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穿越重生>重生之围棋梦>200.第200章 师门恩怨

第4届中日擂台赛先锋之战,李小强漂亮的击败依田基纪。在中日棋坛再次引起震动。李小强的这次胜利,风头甚至盖过了马上要进行的首届“富士通杯”。虽然在赛前没有明说,不过在很多人心中。这场比赛,被看成是中日围棋的“未来之争”。

依田基纪的年龄虽然和马小飞,钱于平他们差不多。不过他在日本围棋界,那是完完全全的小字辈。那就是一个“新秀”。当然,由于他在日本的年轻棋手中出类拔萃。就可以称为“新秀代表”。而前两位中国棋手呢,虽然被称为中国棋坛的青年“双壁”。不过人家已经算是扛鼎大将,在很多的重大比赛中都已经斩将夺旗。再把人家称为“新秀”,好像已经不合适了。

正好李小强横空出世,“新秀代表”的帽子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他的头上。在前面一届擂台赛中,虽然李小强的表现也堪称“惊艳”。不过大家更多的是盛赞李小强的“天才”。认为他的水平超出了他这个年龄段。而不会把李小强当成一位真正的高手。

而这场比赛结束后,已经有人开始修正自己的看法。的确,从这盘棋的内容来看,李小强基本上是完胜对手,在整盘棋中,依田就基本没有明显的机会。从序盘就开始落后,在后半盘好不容易找要一个反击机会,却被人家更强烈的反击击垮。

“李小强的水平要比依田基纪高。就算这盘棋是偶然,就算依田发挥不好。最起码李小强的真实水平不会比他低!”

当大家看过这盘棋后,很多人都浮现出这样的念头。应该说这样的念头很正常。正是这种“很正常的念头”,当大家反映过来的时候,又会升起一种怪异的感觉。

要知道,依田可是职业七段。那么李小强真的已经达到了这么高的水平吗?如果他真的已经有了这么高的水平。那这基本上算是一个“现象”了。

在近代围棋中,13岁的“上手”简直是不可思议。和李小强最接近的,那也只有吴清源吴大师了。不过他13岁时只有三段,就算被低估了,那也最多是五段。怎么都不可能有七段。。。

在很多人心目中,仅仅用“天才”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李小强已经不合适了。最起码应该是“超级天才”或者“百年一遇”之类的东西才更合适。虽然听说在韩国好像出了个叫什么李石佛的人,据说围棋水平也已经很高了。不过很多人更愿意相信,那可能是藤泽秀行这个老神棍在吹牛。更可能是他故意找个人来给李小强做陪衬的。

大家认定李小强是“超级天才”,不过却没有什么人在他面前提到“天才”这两个字。因为大家和李小强接触的时间长了以后,也不知道为什么,李小强好像很反感别人说他是天才。

这是当然的,李小强只要听到有人说自己是围棋天才。那肯定是非常别扭。说实话,李小强最没底的,其实就是自己的围棋天赋。正是因为没底,所以他对围棋基本功之类的东西,那是一刻都不敢放松。

李小强一直认为,真正的围棋高手,那一定有他自己独特的东西。李小强郁闷的发现,自己重生已经很长时间了。围棋水平是提高了不少,不过真正属于自己独特的东西,好像还真的没有。

人家李石佛从这个时候开始,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棋风了。而自己呢,后世围棋的很多新理论,新手法。其实都还没有消化完全。当然,有些东西自己运用得更合理了,更娴熟了。在实战中运用出来后威力更大了。

不过呢,这些东西毕竟不是自己的原创,就因为不是原创,让李小强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比赛的第2天,李小强又开始琢磨开了自己“原创”的问题。看到李小强一副“神游天外”的样子,也没有人过来打扰他。反正大家对他这个样子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擂台赛的比赛隔一天就要进行,大家以为他在准备下一场的备战呢。

说实话,对于本届擂台赛,李小强除了准备和依田的比赛外,后面的比赛想都没有想过。只要把依田打下去了,不让他有机会6连胜了,自己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在开赛以前,李小强一直就是这样想的。

这不是说李小强对后面的比赛不重视。事实上只要有和高手比赛的机会,李小强都非常珍惜。只不过没有像上届擂台赛那样,准备那么多套路而已。

对于自己下一个对手淡路修三九段,李小强了解得也不多。淡路九段现在40岁左右。按照日本棋手的成长规律,这个年龄正好是棋艺的成熟期。他也是日本的一位“强九”,和山城宏九段是一个级别的。也曾经进入过“大三冠”的挑战赛,也没有获得过什么像样的冠军。

在90年代,淡路九段好像多次代表日本围棋出现在国际赛场上。最好成绩是进入过世界大赛的4强。成绩上好像没有多出彩的地方,不过能够多次出现在国际赛场上,本身也就代表了他的实力。

在国际赛场上,淡路九段最有名的不是他的成绩,而是他的一个“惊天巨勺”。那应该是第3届还是第4届应氏杯上。他在和马小飞的比赛中,到终局的时候,淡路九段已经是赢定了的棋。在填最后单官的时候,他突然自紧一气,让马小飞提掉了一大块棋子。。。

这样的失误,就好比在下象棋的时候。别人一步并不是绝杀的“将军”,而淡路先生没有看到。“老将”就那样被活生生的将死了。马小飞当时


状态提示:200.第200章 师门恩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