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娘看着本应该在厨房忙活的儿媳妇又进来,手里还提着老不少的东西,还没等问,李月娥已经一五一十地说了。
“我推了,人家小姑娘不让。”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就那么定定地看着你,好像你拒绝了就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
等反应过来,人都走不见了。
“娘,你看我这是不是等她回来再送回去?”
张大娘没说话。
李月娥就有些发憷了。
她承认自己有些私心,当时要把人追回来也是可以的。这一点张大娘同样清楚,只是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她还说了什么没有?”
李月娥就说了杜鹃搬去知青点的事情。
“既然这样就收下吧,但是下回见了人家可不能再有什么不好的脸色。”张大娘人老成精还有什么不明白,自己又不是没在家里,那小知青不可能不说一声就搬走。该是听到她们婆媳的对话了,虽然未必都听懂了,但那孩子眼色足。
想到这,张大娘看了李月娥一眼。
要说这个侄女兼儿媳妇,她是打心里满意的,在十里八村都是数得上。可就是有一点,对外人小气了些。当然这也不能怪她,都是早些年穷给闹的。特别是在山里的时候,李家村的人为了一口吃的,拼着命进深山弄回东西换点粮食回去。就算是如此,也是不够吃,长大后的李月娥在吃食上就有了不知名的执着。
张大娘能说什么?
对自家人,李月娥又不是藏心眼的人,只能自己辛苦一些在其他地方帮着描补一二。
李月娥讪讪地把东西放在张大娘手边:“娘,我知道错了。等见到人,我立马道歉去。”她也知道自己那点臭毛病,也想改可实在是那几年饿坏了。为了吃一口饭,她带着大弟在寒冬天里硬是走了那大人都不敢过的山路,跑到红旗村这里。她当时也不知道姑父家欢不欢迎,但实在是顾不上,觉得宁可摔死也好过饿死。后来还是表哥拉着她们姐弟进了屋,这才吃上几天红苕饭。
“道歉就不用了,那小闺女还得在我们这住一阵子,好好招待就是了。”只是这样一来欠对方的人情是越来越多了。
看着那雪白的挂面,张大娘吐口:“晚上做了,也给喜子他们吃一点。”
“不用给他们,这挂面可是好东西,到时候等大妹生了,正好让她月子里吃。”李秀娥其实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好,她真没那么大脸,要不是为着嫁到镇里的小姑子,她也不能厚着脸皮收下。糕点和大白兔倒想送还给人家,但舒曼不要,她还赶着拿钱去还给白玉英,虽然当时身上带了钱,但当着别人的面,还真没好意思解裤腰。
李月娥这边说完也想到身量明显不足的春花,语气有些虚地说道:“家里不是还有玉米面嘛,要不晚上擀面条吃。”
“那这糖就留给喜子和春花了。”张大娘不提那糕点,就那包装,农村人真的吃不上,有那实在馋嘴的也多半选择走远路去供销社称一些回来。就儿媳妇那心思,挂面都留给大妹,糕点更会如此。
李秀娥这回没说什么。
她又不是后妈,哪能不心疼自己的孩子。
实在是挂面这东西要是去买,这一斤也得好几块钱,更别说那盒包装精美的糕点了,自家人吃了都觉得是糟蹋了,还不如做了人情送过去。李秀娥一直没敢跟张大娘说,张秀秀的婆家不知道听了谁说的怀疑大妹这肚子里揣的是女娃,上一回和男人去做客,那亲家大娘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
他们倒没什么,就怕张秀秀受委屈。
李秀娥也担心真的要是生了个女娃,以大妹婆婆的态度,这日子怕是不太还过。私底下和张红军商议过,等大妹生孩子上礼要重一些,希望对方能看在这个份上,多少照顾一下张秀秀。
舒曼在知青点吃过午饭后,就回来了。
这顿饭是杜鹃请的。
粮食也是找白玉英借的,回头等去粮站领了口粮再还回去。
知青点大部分的人都是习惯吃大米的,但到了东北这机会不多,偶尔解解馋也是往县城下馆子,平时最多就是煮点米粥尝尝味。
杜鹃许是想着以后要在知青点常住,这关系得好好处理,就得大出血,只是她还是低估了众人的饭量。
舒曼走的时候,看杜鹃愁着脸又找了白玉英一回。这顿饭,白玉英是没跟她们一起吃的,用她的话是怕自己看着惺惺作态的脸倒了胃口。
舒曼离开知青点,手里拎了一瓶跌打酒,是老知青赵成给的,他在这边处了个对象,那姑娘的爹会点中医。两个人感情不错,隔三差五地相约在一起往县城去。这跌打酒还是杨渝渝提起来的,舒曼也没有白拿,给钱的时候没错过赵成眼底的欣喜。
这让她更确定这些知青的日子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好过。
走在路上,人一下子就多起来了。
看到陌生年轻的小姑娘,大家也知道这是新来的小知青。消息灵通一些的,更知道为了这女知青,张大娘和李老婆子打了一架。
经过一处茅草房,从院子里面走出来一个男子,看舒曼的眼神凶神恶煞的,举着手朝自己的脖子比了比。
这人……舒曼皱眉,打量了一下他身后的房子,沉默地离开。
身后就传来轻浮的口哨声。
“大娘。”舒曼直接去找了张大娘,之前是赶着时间才把东西交给李月娥,她虽知道书中说张家婆媳和睦却也不敢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