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明末中兴路>第二百八十二章 顶级精锐

大军行军的时候在二三十里外担任境界任务的斥候在几里的范围内往往集中至少百骑左右的力量以防各种意外,萧轩也想知道志愿部队内的精锐,在极限的情况下至少可以在多少倍兵力差距之下以少胜多,乃至战斗力的极限到底在什么地方,因此也就没有太多顾及的对担任警戒部队的各部队下令:漠南一带的蒙古人同建州的距离更近,对于己方也更为敌视,如果发现规模并不算太大的蒙古军,可以在距离大军四十里的距离内之内发起突袭甚至是追击。这样一来队伍在行军途中也可以有了各种缴获,有的时候缴获的牛羊难以一时吃尽,又跟不上队伍,只能花费不少的功夫制成腌肉一备不时之需。

西行中的大军在逼近到距离河套一带不远的时候,又遭遇到了比较大的一股敌袭击,数以千计的蒙古人因为在交锋中吃了不少亏,准备在一次伏击中以几十倍的兵力优势吃掉至少百人左右的敌军斥候中队,这样一来至少也能够搞清楚这股敌军的不少情况。

因为此时依附于建州政权的漠南与漠西蒙古人也似乎听到一种传说。崇祯帝的亲军据说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在部署战役行动安排的时候,往往就连一些基层的官兵也能了解到不少消息,与教条中的愚兵政策昂往反起道而行之。

当三千骑兵借助夏日里还算茂盛草原乃至山丘突然出现在几里外的视野之内的时候,那浩浩荡荡的声势一时之间仍然让人很难短时间内分清究竟有多少敌军逼近过来。

同几万人对几千人的交锋不同,几千人对百人左右的队伍作战的时候,可以放心大胆的以散兵交锋,让对方的箭支很难有效的命中,在掌握机动性优势的情况下通过逐次消耗战来达到最终取胜的目的。

当然,林丹汗所部的伏兵当然也十分清楚,这百余人左右的明军精骑当然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速战速决才有可能及时的逃脱。

几千敌军的箭雨从各个方向上袭来的时候,很快就让百余匹战马倒毙在箭雨之下,或许是这些蒙古人中缺乏建州主力中那样的精锐强弓手,才没有在百步外的集火抛射中就给队伍带来太大的威胁,然而即便是如此也让志愿左军第二师侦骑至少有三人因为头手中箭伤亡。

在正常的情况下,遭遇到如此险恶的局面余箭雨,劣势一方在箭雨的压制之下根本就很难有效的展开还击,就算冒着箭雨的打击还击也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像样的准头。

然而志愿第二师中的这些侦骑射手们却似乎如同风雨中的青松一般迎着接连不断射在身边,甚至偶尔射在身上铠甲上的敌箭勇敢而沉稳的展开还击,很短的时间内就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四五轮攒射,短时间内的还击就以平均不到十箭杀伤一人的命中率让近百敌骑被射落马下。

零星射雕手一般的神射手,很多蒙古人都在将军们或者将军身边的个别人中见到过。然而百人规模的队伍几乎普遍都有射雕手或神射手级别的射术,却是从来没有人能够想到的事情。更何况这些强悍的射手同时也拥有让人难以想象的沉稳和勇敢,竟然在这样的箭雨中不畏损失的展开还击。。。

激烈的交锋持续的时间并不算长,当接连有二三十人负伤退出战斗,接连不断射过来的箭却依然准确的时候,遭遇到至少二三百人伤亡的蒙古人也终究开始有一丝动容,似乎意识到哪怕拥有几十倍的兵力,也未必能够轻易吃掉对方。

随后,伏击的蒙古人也改变了战术,抽选出一些射术比较突出与精锐的人在依托多个百人多轮番展开消耗战和袭扰战。可那些人竟然在这样的局面下也拥有沉重的思维,似乎并不为百步外抛射过来的箭支所动,而是通过不断的躲避回避大多数射过来的箭雨。只有当集结起来展开对抗的人马比较多,目标也比较明显的时候才展开还击,以最大限度的杀伤效率。

见到对方的箭术强悍,围攻的蒙古人也想到了像建州人那样以盾牌和散兵进行步战突击,掩护突击的做法。可却发现,那些精锐之敌射过来的箭支不仅十分准确,而且力道也十分凶猛,根本不是临时凑合的寻常盾甲可以在有效射程范围内对抗。

试探性的进攻又持续了十余次,仍然最终无果之后,感觉到增援队伍马蹄声的林丹汗所部骑兵也不得不最终放弃了对这规模并不算大的小股强敌的围攻。

就这样,百余名第二师侦骑以伤亡四成和损失所有马匹为代价击退了几十倍兵力规模的对手。萧轩在了解到这一场作战的一些情况之后也对自身战斗力多少有了一个大致的认知。

虽然这些人没有如同波兰翼骑兵一样创造出对鞑靼人防御中以一敌百,几百抗衡几万的战例。但这样的野战同村落防御作战完全不同。而且,百人对几千人的散兵战同数百对数万人的作战也同样会有出入与差距。这样算下来,就算志愿第二师侦骑的战斗素养高于一般水平一个层次,志愿部队核心主力的基础战斗力也达到了类似波兰翼骑兵那种顶级精锐的层次了。

这场遭遇战之后,萧轩没有再图省事,而是打算彻底攻取河套一带,因此集结全军的力量对整个河套展开了一次扫荡。在绝对优势的作战能力面前,几乎是在短短几天内时间内就彻底荡平了对手。为了保持着一带的实际控制权,萧轩也不惜至少留下一个师的力量用于看守。这样虽然继续展开西征的力量降低到三万


状态提示:第二百八十二章 顶级精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