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尸身过两日就要入土为安了,你可有观察出什么蛛丝马迹?”孔承说起正事,他看着刘小少爷,眼中闪过一抹怜惜。
喻宋看着尸体,很肯定的说:“小少爷的脖子被拧断的手法劲道,绝非是一个老人的手笔。”
孔承也不是空有武力,作为御昭府的二等官员他认同了喻宋的判断:“的确如此,那几个孩子四五岁的年龄,在他们眼里也许四五十岁的壮年人也可能是老爷爷。”
“这倒不是。”喻宋弯腰作出一个佝偻的姿态,又直起身子:“我问了他们那人的形态,是像刚才那样佝偻着身子还是直着的,他们全都说是佝偻,那样的佝偻状态不是七旬以上的老人不会有。”
孔承皱起了眉毛,手指不自觉的摸着下巴:“你的意思是……凶手另有其人?”
“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喻宋沉吟着半晌,还是缓声说出自己觉得最有可能性的一个答案:“也许是什么人装扮成一个老人来杀害的刘小少爷,也并非不可能。”
孔承一愣,随即恍然大悟的点点头:“能下如此狠手杀害一个五岁孩童,此人和刘良也不知有什么深仇大恨。”
“而且还是在越民巷。”喻宋无奈的摇了摇头,似乎是有些同情刘良:“越民巷是京城流动最大,人口最多的一条巷子,地点还得天独厚——现下所有人都知道刘良幺子被杀了。百姓只是惶恐不安,但跟刘良同等品级的人会怎么样呢?”
孔承一愣,浓眉不自觉的皱起,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思考他猛然一惊,厚重的手掌拍在了大理石的桌面上,震的生疼:“你是说,凶手真正的目标是刘良?”
喻宋同情的看了眼他的手:“同位的人只会觉得刘大人无能,连自己的儿子都保护不了,他们那个位置的人会心生同情?只怕是巴不得刘良一病不起,等着尚书之位的人多的是呢!”
孔承觉得这个凶手的思维缜密,怪不得喻宋这种同样事无巨细想的头头是道的人会分析的如此精密,他不由得追问:“那凶手为何不直接杀了刘良?”
刘良才是他的目标,何必多此一举杀他儿子?喻宋拿了一支毛笔沾了水在桌子上乱涂乱画着,这是他思考时下意识的习惯:“可能会有了两个原因,第一,他杀不了,刘良这个人极其重视排场,出门必是前呼后拥,侍卫重重,他无法下手。”
“第二,他不想杀,杀了他儿子令他重病,无暇顾及朝廷任命,必然会被贬职。此案影响甚大,百姓惶恐引起骚动,久而久之天子必然大怒迁怒刘良,他公心民心全失还痛失爱子。”
“小少爷为何独自在越民巷,刘良的府邸在春九街,相距甚远。凶手为何不直接下手而是刻意把小少爷引到越民巷?不过是春九街都是达官显贵,流言蜚语传不开来罢了。”
“那天是谁看着小少爷,小少爷是如何被引去越民巷。他一个天之骄子,根本不该单独出现在那里,可惜现在就算把刘府能带的人都带回来也问不出什么。”
喻宋叹息了一声:“他们主心骨,最该盘问的刘良,也不知道他何时才能下床。”
孔承目瞪口呆的听着喻宋分析的丝丝入扣,天衣无缝,直愣愣的大眼全是佩服,半天后才舌头像是捋不直似的:“这、这真是准备的太细致的一次作案了。”
“所以说啊。”喻宋苦笑,无奈的摊了摊手:“凶手不简单,案子不好破,偏偏关键人物还卡在这儿了。”
“……对了,刚才大人给了我一份卷宗。”孔承想起了找喻宋到底什么事情,震惊完还算有正事,连忙从宽大的袖子中抽出一份文书:“你还记得几个月前,在府中调查了几日就上报到大理寺的那桩泽湖杀人案吗?”
“自然记得。”喻宋一听,脸色有点不好:“那桩案子眼看已有了些眉目,不知为何大人就下达了停止调查上报给大理寺调查的指令,此事有进展吗?”
孔承脸色沉重:“大理寺三天前收到了从泰来县开平府送来的急报,约莫半个月前,泰来县竟出现了三桩和泽湖杀人案差不多的案件。受害者都是在泰来赟湖旁被杀害,据泰来开平府调查尸身所呈上来的案情来看,凶手杀人手法干脆利落。都是一刀穿过受害人的腹部,一刀之外并无其他伤痕,伤口和作案手法和泽湖案一模一样!可以充分怀疑是一个凶手。”
喻宋翻看着卷宗,找着几桩案子的相似之处:“赟湖案和泽湖案受害者皆是在凌晨被害,泽湖案是一户姓张的买菜小贩,赟湖案三人则分别是一户性柳的布料商贩,一户姓杨的地主老爷,还有一户正值壮年却瘫痪在家多年的陈氏,可除了都是男子,这几位身份地位都不相同,实在是难以想象凶手的作案动机。”
孔承沉默了半晌,似乎是有些愤慨,却又有些犹豫着开了口:“罪犯实在是过于猖狂,大理寺的展大人展夙因为这案子特意去了泰来一趟,嗯……也调查出了一些蛛丝马迹,这些死者的伤口都是一刀穿腹,作案手法和一个声名大噪的江湖浪客的手法甚是相像。”
“江湖客?”喻宋眉尖一挑。
“没错,展大人有了这个线索之后又去了泽湖案的犯案之地柳州,依着这个作案手调查了甚久,才打听到一个忧为钟爱用这个必杀技的江湖中人,人称沧海客,真名为顾易沧。”
“顾易沧!”喻宋倏的站了起来,面色一下子变了。
孔承被吓了一跳,但却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