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争如果继续僵持下去,不出五个月的时间,必将以协约国主动投降而告终
这原本是欧洲各国普通老百姓所期待的情况,在他们眼里,不管是谁胜利,只要能够尽快结束这旷日持久的战争,让亲人们平安归来,让生活的负担释放下来,哪怕是敌人获得胜利都无所谓欧洲人已经彻底被这场战争折磨到近乎疯狂的地步,骨子里对当权者不顾人民百姓生活问题早已产生了一股痛恨,一些激进分子甚至还巴不得自己国家战败,然后趁机推翻这个残暴不仁的政府
可是,对于一些远在大洋彼岸的国家来说,他们对这场战争还意犹未尽,因为这场战争带来的巨大利益一直吸引着无数投机者,如果战争能继续持续下去,他们所能赚取的利益则会多一筹人总是有贪得无厌的心理,尤其是那些前期投资失败的国家,好不容易赚回了本钱,怎么也要多捞一些利息才是
美国在战前购买了大批协约国阵营的战争债券,可惜协约国从一开始就显出了颓废之势,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日本就被击败退出阵营,随后又传出中国加入同盟国阵营的惊人消息可以说,从一九一五年开始,美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前期投资的重大失败
起初,美国人还打算扭转这种失败,可是到了一九一五年下旬,在协约国阵营上的投资越来越困难,甚至还导致国内许多银行因为资金无法周转而破产再加上中国与德国合作制订的“东亚经济复苏计划”,其中一部分还邀请到美国的商人财阀参与,一下子扭转了美国国内对整个欧洲大战的感观
尽管当时美国政府还在苦苦坚持,但民间的私人财阀则已经渐渐开始见风使舵这些民间资金汇总起来,决定在一些稳定的商贸项目上投入大资金,同时也通过中立国瑞士的牵头,在同盟国阵营购买了大批银行债券
美国私人财阀的这一行动,不得不说挽救了许多同盟国的金融业,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同盟国的资源会过协约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转向投资同盟国只是一小部分资金而已,毕竟经过前期投资协约国的失败,给美国很多商人的信心造成严重的打击,所以在欧战后期他们宁可真正扮演中立的角色,也不会轻而易举的倒向任何阵营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只购买同盟国的银行债券,而不购买同盟国国家发行的战争债券原因,就是为了掩护他们投机的身份,希望在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都能建立贸易合作
从一九一六年上旬开始,美国开始加大军火贸易的力度就目前而言,军火贸易是最稳定的投资项目,只要战争一天没有结束,军火市场一天就不会关门
只是,军火贸易考验的是国内生产力,所以美国政府一开始并没有把重心全部放在这方面,为了赚取多的利益,选择了在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的政治投资很显然,政治投资收益虽然丰富,可惜风险实在过大
在吃了亏之后,美国这才又转回军火贸易的老本行
之前参与政治投资失败的大财阀们,为了填补这笔损失,他们咬紧牙关在国内一下子扩大了六倍之多的军火生产线,疯狂的是整个扩大生产规模的工期仅仅用了半年时间不得不说,这次美**火商人们是下了血本
但毕竟军火贸易的收益是稳定的,而且在改变了对欧洲大战的策略之后,美国不再只顾着协约国一边,同时也利用瑞士的名义公司与同盟国建立贸易合作,真真正正建立了两头的战争贸易关系
事实证明,改变投资策略之后的美国果然从之前的亏空中恢复了过来,这也最终导致美国没有卷入这场世界大战,而是“地地道道”的做了一回“中立国”
经历这场欧洲大战的投资风波,美国政府并没有因为挫折而变得坚强,相反显得越来越混乱起来政府与私人财阀之间出现很多矛盾,导致从一九一六年下旬直至今日,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一直摇摆不定
政府与商人之间的分歧围绕在欧洲战争的持续利益方面政府认为战争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办法再继续下去,而应该尽快促成欧洲和谈,然后介入欧洲战后重建的市场但是私人财阀却咬定之前的投资失败是必须挽回回来,这才符合商人的利益,如今既然军火贸易市场趋于稳定,那就应该继续下去,至于战后重建的利益那是另外一件事
美国政府希望欧洲战争结束,私人财阀却希望欧洲战争继续下去,这种尖锐的对立意见让美国陷入了一种踌躇难定的地步
但是如果事情继续僵持下去,美国政府依然没有办法说服私人财阀支持官方的外交政策,相反私人财阀还会采取他们一贯的作风,抛开美国政府不理,以私人力量来干涉欧洲的战争局势当私人财阀的力量过于强大时,他们的能力事实上已经越政府
关于从欧洲战争中获取利益的问题,不单单只有美国这一个国家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刚刚从战争中脱身离开的中国,同样有一些掌握着流动资金的商阀蠢蠢欲动这些商阀自然是收到了中央政府的风声,元首吴绍霆鼓励民营军火商向国外出口军火,潜台词就是希望国内的军工商人能够抓住机会,趁着欧洲战争还没有结束之前,好好的赚一笔
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如今介入军火贸易实在太晚了,别说美国那帮人早就在欧洲垄断了大部分大客户,再者欧洲战争已经进入末期,各个参战国没有像之前那样财大气粗与其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