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穿越重生>重生之动力时代>第832章 再给美帝当头一记闷棍!

仿佛是回应杨卫平在伦敦国际机场的讲话似的,苏联国防部很快就对外宣布,苏联武装力量部队将进行现代化军事改革,所有部队将进行拆分新组,提高后勤,提倡军民共建以帮助驻军在当地协助地方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拆分新组采取的措施,是去“集团军”改“军”。另外,所有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部队的后勤部队划入方面军组建后勤集团军和工程兵集团军,并成立大规模的后勤司令部,统一为一线作战部队服务,以加强一线部队的后勤保障能力。

在杨卫平在“元首一号”专机上收到苏联国防部发布的这则消息时,第一反应就是安德罗波夫听取了他提出的建议,在既能满足顽固派势力现有既得利益的同时,开始为苏联武装力量“瘦身”。

苏联的集团军虽然比军高一级,但其实力却只有军级,集团军的后勤更是只有美国一个师不到的水平。属于严重的头重脚轻,真打起战来打完头三天其后勤保障基本就完蛋了。

众所周知,现代化战争打的就是后勤。苏联这样搞军事改革,表面看起来是其军队规模缩小了,但其战斗力较之改革之前反而增强了很多。

而最重要的是,苏联去“集团军”改“军”的做法,可以让绝大多数的西方民众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他们对苏联的“心理恐惧”,并看到了欧洲和平的曙光。

对于苏联的顽固保守派们而言,去“集团军”改“军”,并成立大规模后勤集团军和工程兵集团军,组建大型后勤司令部,意味着可以多出很多的“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空缺。这让军方的大佬们可以好好地关照一把他们各自的心腹嫡系,可谓是皆大欢喜。

只不过,西方国家的军事战略家们对此就感到极为郁闷了。因为在他们看来。苏联这么搞,其部署在欧洲的一线作战部队实力没降反升。表面上看苏联的一线作战部队都变成了“军”为单位。规模缩水了近一半,但多出来的后勤集团军和工程兵集团军,明显是把苏联作战部队在后勤保障方面的短板给补齐了。

对此反响最热烈的无疑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老大哥竟然决定让苏联驻军来帮助他们的国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这简直就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劳苦大众最大的福音啊!

一时之间,苏联在国际社会上的声誉陡然拔高了一大截。

安德罗波夫能成功地迈出这一步,杨卫平知道,为苏联逆天续命的胜算又大了几分。

军队本为是一个最大的消耗团体,但如果能让军队也产生生产力。其产生的复合效应堪称是极为巨大的。

在为安德罗波夫出谋划策时,杨卫平建议老安在苏联进行大裁军的时候,可以把裁下来的部队组成铁道兵和路桥工程兵兵团。再集中这股力量兴建从莫斯科到远东的冻土高等级高速公路。另外,杨卫平还建议老安将苏联的军工企业战时机制产能缩减到四分之一,在保留转产潜力的同时,把节省出来的企业资源用于生产工程机械和野战战术卡车。

为此,杨卫平不惜把彼得比尔特389重型卡车项目也拿出来跟苏联合作,以期利用苏联庞大的军工产能,在远东地区打造一个世界级的重型卡车制造基地,进而大幅促进苏联物流产业的急速增长。

面对苏联率先做出的向欧洲人民示好的举措。美国政府出人意料的选择了沉默。

这么一来,杨卫平在西柏林国际机场刚下飞机,又被来自世界各国的媒体记者在机场堵住了。

杨卫平没让记者们一个个提问。而是在机场举行了一场即时演讲:

“苏联决定率先从欧洲撤军一半,对此我深感欣慰。安德罗波夫主席不愧是一个热爱世界和平的大国领袖,他让欧洲人民和全世界各国人民都看到了苏联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表现出来的真正诚意!可让我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听到美国政府作出积极回应呢?

二战结束,欧洲刚刚结束了战争带来的创伤还没来得及恢复,又迎来了美苏冷战格局。美国声称为了对付苏联对欧洲的入侵,让北约成员国组建了由荷兰第一军、西德第一军、英国第一军、比利时第一军组成的北方集团军群,以及由西德第三军、美国第五军、美国第七军、西德第二军组成的中央集团军群。

为此,苏联针锋相对地在北约盟军中央集群前线部署了三个坦克集团军、两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一个航空集团军、二十个摩步、坦克师。以配方捷克斯洛伐克和东德抵御来自西方阵营的军事压力。

这种长期的军事对峙,不仅仅给欧洲的和平和全世界和平造成了巨大的战争隐患。而且还给欧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精神压力和心理包袱。

两次世界大战,都给全人类和我们共同生存的这颗星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灾难。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

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交战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双方调动一切经济力量以求赢得战争,使得世界各国的生产也因为这两次世界大战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特别是战后的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重新起飞之后,世界经


状态提示:第832章 再给美帝当头一记闷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