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仙侠修真>长安十日>第七十九章 昭武阁

“时兄,再往前几步,就是昭武阁了。”

夜色将至未至,时若闻与燕北知两人走在宫墙间,也少了几分燥热,多了几点清凉。燕北知停步驻足,摘下头盔,深吸一口气,笑着道:“走过昭武阁,再过省身阁,今日的巡防也就算结束了。”

傍晚的紫禁城,并无想象中那般余晖笼罩,也许是宫墙太过森严,也许是烛火通明胜过晚霞旖旎,宫墙之中似乎没有外界那般泾渭分明的日与夜,但内侍的动作总是敏锐,两人身侧已经有宦官提着灯笼从宫墙下走过了。

时若闻也是笑着道:“要多谢燕统领这一路的照顾了。”

燕北知笑着点点头,算是受下这份谢意。轻风拂过,感受过片刻清爽的燕北知又将头盔戴上,理了理身上的明光铠,大步朝昭武阁走去。

兵部与圣上共掌兵权,这份活儿做起来要万分小心,历朝历代凡兵权旁落的,都难免招致祸端,故而兵部做事最讲名正言顺,军法条例之严苛乃是有史以来之最,单以军饷发放为例,便定了二十三种按律当斩的情形、五十余种按律当杖杀的情形、百十来种其余刑罚,且兵部最大的特色就是宁杀错勿放过,尤其在郑朔从西域归来上任后,手段更是近乎酷烈,兵部有一段时间人人自危,兵部官员“逢朝会不敢高声,唯恐尚书注目”。

两人自工部司平阁往昭武阁而来,顿觉两阁相去甚远。昭武阁屋舍朴素近乎简陋,既不如礼部大同阁规整,也不如工部司平阁精巧,更不如户部通宝阁周全,时若闻忍不住后退几步,疑惑道:“这便是昭武阁?”

燕北知早料到他有这般反应,不觉得奇怪,也不觉得有什么羞愧,大大方方地介绍道:“这便是我兵部昭武阁。时大人可是觉得简陋?”

时若闻只觉岂止简陋,走过的那四阁虽不是什么富丽堂皇所在,但自有威严气派,可这昭武阁,虽名为昭武,但屋舍平常至极,从那扇半掩的门往里看,也看不到什么金玉其中的景象,只觉得占地不小,却只看得到一扇影壁,上书昭武二字。

燕北知站在门前,神秘一笑,问道:“时大人,你方才去过户部通宝阁,那你可知道,户部拨给紫禁城六阁的银子当中,所占份额最大的是哪一阁?”

时若闻哪里还用猜,看燕北知自豪神色便知晓了,这让他一时间有些好奇,那些银子既不是用来修缮,又用在何处?

“燕统领,莫要再卖关子了,快些进去吧。”

燕北知笑着点点头,推开大门,领着时若闻入到阁中。

绕过那扇并无特色的影壁,时若闻瞧见了此生难忘的一景,一时间失了心神,震惊道:“这世上,竟真有玉帐金城!”

在他面前,是长宽不知几许的方形巨坑,铜铁为壁,有竖梯可供上下,而在当中,则是以流沙聚拢而成的天下山川湖泊,自东海至六诏,北临突厥,南至蛮夷诸国,均以旗帜示之,起伏蔓延,以方寸地展九州,而在这偌大沙盘中心,有一座巍峨城池,正是长安。

时若闻猛地记起,有一日周庭自宫中归来,神色恍惚,若有所思,静坐书房一夜,次日曾问他:“昔日秦皇嬴政陵墓中,明珠为日,水银作河,宝玉为星,你可听过?”当时时若闻不懂,现在想来,应当是这景象了。

不知从何时起,江湖上对紫禁城的传言中,有了这样一个说法:紫禁城中有玉帐,故而行军征伐战不破则朝堂安稳。如今时若闻才明白,所谓的玉帐金城,其实是兵部乃至朝廷的一场大手笔。从古到今,坐拥九州的圣上,其实所看得到的只有紫禁城,再往外的种种景象,都积累起来的虚假幻象。昔日始皇有地宫,汉光武帝时有马援“聚米为山谷”,但时若闻从未听过,有哪一座沙盘如兵部这般详尽,他顺着长安往西望去,见到了关内道的那条繁华商路,见到了西域都护府中那座乌垒城,见到了大漠黄沙。

时若闻轻声道:“这世上,果然有玉帐金城。”

燕北知笑着道:“时大人慧眼,一眼瞧出来。”

江湖上有诸多禁地或是隐秘所在,常人不可入,甚至难以知晓真假,其中又以“楼兰古国”、“玉帐金城”、“泰山天宫”这三处,最是虚无缥缈、真假难测,但却似乎真的存在一般,故而江湖又以“三奇”并称之。

时若闻早年在大漠中瞥见过楼池,旁人称那是幻象,他却实实在在地见过楼兰城中的人。

时若闻按下心头悸动,好奇道:“江湖传言中,三奇绝地都是虚无缥缈、难以捉摸的地方,但楼兰古城远在大漠,泰山天宫踪迹难寻,唯有这玉帐与金城就在紫禁城中,这让我着实好奇。”

燕北知笑着点点头,心中赞叹时若闻心思敏锐,“时大人,你眼前的是玉帐,却并非金城。你所问的也正是我接下来要讲的。但

且容我从头说起。”

“玉帐金城的设想,从太祖发兵河朔时就有了,后来太祖南征北战,每到一地,便留下精通测绘的人员若干,负责描绘山川走向、江河来去。太祖首创以线等高的法子,又想出许多察地理、知幽明的奇思妙想。待到建国定都,又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才将玉帐金城筑好。兵部此间的,便是玉帐,兵部以此观四方兵戈、掌军马调配,而在那里,才是金城。”

燕北知伸手一指,指向昭武阁大堂中。

时若闻自然不解,燕北知不急不慢,继续道:“玉帐是时大人面前


状态提示:第七十九章 昭武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