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淑女越想越觉得铁心过分,再看看小白想说又不敢说的模样,她觉得铁心肯定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一时间对铁心充满了厌恶。
小白好言劝了一会儿淑女,她这才算放下这件事,问起布偶店的事情。
好在铺子一切正常,只是说想淑女了,等下次一定要来。
原来因为铺子太过忙碌,二舅舅三舅舅一家已经搬到了铺子后面的小院子里,虽然挤了些,但到底有人看着铺子会安全些。至于老家,还有大舅跟大舅母看着。陈家姥姥也不是那种死板的人,所以大大方方的让他们搬出去了,孩子还自己养在身边,生怕出去见得多了学花心了。
为此,陈军都嘀咕了她好几次了,对此淑女只是默默笑着并不作声。
不过扭头陈军就因为父母不在家,撒了丫子似的在外面野,自有是一段开心事情。
但相比较二舅母跟三舅母两家的春风满面,大舅母过的是有些悲催了。
大舅埋怨大舅母当初不肯入股,否则这时候的他在家都能收到一部分红利。大舅母不好反驳,大舅喝醉了后动了手,最后还是陈家姥姥护下大舅母,斥责大舅,说若不是他成日这副德行,怎么可能拿不出钱来入股?大舅就蔫了,再不好说什么。但到时大舅母更是心细照顾大舅,一副她自己的错的样子。
二舅母她们瞧见了,也不好说什么,当初做生意的时候也并不是没有跟她提过,只是她害怕承担风险,又觉得入股的银子多,便不愿意罢了。想当初他们谁不是借了些才填补上的。如今已经平了外债,还落了些红利。
也怪不得大舅嘀咕,撺掇着大舅母来店铺里提出入股的事情。
淑女听了。倒是没担心,这件事自有两位舅舅顶着。她说到底还是一个孩子。
被小白这样一打岔,淑女便把铁心的事情给抛到了脑后,跟小白说起店铺各种玩偶那种需要的多,她再努力努力。
说着话,两人就到家了。
还未进门,淑女就觉出家里不对劲儿,似乎有人在里面争吵。
淑女忙示意小白,两人进了门。一眼就看到了钱氏还有脸红脖子粗的张奶奶。
钱氏=麻烦
这是淑女的一贯认知,所以在看到钱氏以后,淑女猛地上前几步,护住张奶奶然后才抽空问道:“怎么回事?”
淑女的脸色不算好,钱氏看得清清楚楚,语气忍不住带了嘲讽,“大人的事情小孩子莫要插嘴。”
淑女被噎住,但很快就反驳,“我们家只有老人跟孩子,没有大人。你跟谁去说?”
张奶奶截住了钱氏的话头,摇了摇头,“你说的我不同意。你走吧。”
钱氏瞪眼,“难不成你要不孝吗?”
张奶奶气极反笑:“我怎么就不孝了!我是打她了还是骂她了,还是忘记给她钱了?当初的事情别的咱都别提,你摸着良心问问自己的这些年对得起婆婆不?你倒是好,一句家里占不开就让婆婆住我家,你自己有什么心思你自己知道!”
钱氏神色闪烁,但依旧梗着脖子辩解:“家里盖房子钱不够了,盖的自然就小了许多,如今孩子们越发大了。谁不想有个单个的屋子,我们可是三大家子的人啊。憋屈在那里能住得下吗?”
“况且我都说了,只是暂时安置在你家。等回头房子修葺好了,自然会把婆婆接回来的!”
只是她没有说这个暂时是要多长时间。
一旁的刘氏跟石氏也好生劝着,说这也是逼不得已请张奶奶原谅则个,也并未说不管吃住等等。
张奶奶见此便柔和了声音,道:“那你说清楚要在这里住多久,还有相关的吃住用度都提前商量好,这样直接把人搬来是什么意思?”
这时候淑女才听明白,这钱氏竟是直接把人给搬了来。
说着话,屋里出来几个大汉,可不是张家的张元宝跟张金宝嘛,怪不得刚才没看到她,只看到她们的媳妇儿跟在一旁。
淑女目光扫过这一群人,冲小白使了个眼色,小白自然去了屋里,过了一会儿才出来,对淑女张了张嘴,然后点了点头。
淑女没有时间去想小白咋这么聪明的领会了自己的意思,她现在满脑子在想,钱氏要干嘛?
当初分了家意思就是各过个的,而且张家的婆婆跟张奶奶素来不合,即便是当初她瘫痪了也很少使唤张奶奶去伺候(至于是不是有别的原因她就不知道了),但也清楚,这张家婆婆肯定是不喜欢张奶奶,何必两看相厌?
故,张家婆婆来这里肯定是有目的的。
眼见着对方一人一句就堵死了张奶奶的后路,淑女忽然笑了,“今儿天也晚了,这件事也是大事,不如明儿大伯二伯再来家里商量,不过是让祖母在家里住几天,几顿饭还是能管的起的。只要大伯二伯别把祖母扔在这里就不管不顾了,让人看了笑话。”说着,她朝张奶奶摆了摆手势,想要反驳的张奶奶又闭上了嘴巴。
淑女重重的念着“几天”“几顿饭”“看笑话”这些词,提示他们别以为她应下就万事大吉了。
但对方哪里还听得进去,互视一眼,见张奶奶没反对,直接欢欢喜喜的退了去。
那速度,简直跟后边有野兽追似的。
见人都走了,张奶奶才解释,原来趁着自己跟小白不在,张家老宅的人直接把张家婆婆给送了来,还大包小包的从村里走过,但凡有人过就说是张奶奶挂念婆婆接过去住几天,正好家里的房子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