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素来对太后宫里的人十分礼遇,令小内侍搬了小凳来,又赐了茶,才道:“朕出宫遇到了个来考女科的女秀才,说来也巧,是李瑞娘的同乡。朕听瑞娘提过,说那人文章比她还好,只是当年因病误了神童科,就留了心。倒真是个真材实料的人才,人品也好,一边读着书,一边抄了时文集子去书坊卖贴补家计,朕起了爱才之心想让资助她一二,她还耐得住不肯受,光这一点操守,就比许多官员都强了。她行李太单薄,朕让崔成秀想法子拐着弯照顾些,免得犯了旧疾错过大比,朝廷少了一个人才,也可惜了。”
这话和崔成秀的话如出一辙,许嬷嬷并无疑心,待御前伺候人都退了下去,将太后的话向皇帝转述了一遍,又道:“太后老娘娘这些日子千挑万选,就是怕挑出来的人不合小爷的意。小爷要是有什么喜欢的人,老娘娘也欢喜的。”
这件事委实出自皇帝意外。她面上温和,骨子里实则要强,读书理政也只想着要高人一筹才符合自己身份,虽然与那些侍读的勋贵子弟朝夕相处,也只视为日后的心腹臣子,从不曾往儿女私情上想过。皇帝自小便不爱和人亲近,只把这几个人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想到要与其中一人成婚,彼此亲昵,便觉都不顺眼极了,恨不得全部打发了眼前清净,心里头盘算着明年亲了政,便可把这些人都分了差使撵出京去,又担心许嬷嬷看出端倪,目光只盯着奏章不放:“倒是没什么人选。朕心里只担心着亲政,怕政务处置得不好,让先帝失望,倒没想过这些事。”
许嬷嬷见皇帝不肯看她,也以为皇帝听了这些话害羞,心里头也暗笑这一本正经的小爷终于也有了女儿家心思,又道:“那小爷现在细细想想,在这上头有什么想法,就是稀奇古怪些也使得的。”
“倒也没什么想法。”毕竟是一辈子的大事,皇帝心浮气躁,奏章也读不下去,见许嬷嬷坐在小凳上一脸笑意望着自己,便也沉下心仔细想了想,冷不防一个念头猛地冒出来,目光霍然一跳,极力板住脸,声气和平地开口,“就是小时候一直有件典故不明白,当初想问先生们,怕被说是无心向学,也就一直没问出口——朕当初时就奇怪,自明宗皇帝以下,都是与男子成婚诞育宗嗣,太祖皇帝一统天下,按说是极英明的,怎么反而会立女后?”
她语气极平静,许嬷嬷不疑有他,笑道:“太祖皇帝英明天生,他老人家的心思奴婢却猜不出来。只是奴婢年轻时候听宫里头老人讲古,说太祖皇帝亲口提过,圣文皇后是天老爷特意降下来辅佐她的,与旁不同,故此圣文皇后不在了,太祖皇帝空着后位,不再立后,也不纳宠,就那么守了一辈子。太祖皇帝先前本是藩王,懿宗皇帝年寿不永,驾崩前把江山托付给了她,登了基又扫平四海,是应了天意;明宗皇帝是太平天子,为宗嗣绵延多纳些侍君,后头生了仁宗皇帝,又是一位明君,也是应了天意不是?”
“朕想来也是。”皇帝眉头极快地一蹙便舒展开来,“说起来朕往日没想过这些事,除了这一桩疑问,倒是一时想不起什么。”
“这也是人之常情。离六月十六还早,小爷且慢慢想,有什么想法尽管跟老娘娘开口,或是抹不开,要奴婢传个话跑个腿的也成。”许嬷嬷又候了一会儿,见皇帝并没什么话,便起身告退,“时候不早了,小爷早些歇下吧。”
皇帝若无其事地目送她出去,面上声色不动,心里头几乎已经是翻江倒海。她是太平天子,自承嗣后明里暗里听了不少关于哀皇帝悼皇帝的话头,也知道绵延子嗣开枝散叶也是宗庙重任之一,往日也从不曾怀疑过,可如今大婚将近,她却忽然起了和太祖皇帝一样的心思。
“小爷还没歇下,你去御膳房一趟,进茶的时候机灵点,得空便提一句顾娘子。”皇帝不曾问完话,崔成秀困得眼皮打了架,也不敢远离御前,只站在值房窗口眼巴巴等着,见许嬷嬷出来,值班太监进殿里去剪灯花,便让崔三顺去御膳房传安神汤。
“师傅,”崔三顺有些犹豫,“咱们这么下力气撮合着,万一成了事,小爷明年大婚,那边顾娘子不是没了着落?”
“什么没了着落?说话也没个忌讳!”崔成秀瞪了他一眼,低声呵斥,“宫里头多少人巴望承恩,佛祖爷爷前磕头磕死了都够不上,顾娘子这是祖宗有德,坟上冒了青烟!咱们小爷念旧,日后就是情分淡了,时不时照拂着也够她上青云的了,还想着天长地久地霸着是怎么的?民间是有契姐妹契兄弟,可小爷是什么人?除了日后的皇夫,”他竖起一个指头,“那是独一份的夫妻同体,旁人谁敢和她平齐?再说,就是皇夫,也不能一个人守到老呀!甭管男女,当了皇上,没有三宫六院就不成话。要不然宫里头这么多间房子,白空着做什么使的?先帝当初多少侍君,”他往西边一带殿宇努了努嘴,“得宠的,不得宠的,还少了?也有不乐意,硬被爹妈贪富贵送进来的,还是位小侯爷呢!最后怎么样?还不是在这里服服帖帖窝一辈子,窝到死!这宫里说到底就一个主子,万岁发了话,就是龙也得盘着,就是虎也得卧着,就是大人们讲的什么什么天子之怒伏尸千里,谁敢硬挺着跟自己的生死前程过不去?”
他正长篇大论地教训徒弟,忽见值班太监下了台阶,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