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1908远东狂人>第1251章 步兵突击

第1251章步兵突击

太阳从东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光芒万丈,带来光明,带来温暖。

气温已经明显的升起来了,穿着沙漠迷彩作战服,官兵们已经感到了不适,热带沙漠地区作战,必须忍受这种高温的折磨。

像许多战友一样,刘富贵也端坐一辆“橡皮”式半履带车里,抽着一根排长发下来的香烟,舒缓着情绪,其实也没什么可舒缓的,对于刘富贵这个真正的老兵而言,眼前的这个阵势他见得多了,不就是临战前的预备集结么,兵们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紧张情绪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对于老兵来讲,这种阵势早已司空见惯,上级命令没到,那就闷出击阵地上,上级命令一旦下达,就算前头是排山倒海的炮火,你也得硬着头皮往前冲,冲过去还有一线生机,不冲,就算敌人的炮弹干不掉你,军事法庭也会等着你的。

何况,此刻那前线的炮火并不猛烈,中国炮兵部队和航空兵部队有效的压制住了德军、意军的炮火,出击阵地上,只能看到中国炮兵阵地腾起的白烟,却看不见敌军打过来的炮弹爆炸所造成的黑烟。

即使如此,还是有几个兵好奇的站起身,朝四下眺望,看炮兵阵地那边的烟雾蒸腾,议论着这场炮火准备还将持续多长时间,有的兵猜测,这场炮火准备或许马上就会结束,因为从四点四十五分开始炮击,到现,已经是上午七点整了,差不多持续炮击了两个多小时了,敌军阵地前沿也应该被完全摧毁了吧。

但是老兵们却对兵的理论嗤之以鼻,他们明确告诉这帮兵蛋子们,安纳托利亚战役期间,他们参加过一场进攻战,攻击发起之前,中国炮兵向德军和土军阵地持续炮击了整整一个上午!

当然,相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炮火准备,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准备时间已经缩短太多太多了,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的炮兵较量那是以“天”为单位进行计算的,而现的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很少有炮火准备时间超过一天了,这或许要归功于军事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空军航空器的发展,许多时候,飞机取代了大炮的作用,攻击效果要比大炮好的多,而且用飞机攻击敌军炮兵阵地,也往往会占据压倒性的优势,炮兵,这个曾经的“战场之神”似乎正黯然凋零。

身边的战友们议论着前线目前的战况,而刘富贵则一直保持着沉默,一边抽着香烟,一边仔细的擦拭着他的那杆b1929式狙击步枪,这杆步枪虽然设计的中规中矩,没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可是它的优点却不是自动步枪或者半自动步枪可以取代的,那就是准确,尤其是一位神枪手的手里,这杆步枪就是指哪打哪的神兵利器,要想让它充分的发挥战斗效能,就必须随时对它进行保养和维护,从枪机的润滑度到瞄准镜对温度的敏感度,几乎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扣动扳机时的那种枪人合一的“枪感”。

实际上,刘富贵所的突击部队并不是第一突击集群,就他们进攻出击阵地上等待进攻命令的时候,第一突击集群的步兵和坦克已经炮兵和空军的掩护下冲向苏伊士运河防线了,他们将作为突击的尖刀使用,敌军那严密而绵长的坚固防线上撕开一个缺口,并等待着第二突击集群的抵达,而第二突击集群的任务就是将第一突击集群敌军防线上撕开的那个缺口撕得大,从而掩护后续部队向敌军防线纵深突击。

当士兵们阵地上议论着炮击会什么时候结束的时候,军官们也焦急的等待着上级的命令,古人打仗,讲究“一鼓作气”,现代战争,虽然已没有了战鼓的地位,但是那前线传来的炮声就是鼓声,现正是士兵们斗志旺盛的时候,军官们希望能够充分利用这种旺盛的斗志以及必胜勇气。

终于,到了上午七点半钟,当刘富贵又听见一群从运河西岸返航的喷气式飞机的呼啸声的时候,一柱倾天hTtp://92ks/11631/排长终于从连部赶了回来,向部下下达了上级的命令,七点四十五分,第二突击集群向运河方向高速推进,并短时间越过苏伊士运河,向运河西岸的敌军阵地迅猛突击。

剩下的就是等待了,士兵们突然安静下来,看着士官的手表,数着时间,而时间仿佛过得非常慢,一些兵有些尿急,纷纷从半履带车和卡车上下来,站车边撒尿,此时热气蒸腾,出击阵地上一阵尿臊气扑面而来,兵纷纷捂住鼻子,而老兵们则仍旧是那副见惯世面的表情。

七点四十分,排长下令发动车辆引擎,刘富贵乘坐的这辆“橡皮”式半履带输送车开始启动,发动机怠速运转,附近又出现了浓烈的柴油废气味,老兵们还是习以为常,并且后检查了一遍武器。

七点四十五分,前头的坦克首先转动起了履带,接着是后头的装甲车和卡车,突击集群开始那平整的沙地上滚动起来,沙尘飞扬,遮天蔽日,长龙一般的突击纵队分成了几路,全都扑向西方。

经过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的推进,刘富贵终于看见了苏伊士运河的河堤,那是沙堤,完全都是沙子筑成,这并不是运河本来就有的设施,而是对峙两军以前修筑起来的防御工事的一部分,它远比运河的河面高,无论是东边还是西边,都筑起了这种河堤,德军和意军筑的河堤高一些。

但是现,这些河堤上出现了缺口,那是被中国工兵炸开的缺口,目的就是让装甲车辆


状态提示:第1251章 步兵突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