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都市现代>游山玩水在新疆>骑行吐鲁番游记(乌拉泊)

赛罕君说十七弟在吐鲁番隐居,我从托克逊回到家就开始计划着去吐鲁番,老公说去吐鲁番还是骑行比较合适,骑行可以沿途细细欣赏每一个景点,不必考虑停车问题,所到之处将自行车放倒既可。

老公规划好路线,我们俩再次骑着自行车出发。

我们选择从西山农场这条路到国道。早就听猎刀说过西山农场小泉湖背后有两潭湖水,两谭湖水一黑一百,当地人称黑白湖,黑白湖里有唐老鸭的原型——白头硬尾鸭。

猎刀给我们讲白头硬尾鸭的时候,因为白头硬尾鸭珍奇稀有。我在听的过程中,脑子像录音机一样将白头硬尾鸭的有关知识记录了下来。

我真是惊奇,世界上如此稀有的唐老鸭的原型,居然离我们住的这么近。当时听完就想过去看,但当时忙不开,老公先去观察。远距离拍下照,回来给我看。这次去吐鲁番途中我要亲眼看看,这世界著名的唐老鸭的原型——白头硬尾鸭。

拐到西山农场这条路上,看到一座高一点的青石山崖,从小泉湖也可以看到这座山崖,朝着那座山崖骑行,到了山崖跟前就没有路了。老公探过路,走在嶙峋青石板路面上,没有骑行多远,两谭湖水展现在眼前。青石板山崖把两谭湖水包裹在中央,湖水平静,清风吹过,掀起微微涟漪。湖对岸靠着山崖一面有密集的芦苇荡,老公说绕湖一周就可以看到了。但不要弄出动静,打扰到在孵蛋的白头硬尾鸭。人们对待稀罕之物总是小心翼翼,我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跟到老公后面慢慢骑行,骑行到山崖与湖之间时,看到有几对白头硬尾鸭在湖边游泳。猛地一看有一点像鸳鸯。仔细看,跟鸳鸯还是不一样。白头硬尾鸭游泳时尾巴向上翘起。全身轻盈地飘浮在水而,一会儿又将身体沉入水中,仅留头和尾在水面。可能是我们的到来惊到它们,迅速潜到水里隐蔽起来。另外有两可能是想要起飞,可是起飞很笨拙,两翅在水面急速拍打了一阵才飞起来。又迅速飞到芦苇荡里面躲藏起来。没有任何鸣叫声,游动时寂静无声。这一点与米老鼠与唐老鸭里的爱说话的鸭子完全不同。

白头硬尾鸭繁殖期5—7月。它们选择伴侣的习性并不需要生死相许,在春季迁徙的路上和到达繁殖地以后再临时找对象。繁殖地段需要有开阔的内陆湖泊、水塘和沼泽地带。在水边灌丛或草丛中筑巢,也有在开阔水面的芦苇丛浮巢。

五月份刚好是繁殖期,看到雄鸟头白色,头顶、枕黑色、上颈黑色,到下颈逐渐变为栗色。肩、背、腰沙灰色,具黑色虫蠹状斑。尾上覆羽栗色,尾黑色,且较硬;翅上覆羽灰褐色,翅下覆羽淡灰色,腋羽白色。胸栗色,沿两胁和下胸逐渐变淡,呈淡栗色;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皮黄灰色。

听猎刀描述过,到了冬季雄鸟和夏季大致相似,但少棕栗色,颈和上体呈明显的灰皮黄色,具黑褐色虫蠹状斑,头顶黑褐色,耳羽上后方也有些黑色,后颈中央乌褐色,下颈微具淡黑褐色宽阔的环带,在前颈处转为皮黄色或淡红褐色,各羽均具黑色细狭横斑;腰暗褐色,微具黑色横斑,尾上覆羽皮黄色,胸及胸侧栗红褐色,略具暗褐色横斑,两胁皮黄色,具暗褐色虫蠹状斑。

雌鸟头部从额和眼以上头顶一直到后颈黑褐色,羽尖棕色,眼下有一白色纵纹从嘴基直到枕部,白色纵纹下又有一黑色纵纹。颊、喉和前颈皮黄白色,具暗色斑点;下颈和下体大部棕色,具暗色亚端斑。下体腹部中央和尾下覆羽皮黄白色,杂有暗色斑点。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灰褐色,具暗色横斑;翅和尾似雄鸟。

雌鸟到了冬季羽毛会更暗和棕色,头两侧会更白,颊部暗斑更明显。幼鸟和雌鸟冬季相似,但头部颊斑更显著,头侧更白,上体较暗,下体更多皮黄色。

这时,看到湖边有人搭了个简易窝棚,窝棚里面有一个孩子,我过去小声搭讪:“怎么就你一个人啊,大人呢?”小孩回答:“爸爸拾鸟蛋去了。”给我指指湖边。果然,有一个人在那里,手上还提着笼子。我们俩过去制止他,我把从猎刀那里学来的关于白头硬尾鸭的知识给他叙述了一遍。

白头硬尾鸭,已被列入世界及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属全球性濒危动物,它是非常典型地群居型水鸭类。白头硬尾鸭全球数量才只有8000只,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际鸟类红皮书,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在乌鲁木齐周边白头硬尾鸭的数量达40多只。

最后,我给捡鸟蛋的那个人说:“您的孩子要是知道,您在捡唐老鸭的蛋,问她吃不吃啊,等她长大知道是因为您的缘故,唐老鸭灭绝了,她会不会恨您呀?”他惊愕的望着我。他随后问我:“唐老鸭在这里吃什么啊?”我说:“听我朋友猎刀讲,唐老鸭吃眼子菜、水草等水生植物,也吃昆虫幼虫、小鱼、蛙、甲壳类、软体动物、蠕虫等水生动物”。

那人听完点点头,提着笼子走到窝棚那里,过去牵他的孩子出来,俩人牵着手离开。在我们骑行路过他们俩身旁时,听到爸爸在给孩子重复我刚才给他讲的一番话,白头硬尾鸭的知识讲述给他孩子听,听到孩子稚嫩的重复着:“唐老鸭啊!”

我们继续骑行,有一段坡度较陡的爬坡,往马路右手边


状态提示:骑行吐鲁番游记(乌拉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