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第一百一十四章 西州回鹘有于阗

萧明回去之后,将那个木匣拿了出来,这只是一个抽拉式木匣,轻轻抽开上面的盖板,里面是一堆羊皮卷,萧明将其逐一打开,“靠!”契丹文字?不像,这他妈什么文字?不认识。

想了一想之后,萧明传令亲兵将枢密副使萧干找来,萧干进来之后向萧明躬身行礼,这一阵他还是很忙的,此人也确有些才干,整个上京战后的恢复和秩序的整理,流民的安置,还有降卒的劳工安排全是他在忙,萧明根本没管。

他对萧明的所作所为也有耳闻,但人家是克复上京的大功臣,自己还有仰仗人家lùn_gōng,萧明只是好财而已,搜刮一些就搜刮一些吧,其他人可能比他还狠,这是公开的秘密,也没什么好说的。

当萧干接过那些羊皮卷看过之后,眼中的惊讶毫无掩饰的表现了出来,嘴里道:“这是女真文字,这是……这是和五国部的酋长们来往的信件,您让我自己看看”

萧明知道五国部实际上就是部阿里、盆奴里、越里笃、越里吉、奥里米这五个北方的部落,也叫北五国,他们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聚集在一起一起居住的地方称为五国城,而生女真也就是统称他们,他们当中最大的部落就是完颜部了。

看来这个巴纳铁掬显然是与女真人勾勾搭搭啦,只是不知道这些书信里面都说些什么,萧明眼看着萧干不动声色,而此时的萧干心中却是惊涛骇lang一般,原来这些信里面竟然是一整套阴谋,如何在辽国制造叛乱和瓜分整个大辽国的计划。

在辽国与女真金国近达十年的战争中,书信中几次提到了一个著名的阿疏事件,而这个阿疏时间的主要策划者竟然是书信的作者——大辽国师巴纳铁掬!其实阿疏只是五国部女真的纥石烈部落酋长,这里面有什么联系哪?

其实这里面有很深层次的原因,纥石烈部落酋长阿疏,阴谋叛乱女真完颜部落,完颜部落起兵来攻,阿疏逃往上京临横府请求庇护,辽帝敕令完颜部撤兵,当时的完颜部忍气吞声的撤走了,但在以后历次的起兵攻辽之时,都以不把“逃犯”阿疏交出来,当作辽帝国最大的罪恶。

金帝国坚持只有把阿疏交出来,才可以和解,而辽帝国基于对藩属的责任和义务,每一次都加以拒绝。看起来好像阿疏是一个和战兴亡的关键人物,金帝国对他有不共戴天的可怕仇恨。可是等到辽帝国崩溃,金帝国把阿疏逮捕后,只不过打了几板,即行释放。后来每有人请教阿疏姓名时,他都幽默的自我介绍:“我叫破辽鬼。”

这都是历史上真真正正发生的事情,而实际上这一切的策划者都与巴纳铁掬有关,这里面还包含了保大年间的奚人叛乱,大辽国天庆六年的渤海人高永昌的叛乱,只里面都有巴纳铁掬的身影,也就是说,巴纳铁掬在不予余力的在策划着辽帝国的一切叛乱行动。

萧干读完羊皮信卷后,怒骂道:“这个奸贼!”遂向萧明逐一解释每一封信件中的内容,以及来往主要的人物,其中计划还包括策划宋帝国与辽国的战争,甚至包括扶持马植归国向徽宗皇帝建议的联金攻辽计划。

萧明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大辽国师要这样干?搞得现在整个复员辽阔的大辽帝国风雨飘摇,他好像很希望辽国战乱不休,最后分崩离析,此人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哪?

萧干在查看了所有信件之后,这在皱着眉头想这个问题,他突然提到:“国师好像是回鹘人,难道他是于阗王国的皇族吗?”

萧明忙问其故,萧干为萧明解释道:“于阗王国是西域大国,在唐代的以前的时候就建立了王国,但最后被大辽所灭,他们的国家分裂成“西州”回鹘和黑汗国两部分,现在都是大辽的属国,而巴纳铁掬正是西域西州回鹘的人氏”

“您看这里”萧干指着一卷书信道:“这是巴纳铁掬与西州回鹘的王族尉迟家族的回信,说说什么西夏王室之内,与宋和谈,尉迟皇后宣称应与西州回鹘交好,共同对付黑汗国的进攻……”

“你说西夏的皇后姓尉迟吗?”萧明问道。

“正是!”萧干点头道。

萧明摸着下巴说道:“这么说这个巴纳铁掬不仅与西州回鹘有来往,而且与西夏的王室也交往过密,此人是我大辽的头号奸贼,所作所为俱是颠覆国家的罪恶勾当,必须要除掉!”

萧干请示道:“可现在这厮与辽帝的给皇室交情很好,兰陵王更是其保护伞,且党羽众多,就算我们有证据,可是谁会相信我们?”

萧明笑道:“现将他的党羽收拾了再说,至于他本人吗?交给我好了!”

于是两人开始密谈,如何清除大辽国师的党羽,并且逐步消除此人在百姓中的威望,已经逐步揭穿他的诡计,现在其实就剩一点没有清楚和明白了,那就是巴纳铁掬为什么要这样做,此人的动机何在?

从种种的证据表明,巴纳铁掬似乎佛法高深,但却是隐藏很深的间谍,他似乎对大辽国切齿痛恨,想尽一切办法想要颠覆辽国,那么根据他的出身和来历来看,此人定是被辽国所灭的西域诸侯国的人,唯有此才解释的通。

对于萧明来讲,有人颠覆大辽国,跟他其实没关系,宋辽两国本来就是世仇,萧明作为汉人可能更应该高兴辽国被人颠覆,可是萧明是现代人,从他的历史角度来讲,什么辽国、宋国、金国的,其实都是中国,可是金国现在崛起,这个女真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四章 西州回鹘有于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