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午餐其实是一项慈善拍卖活动,与股神巴菲特在纽约知名的牛排馆共进午餐。该活动从2000年开始,至今已经有13个年头了,慈善活动所得全部捐给旧金山的慈善机构格莱德基金会,用于帮助当地的穷人和无家可归者。2000年起每年拍卖一次,2003年起转为网上拍卖。
很多人都希望可以从金融巨鳄巴菲特的对谈中,得到金融领域的投资秘籍,这就相当于从武林高手那里得到灌顶传功打开任督二脉,从此天下无敌,将无尽财富尽赚于手。
但如果投资仅仅只需要通过三言两语就可以传授的话,世界上又没有不透风的墙,那么这所谓的“秘籍”很快就可以传得到处都是,那岂不是每一个得到了这“秘籍”的人都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风生水起赚的盘满钵满呢?
答案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些年来,通过往届的“巴菲特午餐”已经陆续有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传达出来,最有名的当属“价值投资”。
这种投资战略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由哥伦比亚大学的本杰明·格雷厄姆创立,经过伯克希尔·哈撒威公司的ceo沃伦·巴菲特的使用和发扬光大,价值投资战略在20世纪70到80年代的美国受到推崇。和价值投资法所对应的是趋势投资法。其重点是透过基本分析中的概念,例如高股息收益率、低市盈率和低股价/帐面比率,去寻找并投资于一些股价被低估了的股票。
说白了就是去寻找那些市面价值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打个比方,价值投资就是拿五角钱购买一元钱人民币。
如何看出内在价值要比市面价值高呢?如何寻找那些被低估了的股票呢?可以从一家上市公司的以财务报表和安全边际为核心的定量分析,是购买廉价证券的“雪茄烟蒂投资方法”。
而另一位投资大师菲利普·费雪,重视企业业务类型和管理能力的定性分析,是关注潜力股的先驱,他以增长为导向的投资方法,比格氏价值投资更进一步。
这些所谓的投资理论看似很复杂,特别是企业财报、企业业务类型、企业研发及管理能力、行业发展前景等等分析,都需要专业的知识才能对其归纳和总结,但对于叶萧这种老板来说,其实不必在意这些细节方面,他需要从宏观场面去分析,除了专业人士的报告,他更需要以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来判断这一切,从而作出有效而迅速的商业决断。
这就是所谓的大局观。
就好像马云自己只会收发邮件是一回事,他不需要懂程序员的技术,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家伟大的互联网公司和金融平台的创始人。
很多富一代老板甚至连事务都不懂,照样通过“管人”成为了一方巨富。
你只需要找到这个事物所运行的规律,并且抓住规律中的关键环节,那么便可以让公司完美的运行下去,源源不断的为自己攫取利润。
如果说一家公司是一台机器,所有的员工都是这个机器运行中的某个部分、某个零件,当个别零件出了问题时,作为老板的我们将其换掉即可,这个机器抹上润滑油依然可以畅快的运转。
这两种投资理论,价值投资和潜力股,其实和女人选择男人的道理是一样的。
一种是直接寻找高富帅。
一种是寻找男人中的潜力股,陪着他一起奋斗成长壮大。
很难判断这两种女人择偶观的高下之分,但很显然,大部分的女人其实都买不起真正具有价值的股票,哪怕他暂时确实被低估了,处于价值的洼地,但需要的资金也是海量的。
所以对于一般的女人来说,最好的就是寻找“潜力股”型男人,因为这个时候股价很便宜,大家都买得起。
当这只股票开始大幅度升值时,她也可以从中套取那部分升值了的收益,甚至在得到收益之后,将这只股票给抛售。
但人毕竟不是证券,是有感情的高级生物,所以除了那所谓的金钱价值之外,还有情感价值。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金钱有价情义无价!
情感的价值,能不能够用金钱的价值来衡量,这个也是要看人的,毕竟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所接受的教育导致三观并不一致。
有些人有钱(物质)就可以得到快乐,有些人光有钱还不行,有些人则认为情感大于金钱。
关于情感和金钱(物质)的衡量和取舍,这才是女性择偶观的本质所在,只有弄清楚了这些,知道了内心的需求,才可以找到自己人生正确的道路。
如果一个社会大部分的女性都选择了金钱(物质),那么说明了什么呢?
只不过说明了大部分的女性都是穷人,正是因为太穷了,所以才会紧紧的抓住金钱(物质)。
然后我们再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努力的拼搏和奋斗却依然如此贫穷呢?
因为分配制度出了问题。
所以女性的拜金不是女性本身的问题,而是一种社会资源分配的问题。
同理,女性穷,男人自然也富不到哪里去,男人自然也可以和女性一起“拜金”。
所造成的的后果不外乎就是情感价值体系包括lún_lǐ道德的彻底崩坏,所有的人,无论男女,都从此沦为了金钱的奴隶。
古时候封建社会,封建权贵利用高高在上的权利来奴役人民。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普天之下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