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记得历史上三人驻扎在横江津和当利口,吴景一连几年也没打下来,最终还是被孙策打败,对于这样的安排刘基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合理。
等三人领诺出去之后,刘基上前说道:“父亲放心,有此三人驻守足矣,笮融薛礼手中士卒,多为徐州之兵,不习水战,可令二人驻扎在秣陵县,形成犄角之势,那时不论横江津有难,还是当利口有难,都可出兵前往解救,如此岂不更好。”
“恩,看来吾儿最近在军中竟是长进不少,好,那我便在横江津和当利口各增派一千人马,就让笮融二人屯兵秣陵吧。”刘繇点了点头。
其实,一开始刘基老是往军中跑,还动辄和太史慈来往,刘繇心中是十分不喜,作为一个从小修读经传的世家子,刘繇觉得刘基一直往军中跑有辱身份。
好在刘基向刘基尽陈乱世军队的重要性,自己去军营的目的是为了刘繇能够更好的把军队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在这乱世有兵才是王道,各种各样的大理论讲的刘繇没有办法,最终也只能放之任之了。
“只是使君,如此一来曲阿城便不足两千人马了,万一有变如何是好?”孙邵担心道。
刘繇闻言冷静了下来,似乎也觉得刚刚增派军马的做法有些冒失,只是丹阳至关重要,若不增派兵马,刘繇又有些担心张英等人守不下来。
刘基道:“长绪先生无须担心,此事易办,大江之上作战主要靠水师,反倒是骑兵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如今于糜将军帐下的一部骑兵尚在城中,皆是精锐,可以留下来防御城池。”
孙邵点了点头,没有意见。
刘繇也点了点头,对着刘基道:“既然如此,就将这部兵马留下来,还可以招募士卒戍卫曲阿。另g外,我打算将这一部军马交给基儿掌管,诸位可以异议?”
什么?将这一千人马交给我掌管?刘基受宠若惊,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难道是自己之前给父亲灌输的那些理论弃了作用?
狠狠的掐了自己一下,刘基知道这不是在做梦,强忍住不让自己得意忘形,躬身拜道:“孩儿谢过父亲,儿一定不负父亲重托。”
要说安排自己别的职位,刘基或许还会表面上谦虚一下,可是这兵权刘基可万万不会加以推辞,万一父亲真反悔了那自己去找谁诉苦去?
至于说在座的各位是否有异议,要是张英等一干武将尚在曲阿,他们或许会说刘基年龄尚幼,未曾入仕,不能胜任一部兵马的统属之类的,要知道掌管一营兵马可是校尉才能办到的,孙策现在也不过是怀义校尉而已。
可是现在留在曲阿的都是许劭、孙邵、是仪这些儒生,如今城中又只有一千多兵马,人家刘繇把兵权交给刘基的目的不就是为了集中兵权吗?他们这个时候要是有异议刘繇心里会怎么想?
所以尽管心里有些想法,但是嘴上都说,“我等没有异议。”
“既然诸位没有异议,我便任命基儿为扬武校尉,掌管骑兵部军马。”刘基正色道。
刘基不得不感慨,有个州刺史的父亲就是好,这么容易他就是一部兵马的拥有者了,这感觉真好。
面对着如今的曲阿城中仅剩的主力部队,刘基心中豪情万丈,曾几何时,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默默无闻的学生,而如今他却已经是一支军队的拥有者了。
刘基心中盘算着一定要将这一部人马打造成一支强力的军队,同时还要让他成为自己的心腹精锐。
“诸位将士,我乃是扬武校尉刘基,以后你们就都归我管了。”刘基站在一千多人面前,大声道。
“诺。”
“参见校尉。”
一千多人齐声道,气势恢宏。
众将士都是军中选拔出来的精锐,尽管他们心中对刘基被任命为校尉有所不满,但却都选择了服从命令。
刘基也是甚为欣慰,原本他还以为他命令出来,军中至少会有不少兵油子不服气,会出现骚动,结果这结果真的是有些意外。
“很好,诸位不愧为我军精锐。都伯太史慈听令!”
太史慈闻言不由得一愣,但还是忙出列道:“太史慈但听君命。”
“我现擢升你为军司马,即日起助我总督军中大小事务。”
刘基话音刚落,包括太史慈在内的所有军校都有些诧异的看着刘基,军司马乃是一部兵马中仅次于校尉的军职,在不设校尉的部,军司马可以说是一部兵马的统领者。对于这样的军务要职,刘基竟然安排一个都伯担任,要知道现在军中还有两名军侯,即使要提升军职,也应当选这军侯中的一位啊。
刘基看着众人疑惑的表情,严肃道:“诸位放心,大家跟着我,我刘基绝对不会亏待大家,大家以后的职位变动我都会根据大家的军功或者能力,绝对不会徇私。至于太史慈为何为立战功,就直接破格升迁,我自有决断,相信骑兵一屯的各位也都清楚太史都伯的能力,倘若你们有谁不服,可与太史慈比试一番,若是能胜我定任其为军司马。”
太史慈配合的站出来,不过军中诸人无一出来挑战。
“既然无人挑战,那就是无人不服了,日后太史慈就是军司马,他的命令便是我的命令,倘若谁若是不服号令,我定军法处置。”
“多谢公子,承蒙公子如此看重,太史慈无以为报,日后太史慈定追随公子,愿效犬马之劳!”太史慈拜道。
得到太史慈归心,刘基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