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节的新衣都置好了吗?”
“早就好了,早早就派人送来了”
“那就穿新衣吧,反正也没有几日就是年节了”
“那首饰什么的,娘子可打算戴些什么?”
“就戴荣显送过来的那套珍珠簪钗吧”
狸奴来平州的那年就有了自己的大名,平时清和也叫他荣显,只有私底下两个人呆在一处的时候,才会喊他狸奴
后日一大早,清和就让丫鬟早早从被窝里面挖了出来,因为今天要去赴宴,打扮收拾起来更是花费功夫,可不得早早就起床洗漱
这李家大宅里,可不止清和一位娘子,李乾前几年又添了两个姑娘,都是美妾所生,一个八岁一个六岁
岐回氏因为不喜清和,平时大多带着她俩出门,又为了膈应清和,更是将三个姑娘一碗水端平,怕别人嚼舌头更是说三个姑娘都是她的孩子,千万不能短了谁的,这是拿其他两个女孩儿来踩清和呢
清和向来不太爱搭理岐回氏,反正由着她折腾,只要没真惹到自己随便她怎么样
三个娘子住在西院,日日抬头不见低头见,哪能不知道这些事,但这些事对妾侍生的二人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弊端,谁会多说什么,再加上二人的生母都是深受李乾宠爱,枕边风吹一吹,李乾倒是夸奖岐回氏是个识大体的主母,赞她做事公允,这下更没有人会说什么了
这回好不容易家中要带着清和出去,丫鬟们憋着气要好好给自家娘子收拾起来,让这平州城里没有见过清和的夫人们瞧一瞧,这李府里面还藏着这样一颗珍珠呢
清和打扮了一个时辰才带着桃儿、桔儿出了门,却没想到,自己竟然是最早到了府门口的,等了一会儿,岐回氏才带着两个女儿姗姗来迟
李乾的这两个女儿都是汉人所生,只是他的这两个妾虽然生的貌美,却都是贫民出身,哪里懂得什么,第一个女儿生出来的时候,恰巧下面官员送礼送了一斛珍珠,这个女儿就叫了珍儿,等到有了下一个女儿,名字直接叫了珠儿,姐妹两个凑成珍珠
四人在李府门口见了面,清和对着岐回氏施礼请安,岐回氏的眼睛在她身上打了个转儿,又看了看身边的两个姑娘
清和今日穿了一身汉服,她从小就没怎么穿过胡衣
她身上穿了一件海棠红的襟子衫,下面配着一条金线钩边的湘色间色裙,因为地上有雪的缘故,更是穿着重台履。头上珠钗很少,就带着两根珍珠钗,但是那珍珠圆润大颗,最难得的是珠子微微泛着粉色,衬得清和面若桃花
清和这样一打扮,倒是显得珍儿、珠儿两人姿色平庸,岐回氏还没说什么,身边的两个姑娘已经一直往清和哪里瞟
“行了,人都齐了,咱们走吧”
岐回氏先上了马车,后面跟着三个女儿,府里跟着的丫鬟们可没有马车做,都在车后面跟着走呢
平州里的六镇人,这几年相互之间的隔阂少了不少,距离近了相处的倒是多了起来
这几年各地乱得很,反而是六镇人所在的平州没什么大事发生,这下子平州可成了好去处,总有一些流民奔着这里来
因为已是年下,街上的铺子都热热闹闹,人挤着人,大家都出来置办年货,劳累了一整年,最后可要买些好东西回家,家里人聚在一起好团圆过年
清和她们的马车还没行驶到叱罗家就走不过去了,原来是今日上门的宾客尤其多,叱罗将军这几年位高权重,他摆了年宴,六镇里数得上号的官员、乡绅和贵族,哪有不赏脸的,都带着妻子儿女前来赴宴,这马车从宅门口直接排到了街上,宅子前的半条街都是马车,哪还有地方让后面的通过
得了,李家一行人只能下了马车,走着去了
这半途下车的可不止她们,路上总能碰到官眷和其他夫人,岐回氏与她们中间不少人都很熟络,相互打了招呼就结伴而行,夫人们身边的女孩儿认识的都玩闹、说话,珍珠二人也有不少认识的闺中密友,只有清和一人谁也不认识
还没走到门口,突然听见不远处传来声音“哎呀,这不是我家妹妹嘛”接着笑声就传了过来,岐回氏看着来人露出了笑容,亲昵的抓住来人的手,“嫂嫂”
清和仔细一看,才知道是岐回氏的亲嫂子来了,身后跟着一个女孩儿,正好奇的在家家后面打量对面的清和,清和与她的视线在空中撞到了一起,对方直接哼了一声,不屑的扭过头去,嘴里说些什么,清和没有听清
岐回氏的嫂子和小姑子两个人打了招呼,往她身后看了看,却见到三个姑娘,其中两个倒是熟悉,
另一个却没见过,她拿眼睛看了看岐回氏,神色一转:“哟,这是清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