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殿与大雄宝殿成犄角之势,是梁山寺的两个顶级庄重的地方,这两处殿堂终日香火鼎盛,僧侣酬勤,里里外外拾掇得纤尘不染,庄严肃穆。
乘着千年紫荆的余荫,赵志武恰似闲庭漫步,带着满腹疑窦,缓缓走进观音殿。观音殿与大雄宝殿如出一辙,也是琉璃瓦的屋面,朱红的门廊,古色古香,气度恢弘,只是整体规制上略小了些,张目便可区分出主次。
入乡随俗,应景作文。此时此刻,观音殿里空无一人,禅静相生,落针可闻,赵志武来到在观音玉像之前,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做了参拜祷告,然后认认真真地开始了勘查。
观音菩萨手托净瓶,伫立在莲台之上,笑看苍生,眉目慈祥。赵志武站在殿中,仰望玉像,看来看去总觉得什么地方有些别扭,显得不自在,但究竟别扭在哪里,一时半会儿却又瞧不出来。
感觉到问题的存在,却又抓不住问题的端倪,这种感受着实令人纠结,做个形象的比喻,你已经明明白白的晓得一座山上藏匿着无数的金银珠宝,只要起用出来,立时便富可敌国,安安稳稳地做个富家翁,可你在山前山后,山左山右,踏破铁鞋,费尽思量,甭说触及宝藏,就连个烂铜板都未曾见,你说郁闷不郁闷,纠结不纠结?
赵志武时而以手托腮,时而双手背握,在观音殿里走动起来,愈走愈快。每有大事不决,赵志武都会以踱步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开动脑筋。用他的话说,这叫做以动制静,原地踏步好比坐井观天,走动起来自然豁然开朗。
这个法子还真有效果,赵志武走着走着,眼前忽然灵光一闪,真就找到了别扭之所在。赵志武虽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但这些年走南闯北,游山玩水之际,在那名山大川之中,也曾见识过许多的观音塑像,千姿百态,印象颇深。
左手结施无畏印,右手持玉净瓶,这是赵志武见识过的诸多观音塑像的大同模样。净瓶,梵文叫作军持。好似军人携带的水壶一般,时刻不离身。只不过军人携带水壶主要是为了解渴,养足精神以备厮杀,而僧人们携带的净瓶则主要是为了净手,清静肢体庄严佛事。
在佛教中,观音菩萨所携带的净瓶更是大名鼎鼎,与众不同。相传观音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路过中州地区,发现中州大旱,土地干裂,河道干枯,农田荒废,瘟疫遍地,民不聊生,观音菩萨见此状心生慈悲,取出随身携带的净瓶法器,遍洒甘露,未几,天降大雨,土地滋润,山清水秀,瘟疫消失,中州地区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生机盎然,民生乐业;日后,观音菩萨证觉大道,这净瓶杨柳便是时常携带的法宝之一,行之所至,但遇危难苦厄,柳枝浮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甘露就会遍洒人间,结善缘,种福音。
净瓶中盛装着救苦救难、消灾渡厄的神奇甘露,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人心向背,神仙法宝也不例外,因此,甭管是普通僧人所持的净瓶,还是观音菩萨的净瓶,都有个头上脚下的规矩,颠倒不得。然而,赵志武目光所及,梁山寺观音殿里观音菩萨所持的净瓶却很是蹊跷,这净瓶竟然不是垂直设置,而是成四十五度角摆放,不走寻常路,极悖常理。
赵志武聚精会神端详净瓶有顷,越看越觉得蹊跷,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赵志武虽然是金钹和尚的记名弟子,但他素在红尘,于佛法研习甚少,对于净瓶的蹊跷摆放,他心中充满疑窦,不能索解,欲待寻金钹和尚问个究竟,然而,此时此刻,金钹和尚正带着一众师兄弟子在大雄宝殿做晚课,着实不便叨扰。
无垢和尚的命案发生之后,赵志武已经在梁山寺里坐镇了三天三夜,冷眼旁观,晓得金钹和尚的法度森严,寺里和尚每个早晚都要集体行早功,做晚课。这几个时辰之间,大雄宝殿只闻梵唱,庄严肃穆,使人陡然生敬畏心,实在不好意思从中作梗,唐突法事。
和尚们的晚课才开始一刻,到结束还需大半个时辰,赵志武心中焦躁,想尽快搞个水落石出,释解心中疑窦,那是一分一秒也不愿意等待的,疾行几步,定了方略,再次回归到观音菩萨玉像前,双手合十,念念有词祷告一番,然后,从偏殿扯过一张条凳,噌地一声蹿了上去,稳稳地落在条凳之上,近距离察看净瓶斜置的玄机。
赵志武手扶净瓶,轻微用力,本意只在测试自己心中的一个判断,这梁山寺里的净瓶何故倒悬,谁知手上的力量刚刚递出去,观世音菩萨顿时临凡了一般,蓦然朝前移动起来,眨眼功夫便向前移动了一尺有余,骇得赵志武慌忙丢了净瓶,一个跟头从条凳上跳跃下来,惊魂未定,瞠目结舌。
俄顷,观音菩萨玉像停止了移动,赵志武深呼吸一通,收摄心神,仔细打量适才的惊人变故。目光及处,但见观音菩萨玉像硬生生平移了两尺有余,佛像身后现出了一道狭窄的甬道,不知通向何方。
赵志武凑近甬道入口,仔细察看,但甬道内没有光,漆黑一片,啥也瞧不见,神秘莫测。折转身来,关闭殿门,径在供桌上取过一盏油灯,点亮油灯,拉开枪栓,左手持灯,右手持枪,谨小慎微地朝甬道中走去。
甬道初始十分狭窄,二十余步之后,便豁然开朗,渐渐放宽,又行数十步,赵志武辗转来到一座大厅,适时,赵志武满怀惊诧,正待详细打量这座地下大厅的陈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