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狼行三国>第九百零一章 破其犄角

张鲁斩杀米仓山守将杨秀,并与全城百姓宣讲死守汉中城之言,不得不说宗教的凝聚力还是极为强大的,张公祺在汉中百姓之中的声望比之燕王刘毅与燕地亦差不了多少,二人的区别就在维护其统治的武力的强大,倘若汉中军的战力也能与燕军一般,怕是刘毅曹操都不敢对此地轻举妄动,乱世之中震慑对方的武力才是立足的根!

米仓山被曹洪强攻而得,究其原因除了曹军士卒的善战与悍不畏死之外杨秀的无能举足轻重,就在曹操大军将张虎从鄞县逼退之后夏侯惇对定军山的攻击却还是进展甚微,论战力元让所部还要在曹洪之上,此处之险也未必就能过前者,其因还在守将的区别,杨槐乃是当年讨贼之时就随张鲁前来汉中的心腹之将,自然是全力以赴与曹军相抗,这亦是杨秀被斩首之前哑口无言的原因,对比之下高下立判!

进军鄞县之后,曹操审时度势,招夏侯惇大军暂缓对定军山的攻势而来此处共商攻击汉中城之策,另有一路人马担任对山上汉中军的警戒,以眼下局势而言,只要汉中城破定军山之得失已然无关大局,此地险要强攻折损必重,不过倘若那杨槐敢于下山前来接应,曹军一众谋士自然会有手段让他来得去不得,亦有引蛇出洞之意!

说来也巧,当日张虎张绣将之作为战地指挥所的那处大宅此时正成了曹军的帅帐之所在,堂中高高挂起汉中城的巨幅地图,间中亦有制作颇为精良的沙盘,以曹操为首的一干曹营武便在此间商讨下一步攻坚的战略。凭心而论曹孟德不愿多给张虎喘息的时间,可此来汉中连续作战之下虽是节节逼近但士卒的疲劳亦是逐渐增加,汉中城经张鲁经营多年城高沟深加之燕军张远及其善守,不做好充足的准备与休整绝难克之,何时急何时缓曹操心中自然会有周全的衡量。

“主公,青州一战与我军而言可谓极险,燕军经刘郎生两年整军战力又有提升,此人不愧治军良才,不过我军众将众志成城之下青州营虽有折损终究全身而退,目下大公子与妙才将军坐镇陈留统领全局,再加于、乐等将军同心合力,就算刘毅亲领大军而至想要攻取兖州亦非易事,主公当可全力以赴与眼前了!”看的是汉中地形,荀若口中所言却是青州战事,两处相隔千里但亦是密不可分的战略整体,此一战于则青州营损失颇重,可就战略而言曹军达到了目的。

“若之言是也,与军事而言朗生确是不可多得之良才,但从葭萌关得失就能大致推测出孝直之策,围歼则的青州营,他好大的胃口!可任他来去如风也是慢了一步,如今曹某先手在握,倒要与其较量一下何者攻势更为强劲!仲德,吾闻谦将军此战负伤不轻,他之伤情要随时传来我处,青州一战,乐将军之勇不下古之名将!”曹操微微颔首言道,青州地处敌军围困之中就是鸡肋之地,既然决定放弃他就不会有丝毫的犹豫,眼下他和刘毅又陷入了一场比试之中,朗生志在兖州全境,自己则要拿下面前的汉中城,速度成了关键!

这一战谁先得手无疑就能掌握整个战役的主动,不过刘曹二人都是知兵之辈,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不会不知,越是紧要关头双方的表现皆是沉稳有致!从当前局面分析,汉中比之兖州坚固之处难分伯仲,双方的兵力对比亦是大致相应,但很显然曹军在汉中拥有的优势还要胜过刘毅之与兖州,曹操自言先手在握除了鼓舞军心之外亦是言处有物!此时青州一战的详细战报早就到了众人手中,乐谦与他的陈留营在这场大战中的表现可圈可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自己欣赏的这员爱将,孟德当要表现出十分的关心,当日乐进为三军断后不及生死,身背数创,幸得许褚曹彰到得及时方才保住了性命。

“主公放心,乐将军经名医调治此时已无大碍,据闻大公子亲自在其床前延医送药当可表主公待下之心了。”程昱闻言答道,言语之中还不忘提起大公子曹昂如何对待乐进,颇有夸赞之意。

今世由于刘毅的前来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曹操并未遭遇宛城之败,恶来典韦与长子曹昂都没有如另一个时空中一般战死沙场。无论在军中还是官员之间,大公子都拥有着很大的支持,程昱便是其中之一!不过二公子曹丕与四公子曹植也都有着很大的名声,曹子建此时还是年幼,曹子桓却亦是有了不少军中将领的欣赏,夏侯兄弟首当其冲,虽则此时二公子尚不能与大公子相提并论但已隐有端倪显现。

对刘毅曹操这般统领一方的雄主而言,众子争权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点在汉末可谓司空见惯,从袁绍到刘表,再到后来的曹操与孙权,每一次权力的交接之中都会充满着血腥与刀光剑影!兄弟之情父子之义在最高权力的面前皆会显得无比的脆弱!与此而言刘备的选择最少,却也少了很多的烦心之处,只不过后主刘禅在统领江山争霸天下之上显然没有继承他爹的才能,最后也只能落个乐不思蜀!

与汉末之时长子继位自然是大势所趋,废长立幼带来的结果往往都是灾难性的,袁初与刘景升显然就是反面教材!不过观此二人诸子之中还的确没有出类拔萃之辈,倘若子嗣之中多有才华不凡之人或是长子不堪造就那么权力更替之中不确定的因素就会明显增加了,可说华夏数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争权夺利的史书,继位之争亦是既得利益集团与新兴利益集团之间


状态提示:第九百零一章 破其犄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