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心情很矛盾, 对于李瑁, 李隆基巴不得这个儿子离开远点, 少在自己跟前晃悠着, 其实对于李瑁来说也是一样的, 巴不得而离开长安,离开那些背后指指点点的议论和各种或者怜悯,或者逼视的眼神。但是李瑁真的扼要走得远远的, 皇帝又开始不舒服了。
小寿竟然要离开大唐, 越洋过海的到南海那些偏远的不毛之地去。这是从古至今都没有的,没有那个皇子离开自己的国家。这样的话肯定会有人说, 是皇帝贪恋女色,把自己的儿子放逐到岭南蛮荒之地不放心,要把李瑁放逐到天涯海角去。
皇帝也要注意舆论, 李隆基能赶出来册封杨玉环做贵妃的事情,但是他还是在乎舆论, 在乎今后史书上怎么写自己的。小寿倒是痛快了,但是皇帝却要被扣上不慈, 逼走儿子的名声。
而且这个年头到南海各国去,可不是现代的什么新马泰几日游那样的方便,没有飞机, 也没设施一应俱全, 超级豪华游轮。想着小寿要冒着生命危险, 坐着个破木头船到穿越波涛汹涌海况复杂的南海。杨玉环的心里也开始打鼓了。她理解李瑁做出的决定, 岭南的情形, 李琎和自己说了不少,李瑁在岭南很有些政绩。
有的时候皇帝都夸奖过,说没想到这个小儿子竟然也有独当一面的本事。李瑁选择这个时候离开大唐,他肯定有自己的打算。李瑁的身份是可能到藩镇去领兵的,因为李隆基自己造反起家的,因为自己的经历,李隆基下意识的认为皇子手上掌握了兵权,就会造反。因此分封皇子的时候,都是遥领职位,根本不会有实权,更别提那个皇子能亲自带兵,或者到边镇领军驻防的事情了。
因此小寿躲在边境是不可能的,他也不能从陆路离开,因为不管是向北,还是向西,都是大唐的敌人,小寿要是到西北边境,没准李隆基会认为小寿是想要联络什么吐蕃,回鹘,甚至是大食的敌对势力伺机反扑。因此小寿从向西北发展的路被堵死了。小寿可不想做唐长老,偷渡去天竺取经。
那么小寿只剩下了从海陆向南发展一条路了。他是想真的有那样一天,自己还有个退步抽身之地吧。
杨玉环对着高力士感激一笑:“多谢阿翁提点,我明白了。寿王要出使南海各国的上疏,是密折单独递上来,还是从中书省转过来的?”杨玉环想知道,还要谁知道李瑁离开的消息。
高力士沉吟了下:“这个,是寿王单独上的密折。陛下接到了看了好几遍。毕竟是亲生儿子,而且陛下一向宠爱寿王殿下,有些迟疑不决呢。而且现在寿王还没成亲,更没有子嗣!南海各国离着大唐千里迢迢,海上瞬息万变,若是真的有个什么。陛下岂不是要伤心?娘子还是劝劝陛下。”高力士话一出口,觉得有些尴尬,他干咳一下,掩饰着说:“我的意思是,娘子善解人意,一定能……”高力士越说越别扭,最后只能干笑了。
杨玉环倒是不在意的说:“阿翁放心,我深受陛下恩典,自然要尽妾妃之责。”
上元节当天,皇帝和贵妃与先到丹凤门和百姓同乐,看着丹凤门下山呼万岁的百姓,宗亲大臣和各国使臣,李隆基脸上总算是露出来笑容,眼里里全是志得意满。这是他一手开创的盛世,功成名就站在世界的最高处,身边还有心爱的女子相伴,李隆基觉得自己没什么遗憾了。
杨玉环一身盛装,站在皇帝身边,她对上一双得意洋洋又含情脉脉的眼睛:“朕把这个繁华世界送给娘子。”杨玉环眼里闪闪发光,就像是天上最璀璨的星星的。她微微一笑,眼力无限的温柔:“臣妾只愿常伴三郎身边。”两个人的握在一起,李隆基心里一直悬着的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等着从丹凤门下来,皇帝和贵妃都换上了一般百姓的衣裳,伸手正理好杨玉环的幂笠,李隆基上下打量着她,带着得意的口吻说:“娘子姿容绝世,就算是这面纱也遮掩不住。今天长安没有宵禁,要一直闹到明天天明的时候呢。娘子想去哪里看看呢?”
杨玉环想了想:“西市和东市没意思,听说上元节的时候,长安城里面各个寺院和道观都要摆出来精致的花灯,景龙观的烟火是最好的,我们各处看看可好?”杨玉环忽然想到佛前烧香,小寿前途未卜,求上天保佑他能一路顺风吧。
李隆基没想到杨玉环会说要到各个庙宇和道观看看,有些诧异的看着她。杨玉环脸上微微一红,低声的说:“我听说在上元节烧香许愿最灵验,我……”杨玉环忽然脸上一红,低头看着自己的肚子不说话。见杨玉环低头不语,摆弄这裙带的样子,李隆基立刻明白了杨玉环想要求什么。他心里越发高兴,伸手揽着她的肩膀,轻声地说:“你放心,上天见你如此虔诚,肯定会叫你如愿以偿的。”说着李隆基凑近了杨玉环的耳朵,低声的说了句什么,惹得杨玉环一阵娇嗔。
高力士和好些侍卫们都跟皇帝身后,李隆基看着那些面色严肃,时刻保持警惕的侍卫们有些扫兴的说:“怎么跟着这些人!朕和娘子微服出行,你们这么多人跟在后面,岂不是欲盖弥彰,只留下三四个人就是了,剩下的回去!”皇帝不满的看着长长的一队尾巴,不满的哼了一声。高力士忙着说:“陛下,今天上元节,街上人多眼杂,还是小心些好。”说着高力士偷眼看着杨玉环,求她帮着说话。
“三郎,这是阿翁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