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时,半年不到的时间,沐雪一家由一个逃荒的落魄户,一跃而为这地方上有名的暴发户。
人们惯常的事,恨人有笑人无,尤其是那两层小楼,伫立在龙王庙附近,十分扎眼,对此说什么话的人都有。
有人说她家是攀上了沈百万这棵大树,水涨船高,无需艳羡,本地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么有田,要么有船。这姓木的人家却只有一头牛,牛也是有寿命的,难保日后不会家道衰落。
也有人说,这家一看就不是正经过日子的人家,有了钱,要么置地,要么买船,盖这么多房子能顶啥用?图个虚名而已。
也有的说这家的女儿医术倒是个好手,也不知哪里来的偏方治好了沈百万家的公子,不知她对别的病症可还有妙方?
可毕竟是个女孩儿,就是有点医术,又能如何?哪个药铺子也不会请她去当坐堂大夫呀,抛头露面有辱门风是一方面,何况求医者对于一个女孩子的信任度基本上也是等于零的。
至于她在龙王庙当中抢救了一个暴崩的女子,又治好了沈百万家的公子的病,那也不过是仗着她自己手中有个偏方。
俗话说小偏方气死老名医,刚好对了症,治起来自然也好得快,只不过偏方可不是能治所有的病症的。
寻常生病还是找有经验的大夫更加靠谱。
不管是什么样的说法吧,多多少少都会带着一点酸葡萄的心理。
故而这一段时间沐雪虽然已经声名在外,但却鲜有人找她来看病。
沐雪也不在意。
一来空间里的灵泉水消耗那么多,也需要一段时间慢慢积蓄。
二来家里盖房子装修,这么多的繁杂琐事,也需要人去料理。
父亲木之华天天一早赶着牛车就出去了到晚上才能回来,家里基本上靠不上他。
母亲身怀有孕,虽然勉力撑着做事,也做不了多少。
大娥身子比较娇弱,做家务事并不拿手,但是她的针线活确实好的没话说,家里的衣服鞋子基本上都是她一个人包了。
而石干爷带他的四个徒弟也已经够他忙活的了,也再抽不出时间来管别的事儿了。
石干娘家中烧刷洗抹也从早到晚不得闲儿,多亏那二根二莲接了她家钟点工的活,每日过来帮衬着石干娘领了家务事,早上辰时便过来,晚上酉时末才回去,中午管他们小夫妻二人一顿饭,每人每个月一千八百文钱。
这工钱可不算少,两个人的工钱一年算下来,也值那些种庄稼的十几亩田一年的收入了。附近的村人为此抢破了头。
其他村人沐雪都不太熟悉,却知这两个小夫妻日子过得很是艰难,才让他们接了这活。
只此一桩,又让多少人眼红不快。
对于盖房子装修,一家的老幼妇孺也没有经验,便只有她日日看着工程的进度了。
毕竟总设计师也是她呀!
又加上还要抽出时间来在空间里读医书,抄抄写写,日子过得很是忙碌。
所以,若真是此时有病人找上门来,还真会让她有点为难。
西医的病理治疗用药都在她的脑子里,可是这里哪有那些药啊?
她还真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意思。
徒有医术,药房里没有药也不行啊!
中药是个好东西,但是很多药因为成分很杂,靶性不强,推行的是治未病,而不治已病,所以见效并不明显,尤其对于治疗急症来说,中医是远不及西医那么立竿见影的。
但是有了这灵泉水的加持,就目前观察来看,在退热,消炎、抗病毒、止痛、麻醉等这些方面,都能够达到甚至超过西医特效药的效果,而且还没有那么多的毒副作用。
所以说,有了这灵泉水,沐雪觉得自己等于拥有了一个隐形的西药房。
加上空间灵气的独特存在,那就是一个现成的iu啊!
这在医疗非常不发达的古代社会,这是一个多么高科技豪奢的存在!
不过这一切也是要等到她能够熟练的掌握中药药性之后,才能够独立诊病治病。
若不然就要有一个像胡大夫那样的有经验的老中医一直跟在她身边,便于随时用药。
可这怎么可能呢?
凡事都靠别人,必然有不便之处。
所以不管怎么说,还是首先要自己会才行,故而每晚沐雪在空间里读医书都有一种求知若渴的感觉。
……
入住了新居之后一段时间,沐雪一直享受着一种很悠闲自然的乡村生活,平时没事儿就带着小雨和阿宝玩玩,泰戈被韩战带到山上去了,一下子少了两个玩伴,家里好像冷清了许多。
……
这一日,沐雪坐在院子里的搭在竹林边的秋千架上,怀里抱着阿宝互相取暖,正在教穿的花骨朵儿般小雨唱儿歌: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小半年的时间,没有了风吹日晒,营养又跟得上,小雨如今长得粉粉白白的,胖了好几斤,梳着双髻,簪着两朵粉紫的菊花,玫红色的交领过膝棉袍,露出粉紫色的裙子,看上去可爱极了。
听着自家大姐唱着这样又好玩又好听的歌儿,小雨的小眼睛亮晶晶的,全神贯注。
忽听到“笃笃笃”三声敲门的声音,姐妹俩抬头看去,只见一个身材颀长衣着华贵的英俊年轻男子站在门口,正向她们看过来。
沐雪微微一愣,将身上的阿宝放到秋千架上站起来,微微向来人福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