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德堂内,书院的学生们早就都安静坐好,挺直了背脊,等着早课开始。带着学生们上早课的先生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儒生,正坐在太师椅上捧着一册书默读,秦嘉琋带着茴娘过去给先生磕过头,先生早就听说今天要来一位秦氏族里的新学生,点点头,就让秦嘉琋带着茴娘去找地方坐了。

作为凭关系进来的插班生,茴娘只在薰德堂的后排角落里被分到了一个很不显眼的位置,安顿好茴娘之后,秦嘉琋就走去了自己的座位——他的座位倒是靠前、靠中间,几乎就是讲堂中最好的几个位置之一。

很快,院内一声钟响,早课开始的时辰到了。带着学生们早读的先生缓缓起身,摇头晃脑地背诵起《论语》来。而讲堂中的学生们,无论年纪大小、进度快慢,也都跟着一起诵读起来。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茴娘虽不甚解其中的意思,但是也只好跟着念了起来。虽然嘴上跟着念着,但是却不像周围的那些学生一般,或摇头晃脑、或半闭着眼睛沉浸其中。她瞥了一眼坐在当中的秦嘉琋,他显然就颇为沉浸其中。茴娘只往那边看了一眼,见领读的先生恰在此时睁开了双眼,怕被发现自己的不认真,只好收回视线,又装模作样了半晌,才又悄悄地探出目光,在讲堂内来回扫荡。

晨读早课约莫持续了一个时辰,早课时间一过,先生就起身回了后堂,留学生们自己在讲堂内,或默默诵读,或提笔写字。又有几位教授进来,分别叫走了几位在准备童生试和明年乡试、甚至后年会试的学子,其中自然就有秦嘉琋了。茴娘的视线落在那几个被叫走的人身上,追着停留了片刻,直到他们去了后院看不到身影,才默默地收回视线,又趁着诸人不察,起身悄悄出了讲堂。

其实这崇实书院,她并非第一次来——上辈子也曾经来过,只不过不是过来念书学习,而是在临上京的前一天,过来转了转。这薰德堂的匾额也不是第一次见了——所以才能在刚刚重生之后的那几日梦醒后,分明地意识到梦中所示的地方是哪里。

她到现在还能记得一年前的那几日,那时她刚刚重生,一边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敷衍表舅一家,一边整夜整夜地梦到薰德堂的匾额。在仔细琢磨了几日之后,她才豁然开朗:能改变她命运的契机,或许就在这崇实书院——在这薰德堂中。

就在她想通这件事的当晚,她终于一夜无梦地睡了一个好觉。自此,她更坚定了自己的猜测,并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出自己改变命运契机对应的所在。

茴娘在游廊里一边琢磨着自己的心事一边来回踱步:早上在薰德堂内坐了一会儿,也细细观察了一下书院内的诸位师兄,但是除了大表哥秦嘉琋和几位族兄,别的竟找不出一个听过名号的人——就连那几位族兄,也是因为自己从小就住在这秦家村内才知道的,并不代表他们就多天资聪颖了。

不过,茴娘又转念一想:自己上辈子毕竟死得早,成亲后仅三年就被人害死,或许在自己死后这崇实书院中又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人物,但是现在还在书院内没有显露山水,这也是未可知的事。

只是,自己又要如何找到这人呢?

不等她沉吟出一个妥善的方案,就见又有教授走过穿堂,沿着游廊往薰德堂那边走去,想来是接下来给大家上课的先生。茴娘虽然来这崇实书院是另有目的,却也不敢怠慢偷懒,跌了表舅的面子,只好更在教授身后悄悄回了讲堂内,寻到自己的位置坐下,一心二用着,一边想心事一边假装跟着先生读书。

茴娘在这边似懂非懂地跟着先生读儒学经典,那边官道上不停打马扬鞭的那一主一仆此时也并不太好过。

那少爷目的明确尚且还好,骑在杂毛驴子上的小书僮却满心想要抱怨。好不容易到了泾阳县内,又打听地崇明书院在县城那边的秦家村边上,当下脸色就有些不好看,若不是那少爷用身份压着,当场就要抱怨出口。

可是等两人赶到秦家村又听说崇明书院在村子那头——村内不好跑马,却是要慢慢走过去,书僮脸上的神色更是难看,“让我家主子走过去?你可知我家主子……”

话还未说完,那少爷回头瞪了书僮一眼,书僮这才委委屈屈地住了嘴,一双眼睛再看向秦家村中人的时候,眼睛里更是带了几分不满。

被这一对主仆叫住问路的秦家村中人或许是见多了这种既想去崇实书院读书,又想在村子里抖威风的家仆,哂然一笑,并不介意书僮不友好的态度,只对那反而看起来笑意盈盈、没有半分不满的少爷道:“书院在北仲山那边呢,你若是想跑马过去,村子里路窄、老人妇孺又多,自然有些不方便。但是从村子外面,沿着外围跑过去倒也使得,北仲山就在那里立着,远远看着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了,也不会迷路。只是绕着村子路程就稍远一些,论花费的时间,和从村子里的小路慢慢走过去也相差不大,就看这位小公子想如何选择了。”

“我们从村子里慢慢走过去就好了。”那少爷笑着说了一句,又回头用眼神压制住把不满全都显露在了脸上的小书僮,回头微微鞠躬,“多谢这位大叔指点。”

知道了路,那少爷就塌下心来,带着小书僮慢慢往前走。


状态提示:3.第 3 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