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言情总裁>花漫村田>二百四十八章 住不能住
作坊都不在同一条路上,避免别人偷窥。建立在大门边是为了方便搬东西出入。

荣师傅看到如何的房子,对马奇施高看一眼,这人能有这样的巧思,又怎会是普通,连着向他套了几次话,都没有得出什么有用的价值。

滨滨可不怕这个,自己家本就是白手起家,有什么值得别人如此费尽思量的。她完全忘了她家现在也算是小有家业了。

今年的中秋节,李老爷处沾上李诸家的光,吃食精美,酒还管够,大家都是吃得尽兴。李家老宅这边的人,日子过得比以前是不可同日而语。

李渔看着李诸,乐呵地直笑道:“我就知道你会有出息的,我就知道你日子会越过越好的。看看我弟家里,使唤的人都比正经的主子多。”

李诸笑着对李渔道:“大哥,其实你们家也是可以的。”

李渔摆摆手,大嫂李氏笑着将一碟下酒菜摆上桌,接口道:“诸,你不要笑话你大哥,咱们家没有这样脑子,命里没有这些东西。咱们就指望你指点李田、李薯、李求女,期望他们以后能像你一样得个秀才,家里有余银有余田有些小名声,我与你大哥也心足了。”

邓氏听后笑着对李氏道:“大嫂子,咱们家你就别笑话了。李田、李薯、李求女还小,待他们读多两年书,肯定是一考即中的。李家一脉相承,都没有蠢笨的人的。”

李氏笑着应下:“承你吉言了。”

李老宅这边的情况,在李诸的影响下,大家的日子都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迈进。其中变化最大,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当属李翠巧。

李渔家的田地挂在李诸名下,每年无需另外缴交税金。李诸也不需要自家大哥交租金。这几年李渔学着李诸家请人在稻里养鱼,李氏与李老爷子、李翠巧、李翠花一起在家养猪,李家的女人们闲时打红结卖,家里花费不多。还养着几只下蛋鸡,这几年不止备下了孩子们的束修,翻整了老房子,手里还小有余银。

李翠花加入了李诸家的布偶生意,每年得分红利。比她的铺租及田租赚得还多。且李翠花现已分家,张然是位老实的,本来在自家娘亲面前不怎么拎得清的,经过张老夫人一次又一次的打磨那薄的亲情,现一心只顾自己的小家,一家人想如何过即如何过,日子过得舒心且满足。他们家计划过了中秋节即买地盖房,搬离老宅子。本来李翠花是不想搬的,经不住家里添丁,无法只得另寻大房。没得有钱还虐着自家,受着窄巴的罪。

李老爷子卖猪手里有余银,地里种的有余粮,他的余粮都搭了给李翠巧,故他现在都是与李翠巧俩母子一起吃。

李翠巧除了打红结卖外,逢墟跟着别人上镇上卖吴深的字,有时还可以揽到帮人代写书信的活。李翠巧这卖字并未得人提点,是她自己在街上逛一圈后的想法。别说,她这一折腾,每月给家里增加了不少的收入。

滨滨听了二姑李翠巧的卖东西事迹后。为此认真观察过李翠巧,觉得这位二姑虽是一妇女,但还是有一定的经济头脑的。

二姑卖红结,除了托给权伯及慕伯外。她自己将一些小巧的红结装篮提着到大户人家的后院兜卖。虽然卖得的量不多,但是经不住价高。一个小拇指大小的红结一两银子,她逛一圈即可卖十个,即十两银子。

滨滨还发现李翠巧说话很有艺术,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很有眼力见。是销售的好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知是不是她现在日子过得去,心情好起来,对以前的日子也不遮挡,有人问起即说,别人都觉得她为人真、可信。就拿卖红结来说,她与人聊后末了加一句,我现在日子还过得去,都是靠这个带好运的红结,这位漂亮的小姑你买一个,别身上,愿红结佑你找到如意郎君或得个壮元儿。得,说到这里别人也不好意思不买不是。

因着李翠巧走街窜巷多了,一些丫寰小姐都喜欢托李翠巧帮着代买些吃食。而李翠巧当然是至“天天吃”买,而这间接给“天天吃”带来了些销量。

最令滨滨惊讶的是,李翠巧从自家低价买入一些白布,卖给大户人家做擦桌布,一块普通的比手帕大一倍,但肯定没有一米的白布,白的布,李翠巧竟卖二十文钱一块。遇着节日,如中秋,还供不应求。

滨滨心里暗下暗想多观察自家二姑,如可以,一定要将她纳入自己的发展内。

李翠花经常笑李翠巧,现在开了窍,前半辈子吃了亏,现在是个走路都要捡石子的不肯吃亏的主。

李翠巧一听此,都摇头对李翠花道:“大姐,我就是吃了莫名的亏,我现在是想着让更多的人别吃我吃过的亏,我都是真心帮她们的。”

李翠花笑着道:“你真心帮她们不假,你想赚钱肯定也是不假。”

众人听到,都是乐得东倒西歪。

家里人都高兴了,李老爷子却有些不自在。秦倪给李老爷子把过脉,不止限制了李老爷子喝酒限制了肥肉,还限制了李老爷子吃汤圆。本来限制前面两样李老爷子没啥意见,但是汤圆,他就好这口,这限制还就如要他老命般。

李老爷子本不当事,家里人不煮,他手里有钱,自个儿上集上吃。但自从被李诸铺子里的人看到且告密后,李老爷子就被勒令不能独自一人上镇上。

可人越老越似孩子,你不让他吃,他还偏要与你对上。然后李家就是一轮的不让李老爷子吃汤圆的斗智斗勇,众


状态提示:二百四十八章 住不能住--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