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庸见此情形自知大势已去,迅速命人撤退。在夹河之战取得胜利的燕军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又在滹沱河打败了安陆侯吴杰的军队,战争的天平再次倾向了朱棣。
当盛庸战败的消息传回京城时,朝廷上下又是一阵骚乱。先是耿炳文、再是李景隆、现在又是盛庸,朝廷派出的将领一而再,再而三的落败,质疑声又开始蔓延开来。朱允炆立刻下旨要盛庸、铁铉死守济南城,务必阻挡燕军南下的攻势。然而这一次,朝廷又失策了。
济南城中,盛庸、铁铉、平安加强了城防却左等右等不见燕军踪影,便派人前去打探。不久探子就带回了一个出乎他们意料的消息。因为之前在济南城栽了大跟头,朱棣吸取了教训,没有再强攻济南城而是绕开这座坚固的城池,取道馆陶渡河,连克东阿、东平、单县,去往了徐州。
“什么?燕军去了徐州?”平安又问了一遍。
“是的,大人。”探子肯定道。
平安不解道:“他们去徐州做什么?朱棣不是一直想拿下济南城吗?”
“莫不是知道我们加强了防守不敢来了?”铁铉道。
盛庸看着地形图端详了一阵,忽然大叫一声:“不好!”
“怎么了?”平安与铁铉一齐看向他问道。
“朱棣是想要直接攻去京城!”
铁铉不可置信道:“他真有这么大野心吗?”
康青鸾静立于合欢树下,手执玉箫吹奏起来。
连日来,北方的战报不断传来,朱允炆疲于应付朝政,偶尔才来看她。这样也好,否则每次他来,康青鸾只想知道关于朱棣的事,其他的,二人相对无言,亦是徒增尴尬。
知晓他在战场上连战连捷,康青鸾亦喜亦忧。喜自是不必说,获胜了就说明他是安全的,但随之而来忧的是越往前走就越多艰难,如今战事已呈白热化,朱棣是否能坚持到最后呢?
曲声呜咽凝滞,康青鸾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继续吹奏。
无论怎样,她都会等待着结果的到来。自己已去鬼门关走过一回,还有什么可怕的呢?一如之前的誓言,朱棣生,她生;朱棣亡,她也绝不苟活于世。
悠扬的箫声带着她无尽的思念一齐飘出这座偌大的皇宫,飘出京城,飘向有他在的远方……
盛庸看穿朱棣的企图后,立即命平安对朱棣展开追击。平安率领四万军队迅速赶至徐州布防,他自信凭着徐州城坚固的防守定能抵挡北军的攻势。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朱棣在得知朝廷军准备严守徐州的时候,他又绕开了徐州转攻宿州。他已不愿再与朝廷军耗损兵力,他的目标只有——京城!
于是平安只得带兵出了徐州,继续奔向宿州。可他没想到在他带军途经淝河时,朱棣早已在那里设下了埋伏。以逸待劳的燕军给了长途奔袭的平安军一记重击。平安毫无防备,四万军士被轻易击溃,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带着剩下的士兵继续前行赶往灵璧,他打算在那里重新布防阻击燕军。
可平安马上又遭受了新的打击,朱棣居然派人偷袭了朝廷军运送粮饷的队伍。当燕军赶到灵璧时,断了粮饷的平安军毫无招架之力,不但全歼,连平安在内的所有大将全部被俘。
大获全胜的燕军继续朝着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扬州进发。城内的监察御史王彬本想抵抗,却被属下出卖,扬州不战而降。
莲儿一路小跑回到了储秀宫。
“郡主!”
康青鸾正在书房内作画,纸上画的是一只振翅高飞的燕子。搁置好手中的狼毫笔,抬首看向莲儿,问道:“发生何事了?”
莲儿咽了口口水,激动地回道:“郡主,奴婢刚从司礼监的掌事太监那里打听到,前些日子前线来报,王爷攻下扬州了!”
“当真?”康青鸾有些不敢相信,“扬州与京城不过一江之隔,他岂不是真要成了?”
“嗯。”莲儿用力点点头,因着兴奋,她眼眶有些湿润。
“难怪这几天皇上都没有过来,军情紧急,他定是无暇分身,顾不得这里了。”
就在这时,外面响起了一声通传:
“皇上驾到!”说曹操,曹操到。
二人紧张地对视了一眼,康青鸾忐忑道:“这个节骨眼上他怎还会过来。燕军迫近京师,他应该忙于朝政才对。”
说话间,朱允炆已进了院子,康青鸾与莲儿走至门口行礼。
“参见皇上。”
“起来吧。”
康青鸾心虚地看了他一眼,朱允炆察觉了她们主仆二人的异样。
“扬州的事情,你是不是听说了?”
康青鸾诚实地点点头。
燕军占领扬州的消息震惊整个朝野,朱允炆没想到朱棣这么快就从北平攻过来了,直到这一刻他才真正感受到了深深的压迫感。
“你们都下去吧,朕有话要单独与郡主说。”
莲儿担忧地看了康青鸾一眼,跟着其他人一起退了出去。
朱允炆步至书桌旁,看到了康青鸾作的画,微笑着说道:“画的真好,这燕子真是栩栩如生。记得小的时候,你教朕作画时曾讲过,寄情于画才能妙致毫巅。那个时候真的是无忧无虑,我们之间也没有任何芥蒂,你对朕是悉心照料关怀备至。”
看着他无限感慨,康青鸾淡淡回应道:“我是皇上的小姑姑,自然愿意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