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都市现代>绝地求生尼古拉>第17章 这算是告黑状吗

列宁又问道:“那么,我总不会只评价这两个人吧,有没有其他人的?”

刘原点点头,继续说:“我不打算再评述其它中央委员的个人特点了。我只提醒一下,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在十月的那件事当然不是偶然的,但是此事不大能归罪于他们个人,正如非布尔什维主义不大能归罪于托洛茨基一样。

在年轻的中央委员中,我想就布哈林和皮达可夫谈几句。依我看,他们是最杰出的力量(在最年轻的力量中),对他们应当注意下列情况:布哈林不仅是党的最宝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他也理所当然被认为是全党喜欢的人物,但是他的理论观点能不能说是完全马克思主义的,很值得怀疑,因为其中有某种烦琐哲学的东西(他从来没有学过辩证法,因而——我想——他从来没有完全理解辩证法)。

其次是皮达可夫,他无疑是个有坚强意志和杰出才能的人,但是太热中于行政手段和事情的行政方面,以致在重大的政治问题上是不能指靠他的。

当然,我对两人作这样的评语是仅就现时情况来说的,而且还假定这两位杰出而忠诚的工作人员得不到机会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并改变自己的片面性。“

也算是凑巧,刘原在穿越前不久,曾经在网上和别人讨论过这件事,还和不止一个人辩论过,把里面提到的每个人都一个个拿出来说,顺带把列宁的这份“遗嘱”翻来覆去写了很多遍,所以才记住的。刘原记的是中文版,现在翻译成俄语,这些话虽然不可能一字不差,起码意思八九不离十。

列宁听完以后,说:“那我的这封信公布了吗?”

刘原说:“公布了,但是未能在俄共(布)十二大上宣读,而是在为俄共(布)十三大做准备的俄共(布)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宣读的。那时候您已经不在人世。”

列宁奇怪地问:“既然如此,他是怎么接替我的呢?”按照这封信的内容,本来是把斯大林排除出接班人序列的,他是怎么翻盘的?

话刚出口,列宁和捷尔任斯基联想到刚才刘原说的“他杀的人太多”,顿时想到了最可怕的一种可能性:“难道,其他人都被他杀了?”

“没错!您在这封信里面总共提到六个人,除了他自己以外,其余的五个人——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和皮达可夫,全都死于他之手!托洛茨基是被他派特工暗杀的,另外四个人都被他送上了刑场。”

捷尔任斯基却说:“也不对,他那时候就算想,哪有能力杀那几个人?”

刘原说:“那时候的确没有。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和皮达可夫都死于30年代,托洛茨基死于1940年。”

上次刚见面时,捷尔任斯基曾被刘原误以为是“列宁的秘书”过。眼下,他却真的客串起了“秘书”的工作,拿出纸笔把刘原说的要点记录了下来。俄文和中文不同,说的速度和写的速度相差不大,所以无需刘原特意放慢速度,记下要点比中文容易多了。

上次刘原是戴着手铐不方便写字,这次虽然没有戴,但还是不让他自己写,那是因为那样必然得一边想一边写,生怕他有时间编,现在不给他时间编。

刘原的确没有这个时间,只能知道什么就原原本本说:“当初宣读了您的信以后,斯大林曾主动提出辞去总书记的职位。但是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私心自用,认为最大的政敌是托洛茨基,斯大林没什么威望,只会做实际工作,成不了列宁的继承人,只能仰仗自己二人的保护。因此,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放弃了原则,提议斯大林留任总书记。关键时刻,托洛茨基保持了沉默,使得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的提议通过了,过后托洛茨基还写文章批评了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等人,促使两人与斯大林联手形成共同对抗托洛茨基的局面。三人发表文章称‘托洛茨基主义’并非真正的列宁主义,斯大林还表示‘党的任务就是要埋葬托洛茨基主义这一思潮’。被孤立的托洛茨基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被解除了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而不久之后,斯大林与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的意见亦见分歧:斯大林支持布哈林的意见,而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反对他们两个,他们形成‘新反对派’。“

在党的第十四次代表会议上,他们和斯大林为首的主流派公开对抗,却以失败告终。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于是重新联合托洛茨基,结成反对派联盟,共同和斯大林集团斗争,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后,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被先后开除出党,又过了几年,布哈林和李可夫等被称作‘右倾投降主义集团’,也被赶出政治局。“刘原没有说出的是,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重新联合托洛茨基,结成反对派联盟的那次,列宁遗孀克鲁普斯卡娅也加入了。她后来虽然没有直接被杀(估计是看在列宁的面子上),斯大林却还是把她软禁监视到死。

“托洛茨基1927年被开除出党以后,后又被逐出国,几经辗转来到墨西哥,并另组新党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并创办第四国际,终于1940年遭斯大林派遣的特工暗杀。之前,另外几个开除出党的人一度又重新入党并被安排了职务,但是以基洛夫被刺案为导火索,斯大林于1935-1938年间,进行了大清洗运动也叫肃反运动,并在1937-1938年间达到高潮,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


状态提示:第17章 这算是告黑状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