而且什么?”埋首于奏章中的朱棣抬首看向他。
纪纲看了看他,小心翼翼道:“微臣觉得,那方孝孺对郡主似有非分之念……”最后四个字说出来的时候音量放的很轻,但已足够能让朱棣听清。
“啪”朱棣一掌拍向龙案,勃然大怒道:“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吗?朕倒要亲自去会一会这颗硬骨头的种子。”
当他们来到大牢时,方孝孺头也不抬,只顾自己恣意挥洒写作。
“大胆方孝孺,皇上来了,还不下跪接见!”纪纲在旁吆喝道。
方孝孺冷哼一声,转而又满脸悲痛道:“建文帝已驾鹤西去,大明哪还有什么皇上。”
“你!……”纪纲还要发作,却被朱棣出手制止了。
对于方才的不敬,朱棣不以为意,劝慰道:“先生不要自取忧苦,朕当初起义只是想要仿效周公辅佐成王的方式。”
方孝孺停笔问道:“敢问周成王在哪里?”
“他已自焚而死。”
“那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
“国家有赖于成年的君王。”
方孝孺不依不饶地问道:“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
“皇位继承的事,就不牢先生费心了。”朱棣的话语里已显出明显的不耐烦,“朕今日前来,是希望先生能替朕拟定诏书,号召天下读书人入京辅佐。毕竟朕即位不久,身边急需像先生这样的贤士。”
“哈哈哈”方孝孺仰天大笑,“好,我写。”
朱棣讶然,没想到对方这么快答应下来。只见方孝孺提笔奋力疾书,很快他便放下笔,利落拾起纸张递给眼前人。
朱棣亲手接过,展开一看,四个大字赫然印入眼帘:
“燕贼篡位!”
一把将纸撕碎丢弃在地,恼羞成怒的朱棣没有再多言一句,直接转身拂袖而去。
三日后,乾清宫外,王清向康青鸾恭敬行礼道:“郡主,您来了。”
康青鸾微笑着回道:“这几日天气炎热,我给皇上做了碗冰镇酸梅汤解解暑。”
“郡主您亲手做的,皇上必定欢喜。”王清边说边动手替她打开宫门,迎她进去。
走了两步就听到里面的谈话,听声音是纪纲。
“皇上,锦衣卫将已方孝孺的亲友学生全部捉拿,共计八百七十三人。只待皇上一声令下,微臣便处置了他们。”
“很好,你就按朕先前的旨意去办吧。”
康青鸾闻言,忙走了进去,朱棣见她进来,愣了一下,紧接着向面前的纪纲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多言。纪纲忙把手中的奏本藏至身后。
朱棣尴尬地向康青鸾招呼道:“青儿,天气暑热,你不在宫内休息,怎么跑这儿来了。”
他们二人之间的小动作尽数落入康青鸾眼中,她将食案搁置在桌上,回道:“我给你端了碗冰镇酸梅汤过来去去暑。”
朱棣脸上紧绷的神情缓和了一下,走至她身旁,温柔道:“这些让下人做就好,以后你别那么辛苦了。”
“你们方才说抓方孝孺的学生,是怎么回事?”
原来她都听到了,朱棣故作轻松道:“青儿,都是些前朝琐事,你就不用费心思了解了。”
康青鸾看向一旁的纪纲,问道:“纪大人,你手中之物可否让我看看?”
“这......”纪纲为难得看向自己的主子求助。
“青儿,你这是做什么?”朱棣故意提高了音调,装作不满的样子,想要打消她的念头。
“我不是想要干涉朝事,我只是想知道皇上您到底是怎么处置方孝孺的。”
“你这么在意此人吗?”这回朱棣的口气是真的有些不悦了,他就是见不得她对自己以外的人那么关心。
“我不是在意他,只是见此人有大才,若能为你所用,必定是社稷的栋梁。”
“已经不需要了。”朱棣负气道。
康青鸾心中有一种不详的预感,问道:“什么意思?”
朱棣背手而立,目光看向一旁,没有回答。
见他回避自己,康青鸾便转向纪纲,声音中带着几分严厉道:“纪大人,把你手上的奏本给我。”
纪纲看向朱棣,这次对方并未出言制止,在康青鸾一再坚持下,只好将奏本给了她。
康青鸾打开一看,顿觉天旋地转。
“方孝孺,诛十族......诛十族......”她不敢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自己深爱的男子,颤抖着问道:“皇上,您为何要狠厉至此?哪怕是商纣嬴政这样的暴君也不曾诛人十族,而你......你竟然......”
话未说完就厥了过去。
“青儿!”朱棣见她晕过去,立马慌了神,忙上前接住了她摇摇欲坠的身子。
康青鸾悠悠转醒,乾清宫里已亮起了烛火。
“青儿,你醒了。”一直守在床榻边的朱棣抓着她的小手激动得亲了又亲。分明是大暑天,可她的一双手却冰凉,他紧紧握着想给她些暖意。
康青鸾挣扎着想要起身,朱棣见状,忙按着她不让她乱动,紧张道:“青儿,你别乱动,好好躺着,下午你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