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晚明之帝国风云>第054 崇祯六年

第054崇祯六年

崇祯四年五月洪承畴诱杀王嘉胤,盘踞晋陕边界的三十六营流贼溃败于河曲,主降派就地投降明军,主战派逃窜太行山苟延残喘。

朱明朝廷国库连自家边军都无法及时供养,哪里有多余粮食金银分给投降流贼,因此除了少数流贼头目被明军接纳收容之外,绝大多数已降流贼相继因为饥饿重新走上叛乱不归路。这些重新举旗的流贼,后来或被明军用计屠杀,或因哄抢陕西被太平军剿灭,或主动投降太平军编入流民营、乱民营改造,总之祸患根源渐渐消弭。

逃出河曲劫数的主战派流贼,因为没有太平军无尽粮食安抚,理所当然的选择坚持作战。郑义蛇吞象般颠覆关西之后,两京十三布政司陆续抽出兵力进驻河南、山西围堵太平军。一时之间,明军云集山西,声威大振,主战派流贼屡战不胜,只能暂时逃入太行山山脉里苟活。

前面说过,明军军事体制相当槽糕,若是钱粮足够,或许还能训练数千数万家丁部曲横扫狂澜。譬如,明军云集山西之初,军势就相当雄武非常,他们或许无法啃下遍地棱堡的太平军,却足以轻松扫荡太行山流贼。可别忘了,晚明明军最大难题就是财政问题、后勤问题,兵饷拖欠、粮食匮乏乃是司空见惯的普遍现象。山西粮食是有限的,明军的国库也是有限的,兵多粮少,僧多粥少,明军与太平军僵持数月,粮食陷入短缺之后就开始混乱起来。甚至因为上司不善权利斗争没有争来粮食,连月饥饿困乏的部分明军一怒之下索性逃亡太行山,为太行山流贼补充新鲜血液。

就这般,王嘉胤遗部慢慢积蓄力量。

期间,流贼推举“紫金梁”王自用为新首领重建三十六营,如同汉末黑山贼张燕那般茁壮成长,崇祯五年后半年时声势已然不弱于昔日王嘉胤。

崇祯五年六月初六日,黄河决口于孟津,水淹数百里,灾民亦以百万千万计算。六月到八月,灾民寥寥积蓄消耗完毕无奈变身为流民,流民无法活命时复又变身为预备流贼,一bō_bō前仆后继涌向太行山投奔王自用三十六营。一则太行山粮食无法供给无数灾民,二则自觉兵力足够,三则羡慕郑义割据陕西伟业,王自用聚集各路渠帅:“咱们兵强马壮,何不效仿郑义席卷秦州之事称王山西?”

崇祯五年九月,王自用一声零下,十数万太行山流寇兵分两路,南路往攻泽州、潞州、平阳府,北路往攻辽州、汾州、太原府,霎那在山西卷起血雨腥风。十月,南路流贼攻入泽州,连陷五县;北路流贼往略辽州、太原府郊野,距离太原五十里时才被太原镇边军逼退。太行山流寇两路进取,一路横扫不亚于郑义去年攻取陕西之势,唯可惜流寇毕竟是流寇,他们或许因义而起,但是变身缺乏纪律的流寇之后往往化身灾难而非贫民大救星。当明军反应过来神调遣家丁精锐部曲围追堵截时,趋利避害只想劫抄粮食的流贼纷纷一窝哄乱战,王自用攻取山西割据称王政治目标瞬间成成空话。

尽管如此,王自用此番用兵山西仍然震动朱明朝廷,令崇祯皇帝怒火冲冲责问四省总督张凤翼。

张凤翼此人也是标准四书五经作协式官僚,不通军事却以孔明运筹帷幄自居,继任四省总督后听从麾下谏言,沿着黄河东岸大肆修建城堡,固垒自守了事。也是因为忽视背后民变只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秦贼郑义,王自用自太行山中突然大规模杀出,山西明军才表现的如此狼狈。崇祯五年山西之乱,论错的确是张凤翼的错,但谁让张凤翼的休战防御策略契合明军心态呢?缺饷乏粮的明军,才不愿傻傻冲阵送死的,他们盼的就是张凤翼这号和平统帅。于是,张凤翼联合山西河南军将,将王自用祸乱山西之罪全部推给熊明遇,说熊明遇姑息养奸才铸造今日之祸。

推卸责任同时,张凤翼也焦急命令军将奋勇剿匪,为此不惜开出一顶顶官帽奖赏。

不得不说,明军追剿流寇还是蛮积极的。

为什么呢?

流寇沿途哄抢数县得到无数粮食金银,追击、剿灭流贼之后,这些粮食财货不就统统归了明军嘛!大地主大商人以及官宦富贵之家,通常有无数靠山背景,明军将领再羡慕再眼红此时也不敢明抢,但铁心造反的流贼敢,他们才不管大地主大商人家背后站的是进士老爷还是尚书老爷。流贼哄抢之后,这些原来属于官宦富贵之家的粮食财产登时成为无主之物,瞧瞧,这哪是流贼呀,分明一盘盘膘满肉肥的红绕肉。越是缺饷乏粮的明军,此时追击流贼yù_wàng越高,士气与战斗力也是杠杠的。于是山西大地就上演一出奇景,王自用流贼攻来时,明军一触即败狼狈逃窜;等王自用流贼哄抢十数县攒满腰包时,明军忽又士气高昂,不顾生死杀气腾腾英勇奋战。

崇祯五年十月,山西属于王自用麾下三十六营;崇祯五年十一月,山西属于明军反攻时间。

崇祯五年十一月,熬不住明军追击的流贼纷纷献书投降,明军趁机施展离间之计分化王自用三十六营联盟,诈言说“王自用将缚乱世王以自赎”。去年王嘉胤惨遭亲眷背叛之事恍如昨日,流贼头目之间本就脆弱不堪,明军稍稍离间,乱世王、王自用全部吓的主动向明军投降。唯可惜一则明军离间之策只是顺手为之,二则明军厌恶流贼屡降屡叛此番招降开出苛刻条件,三则明军招降杀降丑闻屡屡发


状态提示:第054 崇祯六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