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一定要好好努力,不能再扑了。
文部早晨的例会散会后,武延秀一个人在哪里嘀咕,“咬牙坚持创作,多写一些,一定会有成果和收获的,一定要努力啊,武延秀!”
路过的沈三问正好听到了,“是的,写书一定要坚持不懈,不怕失败,哪怕扑街了九十九本,也要再写一本,凑个整数。”
武延秀瞬间脸黑。
沈三问:“没事,你扑完这本就可以下一本了。”
武延秀:“”
我不生气。
当然沈三问也没再逗他,“小夫子教学有没有成果了?”
武延秀:“名师自然会出高徒。”
沈三问:“阔怕,看样子小裹儿会被教成个低徒。”
武延秀忙着赶稿子离开,二人没有再斗智斗勇。
沈三问正忙着上线评论制度。
以往催更都是书信,很偶尔会有几个真诚读者写长长的评论寄到文部,再转交给作者的传稿人。
这相当于是私密评论。
只有千文及以上的打赏,文部会记录下别人要说的一句话,然后附在作品之后,算是一条鼓励性十足的评论。
不过还有大量的读者,他们可能也有想说的话不能表达出来,也不能让作者听到。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想到写信的。
上官婉儿也专程问过评论制度的事。
一本书是作者的思维,既然书写出来,将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自然是希望能遇到同道中人,能读懂自己写了什么。
这是一种很奇特的交流方式,述之你笔,入我之心。甚至千百年后,有人读到一本书,就能与书中的某人某段情感起共鸣。
可是,在文部,这种交流是单向的。
作者发出了讯息,却无法收到回应,有一万个人阅读了作品,有了一万种想法,许多作者会很想知道,是否有个读者与他们有相同的感想。
其实沈三问是很难理解的,毕竟他作为一个实名作家会有无数人给他写信,他不需要评论。
可是,其他人需要。
一本扑街书倒是很容易安排评论,了不起三四页附在文后,一天难得有一人翻阅。
可是一本大神书,会是铺天盖地的评论,一人十五字,都能写一篇短篇了,若是大家感想深刻为书中人数深深感动,秀起长评,工作量之大,那文部的人还活不活了?
这样,大神书得分为两本,一本书,一本评论。
可是,若只截取部分评论,那些没有上榜的真爱粉又该如何失落?
大神的真爱粉,会认认真真写评论的真爱粉,从来不少。
沈三问左右为难了许久,开始上架此次的评论制度。
每本书只在最后一页展示五条评论,由作者选出十条,文部确定展示内容,作者可以申请变更。
文部是个盈利机构,不是个慈善机构。展示评论看着事也必须好好把关,一切以销量为重。
能增加销量的评论多多益善,人格侮辱恶意诽谤偏激言论通通删除。
不过准备一册评论集收集留言必不可免,不然作家从哪里挑选。
扑街的评论集一册中的两张书页即可,大神的单独成册。
文部又得进新的人手,负责整理维护这些评论集。
第二日,文部贴出告示,若有对作家说的话,自备小纸条,注明作品名称,以规定的字号书写工整,投至对应留言箱中。
最大的箱子就是沈三问和上官婉儿的,武延秀和其他一些扑街也有自己的小箱子。还有更为广大的扑街群体共用一个箱。
再由专人将箱中的纸条取出,贴在评论集。
这样,一整套的评论流程就完成了。
在文部该本书工作时间之外,读者也可以查看其他人的评论,来决定一本书是否适合自己。
公告一出,就有无数人开始给上官婉儿留言。有单纯赞美她文采的,又怒斥赚她们眼泪的,还有给书中人求一个好结局的。
也有长评,是各种被男女主角圈粉的真爱粉。
相反,沈三问收到的评论很少,一律都是催更腹带一丢丢对他的赞美和表扬。
如果再让他选择一次,沈三问表示我要写女频,读者不一样,评论不一样,看到评论完全不一样的心情好嘛。
沈三问有点理解上官婉儿想看到评论的心情了。
快来夸我啊!
大致就是这样。
可想而知,上官婉儿拿到评论集时,是多么的愉悦。
其他人的小箱子都没满,可沈三问觉得上官婉儿一个箱子真心太不够用了。
他默默给自己换了个小箱,把大箱的名字换成了上官婉儿。另一边又暗中吩咐,长评尽量放在前面,就催更两个字的评论坚决扔了,不占位置。
沈三问在文部稍作休息,起来后就抱走了上官婉儿的书评。她等这些东西也应该很久了,不知道见到后会如何。
沈三问拿着被贴的满满一册进了宫。
不知道是有什么喜事,还是那些评论写的是多么有趣,或者上官婉儿终于发现那些人写的都是真的,她自己是多么完美。
上官婉儿拿到册子后笑得没停过。
沈三问在一旁静静看着,不过入神的上官婉儿丝毫没有意识到他,只顾着自己狂笑。
半饷,等她终于平复下来,沈三问开始问她笑的缘由。
上官婉儿答道,“婉儿并不是因为这些书评的内容而笑,而是因为这些人沉醉于我的故事而笑。一个作家,写出自己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