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仙侠修真>九流闲人>第九百八十七章 往生玉璧 下

如果在某座灵山的众多灵脉之中,拥有一条阴脉乃是产生玄阴之气的阴脉,那么这片地区的灵脉都能够得到阴阳互补,从而提升灵脉本身的品质。可如果这些灵脉全都是阴脉的话,那么就必然会形成孤阴不长的局面,最终除非是那些专门修炼阴寒法术的仙妖佛魔,否则一般人在这样的地方修炼是不可能有任何好处的,而且这边地界的生机也会逐渐被单一的阴气给破坏掉,最终成为一片死地。

对于这片隔离地带和两边的仙妖佛魔势力而言,地脉灵气的变化会对他们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但对于帝王谷而言,却是一件利大于弊的好事。原本圣墟神灵选择帝王谷作为融合之地之一,就是看中了帝王谷下面那一条阴脉能够帮助水晶树生长,而现在周边地带的地脉全都变成了阴脉,那么对于帝王谷这些异界来人而言,他们就等于占据了地利之便,掌控地界的扩张也变得容易不少。

徐长青几乎不需要多想,就已经将灵脉变化所产生的利弊得失给算清楚了,为此他还在距离帝王谷最近的几条灵脉之中做了点手脚,以便这几条灵脉能够蜕变得更快一些。随后他便在附近找了一个非常普通的山洞,施法在周围布置了一下,然后就进入到山洞之中,拿出那块玉璧来仔细研究其中所蕴藏的奥秘。

这块玉璧巴掌大小,非常坚硬,两面都刻有花纹,注入法力并不排斥,效果和一般用来支撑特别法宝的玉料灵材并无任何区别,至少在徐长青第一次查看这块玉璧时是这样认为的。

之后。徐长青又开始了第二遍的研究,这一次他将注意力放在了玉璧表面的花纹上,在玉璧本身的玉料灵材没有任何问题的话。那么这块玉璧如果很特殊的话,就只有看玉璧上的花纹了。果然。在徐长青仔细的查看后,发现这看似普通的花纹蕴藏了不为人知的奥秘,玉璧两面的花纹是一张图,一张不完整的洪荒三界图。

乍一看,玉璧上的花纹没有任何含义,就像是一团乱麻一样彼此交缠,混作一团,唯一特殊的地方就是花纹分部非常密实。而是每一道花纹的深浅都为极其细微的不同。可徐长青按照玄门堪舆中高一分为山、第一分为水的要诀在道心境界中重组其中一面玉璧的花纹,便很快组成了一个完全立体的山川锦绣图,而另一面玉璧的花纹则按深浅对应快慢,线条对应轨迹的方式,很快组成了一个周天星象图。

无论是山川锦绣图,还是周天星象图都不是昆仑三界的地理星象图,从镇元子的残缺记忆中,徐长青认出了这两张图都是洪荒天地的一部分山川和星象,而且这一部分山川星象在上古洪荒大地也非常重要。

在上古洪荒,天地三界不像现在这样乃是单独的存在。即便彼此根源有些联系,也只是隐性的联系,没有显露出来。当时洪荒天地。包括异界神域在内的天地,天地人三界都是以非常紧密的状态叠加在一起的,彼此地界上有很多条贯通三界的天路,即便是没有任何法力或者神力的普通人,只要进入了这样的天路,也能够在三界之间穿行。所以,无论是洪荒传说,还是异界神话,都有不少关于普通人走到一处地方后莫名其妙的进入到天界。或者进入到阴间的故事。

镇元子在上古洪荒时期,就曾在大地上寻找分布在大地各处的天路。而他地仙之祖的称号有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他是上古洪荒对天路位置掌握最多,也是了解最多的人。只是。在镇元子的残缺记忆之中,与之相关的记忆很多都消失了,只留下一些残余的片段,而这块玉璧所对应的山川星象图正好和其中一段有关天路周边环境的残缺记忆相符。

只不过,这山川星象图还是残缺不全,因为按照天路贯通三界这一点来对照的话,那么这玉璧上面应该还有一副能够与之叠加的九幽阴间图。可徐长青仔细查看了玉璧上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没有发现这张图的痕迹,唯一有所发现的地方就是玉璧中间的空洞应该还有一个组件,而他判断那缺失的九幽阴间图应该就是在那个弥补空洞的组件上。

就在镇元子的残缺记忆和这玉璧上的花纹图案相互对应的时候,徐长青在查看甄素梅新生元神时所产生的那种既熟悉又毫无头绪的莫名感觉再次出现,只不过这一次这种感觉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指向,而这个指向就是这天路图。

“这东西莫非就是产生新元神的根源?”徐长青产生出这种莫名感觉后,便不由得猜测道。

只可惜,徐长青也只能猜测,他根本没有任何一点实质性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个猜测,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已经缺失的那一部分与天路有关的记忆绝对能够解开这个秘,甚至很可能当年的镇元子也掌握了类似的方法,避开洪荒大劫所产生的天人五衰。

镇元子乃是上古先天神祗之一,也是从上个天地遗存下来的存在,像是他们这样的存在本不应该出现在现在的天地三界之中,所以历次天地大劫都会有他们这种先天神祗在大劫之中或者之后身陨,比如盘古氏在太古洪荒大劫后化身洪荒地脉,鸿钧氏合道天地,女娲氏陷入无尽轮回等等。在洪荒大地末法大劫之中,被尊为地仙之祖的镇元子本就应该随着洪荒大地破碎而消失,因为他不单单是应劫之人,也是开启大劫的天地祭品,洪荒大劫开启的契机就是真武大帝将其斩杀,碎裂阴间冥府。

然而,镇元子这样一个本应该死


状态提示:第九百八十七章 往生玉璧 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