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渐繁华的大连城,街道布局一反左右对称,坚固的城墙内,官舍军营和民居商市依托地形而建,彼此错落有致,清一色的砖瓦结构。中原不多见的高楼大厦在这里随处可见,依稀有了近代城市的雏形。
都督府,徐灏邀请全城士农工商的代表齐聚一堂,听取各方意见。
担任朱巧巧客卿的周鹏婉拒了让他出仕的好意,这些年把所有心血放在经营辽东上面。
参谋长顾庶说道:“凡国将不国,皆是朝有佞臣,边多强敌,文官废弃实学而习虚浮,武将疏忽谋略而贪怡乐。”
徐灏点头道:“说下去。”
“是。”顾庶今年三十岁,早年秀才出身,从辽东军校毕业后,因成绩优异留校担任教官,去年被徐灏升为参谋长。
顾庶说道:“大多官员无非建议朝廷文德端淳,武备整睱,然后筹议其他。然我认为其失在上不在下,上面如果能重振朝纲,下面岂能不承其流?近些年听闻关内文士轻经以吟咏为高,艺林以丹青为雅;吟咏则趋向清谈,丹青则流入纤巧,均与治道相背弛,无济于国用。
较一切荒工废农之务,为不觉其祸最烈,尤须先禁之。嗣后取士,必以经义穷其韫,以博洽办其学,以事理老其能,而月露风云、抛掠短浅之士,始无所安措。似此则非穷经才干之士不得进,凡诡诞巧佞之徒概黜退矣,何愁文德不端淳乎!其武备整暇,非坐谈片刻所能定。”
徐灏皱起眉来,什么时候这喜欢拽文的风气能消失呢?看了眼排排坐恭恭敬敬,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的代表们。所谓开明风气就是一个笑话,经营辽东必须令出一门,乾纲独断。
随手接过来参谋部煞费苦心写出来的武略,大概还指望着自己转送京城。因此把胸襟放在整个天下的角度。
整个大纲有五条。曰修内,次曰理外。三曰出征,四曰临敌,五曰还军。
“都下去吧。”徐灏挥手命代表们滚蛋,“任贤。一人之智力有限,天下之事务无穷,非择贤而任之,身虽极惫,心虽极瘁,漏误益多。任贤者,非徒云任之而已。必信之专,而毋掣其肘;责其大而不苛其细,收其成而不求其速。且贤士之进退,不独敌人之所窥。而动止实关国祚之存亡。一贤任,则诸正士进,而不肖者远矣。移风易俗,服敌安民,孰有过于此者哉!”
徐灏叹了口气,对着顾庶等一干紧张起来的年轻参谋们,说道:“写的不错,可有必要计较用词么?看得我眼睛都花了!说了多少次用白话文,我不在辽东你们就故态复萌。
再说何谓贤?不是你说我说大家都说就是贤,必须有严格的制度去制约,这方面太复杂,希望你们能摸索出一个制度来。”
徐灏也没办法,上辈子没做过官,这辈子也算是没做过官,甚至连治理一个县城的经验都没有,碰到此种理论上的问题一点辙也没有。
第二条是重农,这是徐灏最为重视的地方,不过一看之下也不过如此。
重农之道在于黜技巧之民,绝娱玩之物,使天下非耕不得食,非织不得衣,则游食之民,无益之工,莫不尽归农桑。西山东海之旷土,莫不辟垦。则人人皆有恒产桓心,虽遇水旱饥谨,不为大害;即奸豪窃据,煽惑居民,必无舍生产之乐而蹈万死之途以应之者。安民弭乱之道,莫不由此。
徐灏没说话,中国人永远都摆脱不了对土地恒产的挚爱,而哪怕是工业化完成了,农业也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命脉,简单一句话,没有粮食吃,什么都是空中楼阁。所以参谋部和太祖皇帝的理念一脉相承,他没有去反驳,固然有所偏颇,但粮食耕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第三条是慎刑,尤其是最后一句的若一动重桎梏,轻罪重刑,使不幸而犯微过者,畏刑甚于畏法,以致初而逃匿,继而拒捕,大而啸聚负偶,费粮劳兵,滋酿大患,可不慎乎!
徐灏对此深以为然,明朝连年都有起义,不就是刑罚太重的缘故?缴纳不起税赋不跑等什么?
指着第四条的薄赋,徐灏满意的道:“写的好,穷奢极欲,虽尽天下之财犹不足。抑私养民,稍捐耳目之好而有余。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富在百姓,虽有凶荒,不烦赈济,可免流离结聚,所省极多。可以送到朝中诸公的手里了,也让他们品评一下。”
顾庶等人顿时露出笑容,有年轻人悄悄抬手相互对掌,一番心血没有白费。
“薄赋养民,诫保国消乱之正道也。说得好,说得好。”徐灏琢磨再三,学学满清也不错,提笔在上面加了四个大字,“永不加赋!”
第五条是敦礼,这个不消多说,文明道德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第六条是养士,也不消多说,徐灏一个愿望就是提高全民识字率,让所有的孩子能都念书,这是一个现代国家走向强盛的基础。
顾庶眼睁睁看着公子把第六条彻底划掉,问道:“这是为何?”
徐灏解释道:“你们写的不错,但太狭隘了,你们每个人都反对过去门阀制度,推崇人人都能读书的科举制,可你们扪心自问,如今的科举制是否就是放大版的九品中正制呢?读书还是少数人的权利。
这所谓养士无非就是指的你们这些人,你们私以为只有和你们一样的人,才是士,也只有你们才配济世安邦,我可有说错?你们已经违背了圣贤所说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宗旨,人为把汉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希望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