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文学,本来就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张彭春、胡适,选择哥伦比亚,最大的原因是,当时欧美最好的教育学导师杜威,就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院任教。
之后,王庚更是出人意料的选择了西点军校,对于文人阶层来说,抱团取暖几乎是一种本能。早年间的秀才闹事,后来的**党反清,文人虽然总给人一种成不了大事的感觉。但是其中一个人,突然有一天闹出要当兵了,这等于是自动从这个圈子里退出来了。
王学谦对王庚没有偏见,但是在第一眼看到王庚的时候,他有些失望。
没错,是真的失望。
王庚是一个军人,但是王学谦愣是没有从王庚的眼神中看到铁血的坚毅,或者是坚如磐石的信仰,甚至连蒋百里性格中的那种冲动都看不到。
或许王庚在西点军校的成绩很好,但是他似乎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军人,要走的路还非常远。至少他心中的名利心,要少一些。
姑且不说别的,就是在淞沪抗战,两军交战正酣的时候,双方政敌散兵犬牙交错,他孤身只带了一个卫兵,离开守卫深严的军级指挥部去租界的美国大使馆,失手当了俘虏。且不说是否是宋子文下的令,但当时的情况,作为一支拥有三万人大军,装备精良(超过日军)的最高指挥官,在交战时期,是说什么也不能孤身犯险的。
虽然说不少人感慨于王庚的婚姻不幸,仕途不畅,但是却没有人想到,从这些小事上,他缺乏一个大将该有的果断和临场应变能力。
说这些,在此时此刻,都是没影子的事。
此时的王庚,作为外交武官,参加过巴黎和会,在燕京的总参谋部任职。已经是上校军衔,要不了多久,说不定能够在不到三十岁之前,就成为将军。完成一个草根,励志的全过程。招揽的人,是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的。同样是西点毕业,王学谦看重温应星,并委以重任,是因为对方务实的性格。
任用蒋方震,好吧,虽然是对军神的不敬,但蒋方震是朱葆三硬塞给他的。
站在王庚的面前,王学谦的表情凝固了一下,随即笑容浮现在脸上,如沐春风的感觉,让人感受到最亲切的关怀:“王学弟,你可是让顾学长都是赞不绝口,我来燕京没几天,就听起顾学长多次提到你在巴黎和会期间,风度丝毫不亚于欧洲的贵族军官,是能文能武的帅才。”
“顾学长真这么说?”
王庚很天真的相信了,顾维钧在当时是什么身份?会去关注一个随从的使团中的武官?
王学谦只是客气的说几句好话,没想到让王庚激动之余,竟然想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这让他有些为难,立刻转移话题道:“不过,作为学上的才能也要利用起来,要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更高的成就。”
王庚根本就转不过弯来,文学和军事?这本身就是两个既然不同的学科,能结合起来吗?
要是在场的其他任何人,王庚根本就不会搭理,更不要说这等离谱的事了。文学结合军事?
那是个什么玩意?
可王学谦给他的印象太不一样了,燕京的总参谋部内,有当时浙西防御战的案宗。当时并不被看好的浙军第二师,张载阳部,缺枪少炮,根本无法抵挡北上仙霞关的闽军,而浙军第三师的叛乱,也不是成立时间不长的宁波地方守备旅,一个旅的兵力能应付得了的。
可战斗的结果是王学谦在宁波发动总动员,闪电般的让主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击溃第三师,之后急行军三天,抵达西线战场,彻底将李厚基吞并浙江的美梦击碎。
这等手段,是一个文人能够办到的?
正因为吃不透王学谦的深浅,王庚才怀疑,才不解,才觉得王学谦说的很有道理,可他就是想不明白,怎么结合起来?
而这一切,被站在王学谦身后的陆小曼都看在了眼里,顾叔叔什么时候和王学谦说过这个叫王庚的家伙?
原本以为他还是一个机灵鬼,没想到是个呆子,三言两语的就让王学谦带沟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