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柳王妃说的,就每家而言东西真的不算多,可是对王府来说,历年积累下来这样的人家不知有多少,这便是一笔不菲的开销了。
周宝珍粗粗将册子翻了翻,王大牛,年十九,某某乡人氏,乾宁十三年十二月,战死。父母俱在,成亲且有一子。。。。。。。李二狗,年十七,某某乡人氏,乾宁二十三年六月,战死。父亡。。。。。。
通篇都是这样的描述,看得人心惊册子很厚,可以想见以后会越来越厚。周宝珍合上手中的名单,对了柳王妃说到“母亲,这里头的补助都要给到什么时候?”
“若这人战死时尚未成亲,那么就供养到他父母归西为止,若已成亲且有子女,则供养到子女成年。”
周宝珍点点头,原来是这样那么除了每年新添的人,这本名单上原有的人数也是会有变化的。
她将名册交给明翠,让她带人将今年要发的东西数量和钱数统计出来,好尽快将钱物发下去。
“母亲,在战场上死了的人固然可怜,可是那些因为打仗致残以至于丧失劳动力,生活困难的人又该如何呢?”因着丹阳镇上的康伯,周宝珍便又想起了在战场上受了重伤致残的人,在这些人之中,康伯无疑是幸运的,可有更多的人却没有这样的运气,他们回乡之后的日子可想而知。
柳王妃看了周宝珍,知道她看了人家可怜便要心生同情,于是便对她说了一句“珍姐儿,咱们只能就急,却是不能救穷的。”
便是每年对战死者家属的抚恤,更多的也还有些政治意味在里头,并不能算是单纯的在做好事。总不能因为你上过战场,以后你这一家子就都由王府供养吧。
中午吃饭时,看着满桌佳肴周宝珍却没有什么胃口,她心里默默计算着这桌饭用了多少米面,鱼肉,折成银子又能抚恤多少个家庭,金噎玉粒吃到嘴里竟有割喉之感,怎么也咽不下去。‘
柳王妃见状也不点破,只由她胡乱扒拉了几口饭。闺阁女子,乍见生死有这样的表现也属平常,毕竟任谁看见这样一份名单,说心里没有冲击那也是不可能的。只是有些事珍姐儿必要慢慢习惯起来才好,以后这些事就都是她的责任了,男人在外头拼杀,女人还要立的起来才好。
吃过饭又略坐了片刻,周宝珍从上房出来,临走前柳王妃同她说明日开始发放抚恤,她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看,周宝珍点头答应了。
回到院里,周宝珍不想就睡,便带了人往园子里走走,不知不觉便走到了抱山楼。王府的人做事很有效率,表哥昨天才说要给她在这里安一间书房,今日再来看时,便已经都布置好了。
周宝珍进屋看了看,清一色的花梨木家具,文雅精致,案上笔墨纸砚俱全,周宝珍一一看过去,都是好东西,关泽油润,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随手从笔筒里拿了一只笔,这里双福眼疾手快的往墨池里点上一点水,拿起墨条轻轻磨了起来。而双禄也早就将纸在桌上铺好了。
周宝珍低头立在那里,宁神静气适量片刻,提笔蘸墨笔走游龙一气呵成,写完之后就连她自己也深深呼出一口气。纸上的字一脱往日的婉转娟丽,竟然隐隐有了几分洒脱大气之感。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秦韵扔了一个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