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春秋霸途>二百八十八 虚惊一场

“伯起想错了,如今大唐早已今非昔比,若一味示弱,才会引火烧身。”程昱拍拍陈伯起的肩膀,当先一步登上马车。

陈伯起想了又想,最终还是无奈地摇摇脑袋,他只是一名小小的礼部郎中,说是副使其实也就是协助使臣干点跑腿的活计,实在不太适合考虑这等国家大事。

回到驿馆,程昱马上下令不允许任何人进他的房间,然后紧闭房门,在房内仔仔细细搜了搜,果然在桌上的茶盏底下发现了一张被压扁的纸条。

虽然感慨内卫的行动效率果然名不虚传,程昱心中还是忍不住蒙上了一层阴影。

前次从门缝里悄悄递进情报也就罢了,这次竟然私闯他的房间,虽然传递情报的效率高了不少,但这样嚣张......

算了,现在还是以国事为重,待回洛阳后再和主公说说这件事吧。

打开纸条,上面又是工工整整的一行小字:“尚书走后齐使入宫觐见,地点在偏殿,密谈。”

偏殿?程昱心下一凛,刚才他出来时并未见到齐使的车马停在宫门外,也没看见任何形似齐使模样的人出入,如果不是进出宫城走了别的通道的话,难道在他和赵雍对谈的时候,齐使已经在了偏殿?

“不,应该还不至于。”程昱摇摇头把不可抑制的怀疑从脑海中抹去,“赵齐乃是世仇,又有领土利益之争,就算要短暂停战也不可能如此行事...”

但看着纸条上的字,程昱又觉得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单单是和齐使前后脚觐见倒也不成问题,问题在于情报上的“密谈”二字。

虽然不清楚内卫对赵国的渗透已经到了何种程度,但这两字重达千钧,如果没有其他的含义绝不会轻易使用。

但也还有一种可能——赵雍察觉到了内卫的存在,故意使其传出这么一份情报,以此来试探和扰乱唐国的视线。

正冥思苦想着,门外传来副使陈伯起的声音:“尚书,事情已毕,我等何时启程?”

原本打听清楚了赵国进攻卫国的意图之后,程昱应该立马回洛阳向方离禀报才对,但齐使的事情实在让人无法不介意。

程昱烧掉纸条,瞬间在心里下定了主意:“你带上我的亲笔书信,即刻回洛阳向主公禀报此处消息,同时禀告主公,就说程昱还要在邯郸停留一段时间。”

外面沉默了一会儿,陈伯起的声音再度响起:“下官这便收拾行囊,只等尚书写完信就立刻动身。”

然后就是一连串渐行渐远的脚步声,应该是陈伯起和其他属官领命下去了。

程昱满意地点点头,这个陈伯起原本是延州太守府一个小小的参军,因为其忠勇老实,在回洛阳时程昱便带上了他,还为其谋得了一个礼部郎中的官职,虽然品阶不高,但也算是中央官员,平步青云了。

这次出使赵国,也是程昱点名让陈伯起作为副使,看上的就是他脑袋虽转得不快,小心思却也不多,一旦明白使命所在就毫不犹豫的性格。

约摸十日后,唐国兵马已经汇集了七万有余,包括从曲沃赶来的,由尉缭率领的一万魏军,只有最远的延州兵卒还在路上的时候,陈伯起等人回到了洛阳。

此时的方离已经远不像当初那样焦头烂额,贾诩和荀彧的计策已经初见成效,韩武对韩非的暗杀行动从未停止,才刚刚勉强把国内韩非的势力打压下去,却又等来了戎狄大举犯边,边境连连失守的消息,不得不分出一半兵力去抵御外敌,就算已经知道唐军已经陈兵韩唐边境,韩武能够集结的兵卒也已经不足六万。

周军已经训练完毕,姬郑再不愿意也只能将调兵的兵符交给方离,现在伐韩已经是天时地利人和,只等延州兵马到位,赵国的程昱传回来消息,方离就可带上甘城大营的唐周共三万五千兵卒前往昆都。

但没等到程昱“一切无事”的消息,却等来了齐使秘密入赵,并与赵雍密谈的情报。

一事未平一事又起,方离深吸一口气,强自压制住心底想要立刻进兵的yù_wàng,急招荀彧贾诩入府议事。

哪怕唐国现在已经步入强国的行列,但齐国仍旧是一座不可撼动的大山,只因为两国并不接壤才一直和平到现在,但如果赵国和齐国摒弃前嫌,决定先一起把唐国掐死在萌芽之中...

摇摇头扫去这些不理智的猜想,方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正好下人来报荀彧和贾诩已经到了门外,方离再等不及,亲自出门将二人拉进书房。

自从荥阳之围后,荀彧和贾诩已经很久没有看见过方离急成这样了,到了书房也来不及行礼,荀彧急忙问:“主公,深夜召见可是出了什么急事?”

方离拿起书桌上程昱的信件,一边揉着抽痛的鼻梁一边递过去:“你们自己看吧。”

荀彧和贾诩对视一眼,两人一目十行地看完了信件,都忍不住疑惑不已:“齐国这个时候遣使入赵?”

“是啊,还和赵雍密谈。”方离深吸一口气,“你们说,赵雍是否有可能与齐国和解,来图我大唐?”

荀彧一愣,而后露出安抚性的笑意:“主公或许是这些天压力过大,才会有此想法。”

方离怔住:“文若的意思是?”

“齐国遣使赵国或许是为了暂时和解,但绝不可能有意说服赵雍对抗唐国。”荀彧缓缓说道,“主公忘了,常言道远交近攻,唐与齐并不接壤,姜小白就算想要西进,也该是联合主公分割赵国才对。


状态提示:二百八十八 虚惊一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