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狼行三国>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名群狼

司州初战,刘毅亲自上阵将韩遂之婿阎行走马生擒,并以之为凭与其交换杨明的家人,双方约定七日之后阵上换人,不过言虽如此,却谁也不会放弃对敌军的戒备之心,刘毅趁着这段时日让张辽马超庞德等人尽量熟悉匈奴骑军的作战方式与特长,自己也在加快着与乌桓骑军的磨合,此番大战之中这两支人马可是要起到关键性作用的。

而在这段时日之内,韩遂亦在思考着自己的战略,对于刘毅如此迅速的亲自前来他没有料及,或是说没有想到他会来的如此之快,本想拿下洛阳再陷虎牢与兖州连成一线对抗刘毅的战略如今已经成了泡影,眼下虽说依旧占据着兵力上的极大优势,可面对百战百胜的刘郎生他的心中并无半分把握,甚至还生出了退守函谷之心,毕竟如此一来自己总算还有所得,凭此天险可将长安之地收于囊中,不过仅仅此处还是让他有些心有不甘,况且张卫对此并不赞成,在他心中这韩文约对刘毅未免太过惧怕了,他就算武艺天下第一又岂能当真以一敌万?司州军力众寡的对比绝非是在短时间内可以改变的。

最让韩遂难以作此决定的还是麾下谋臣张仲司的意见,此人也就是曹操两年之前便派到其身边的暗子司马懿了,当时化名张毅字仲司,此番韩遂得以说服大部羌氐头领并将暗算马腾之事安排的如此隐秘皆是出自此人之手,对其人才他是极为看重的,此时张毅亦觉得刘毅虽来可强弱之势依旧未改,待换将之后还可再谋破敌之策。

当然在司马懿的心中并不太看好韩遂张鲁的联军,之所以有此言语还是出自兖州曹操的授意,倘若他是一心一意为韩遂谋划的话,退守函谷将既得利益牢牢抓在手中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一切皆因刘毅此次的反应实在太过迅速,且还能借异族战力为己用,此处就是司马懿当时设谋时也所料未及,不过之前张辽的发挥也起到了绝大的作用,否则洛阳虎牢二地再失,恐怕刘毅也不得不放弃司州退往并州了。

既然要劝韩遂留在此处牵制刘毅大军,司马懿亦要全力以赴,不但为了完成曹操的授意也是为了自身安全考虑,否则一旦战败乱军之中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除了兵力占优西凉铁骑战力强悍之外他还有着一点最大的依仗,那便是刘毅就算能够知道自己的身份却对他依旧知之不深,可说他现在还算是隐藏在暗处,助韩遂除去马腾并献计夺取函谷只不过是水到渠成,其用兵之处并未完全展现。

可这便是人算不如天算了,无论司马懿的眼光再如何高超也绝对想不到刘毅穿越者的身份,知道对方之中有这个顶尖谋士的存在,刘毅岂会对韩张联军再有半点的轻视?所谓敌明我暗亦不过是自以为是,况且眼下他尚且不知逃出生天的马超等人已经投到了刘毅麾下,否则若是二事尽晓哪怕违背曹操之言恐怕他也会劝韩遂退守。

有了张卫及司马懿二人的坚持加之自己心中亦有不甘之意,韩遂逐渐打消了退守函谷的念头,这数年来马腾苦心经营长安之地,在刘毅的相助及商事的兴旺之下大汉西都已是极为繁盛富足连带西凉之地都有了不小的发展,如今这也成了韩遂敢于与刘毅对峙的资本,再加汉中亦本就是富庶之地,现在联军根本不用为钱粮发愁!

而对刘毅来说,他眼下的关键是不会因为联军的战略所改变的,不管韩遂是否会主动缩回函谷,他都必须将之击退,且要尽力谋划可以歼灭其大部兵力,以求再下函谷,此处他刘毅也是丢不起的,否则一直如芒在背的感觉可不好受,也会给他今后的方略带来影响。

用了刘毅自幽州带来的那支百年老参,又有华佗良方及青芒的精心照顾,这几日张虎的身体恢复的极好,到了第六日上他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精神较之从前也振奋了许多,此时的张虎第一件事就是让人送自己来见主公,司州之战因他而起他绝不会坐看主公孤军奋战。

刘毅在乌桓军中住了整整三日未曾回府,他要尽量抓紧时间加快对其骑军的熟悉,身为三军之帅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掌握自己麾下的详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知己还要排在知彼之前,如今时间紧迫,便以刘毅的自信想要将乌桓骑军当做铁骑营来用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但多年军旅锻炼出的领导能力与他在乌桓军中极高的威望也使得此事极有进展,至少经过五日的不断沟通,他已经可以将自己群狼战术的构思完整的传达给乌桓军中每一个千夫长了,还在夜间组织了几次实战演练,以千人而言,乌桓骑军现在已是勉强可以达到他的要求了,甚至对一击不中远扬千里的领悟他们恐怕都不在铁骑营之下。

此外刘七对于城内的排查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大战的同时刘毅也不会放弃对那天戮的打击,不过由于韩遂张卫大军压境,为了不造成更多的恐慌情绪刘七的安排只能是循序渐进,但在军中,军情的安全被刘毅定在了最高的级别,比如说眼下的袭粮之法便只有将军一级的将领才能知晓,再就是于紧与图葛兄弟等人,对于此处刘毅一向极为看重,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一点历史上的教训太多了。

此后几日刘毅都是日间前往乌桓营地至黄昏方始回府,毕竟除了掌握骑军之外他尚要坐镇全局,因此今晚张虎前来之时他正在堂中细查地形,以期将自己的战略做到精益求精,风若曦一人默默的在丈夫身边伺候


状态提示: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名群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