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言情总裁>重回下岗时代>324.扯淡的米国人
个女儿,张静对他也忠心耿耿。这也是刘万程考虑再三,让张静来米国的主要原因。

刘万程的打算,是让道林公司主要做为一个销售部门,来出售国内江山集团生产的产品。

这样,道林公司在获得利润发展壮大的同时,江山集团也会因为产品销路的拓展而获得利润。

如果江山集团的产品在这里打开市场,那个利润不会比国内小。

米国是个高科技最为发达的国家,从简单机械加工到汽车制造,基本都是自动化的设备,对自动元器件的运用,要比国内广泛的多。虽然人口远远小于国内,但这方面的需求却比国内大许多。如果能打开这个销售市场,这个利润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这个想法得以实现,刘万程在国内搞智能机床的研发和制造,就有了充足的资金。

道林公司做为米国本土公司,一些手续就好办的多。在公司法律顾问和相关技术人员操做下,将江山集团的产品,以道林公司的名义申请专利的工作,进行的十分顺利。

与此同时,国内的技术团队也已经到位,开始招聘销售和技术服务人员进行培训。

到五月份的时候,所有的技术准备工作结束,销售工作正式开始。

刘万程在米国销售的产品,主要是直流电机驱动系统,微进给驱动系统和单片机控制系统。因为米国的动力配电系统和国内不一样,各种元器件连接接口也不一样,国内为此还在产品上按照米国标准做了电压和接口修改,先做一批样品过来。

然而,销售情况却不乐观。

米国的大型机械企业,包括汽车制造企业,其实本国人控制的不多,大多被倭国控制了,或者直接就是倭国过来开的工厂。

过去有句话,叫一个倭国人是一条虫,三个倭国人就是一条龙。倭国人的团队意识和爱国思想,公证地说,比我们国家的人要强大的多。

倭国人在一个社区里居住,哪怕是出去买根针,附近别国人开的商铺里有,他不买。他宁可多走二里路,跑到倭国人的商铺里,去把那根针买回来。

中国人则恰恰相反。要买的东西,明明身边自己同胞的铺子里就有,他偏偏不买,要跑到更远一些的外国人开的铺子里买。

两下里一对比,高矮立见。这是柏杨《丑陋的中国人》当中的一个例子,看到了感觉心里很不舒服。可是仔细一想,当真刻画的入木三分!

如果说这是新中国才养成的中国人的自私自利,是很不准确的。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是谁在帮着扛梯子翻墙?大街上,砍中国人的头的,可都是中国人。那些一脸蓦然,站的里三层外三层围观的,也是中国人。八年抗战,中国出的汉奸人数,如果统计出来,恐怕比侵华日军总兵力还要多!

从这一点上说,倭国人说汉唐以后无中国,不是没有道理。这是儒家文化的失败!而真正的儒家文化,恐怕从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随着那般儒生一起死掉了,后世出现的,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一帮曲解儒家文化的小儒。伟人不推崇儒家文化,恐怕不是没有道理的。

又扯远了。

倭国人的企业,是不会买倭国以外的产品的,因为这个产品他们国家有人在做,就算你做的比他好,他也不买你的。

同样,德国人也有这样的毛病,要不人家敢打二战呢。

第一次推销失败,让刘万程明白了这个道理。他和张静商量,修改策略,以米国本土企业为主要销售对象,不管企业大小都要去试一试,一点点地蚕食。

米国人就不一样了,他们眼里只有利益,没有什么国家。这一点,倒是和中国人差不多。

其实,米国和中国相似的地方最多,都没有什么信仰,唯一信仰的,恐怕就是钱。这两个国家,本来应该能够和平共处,亲如兄弟。这样的话,世界就会完全是另一种样子。

可惜,米国人糊涂的比中国人还多,竟然因为意识形态而敌视中国,真是有些扯淡了。什么意识形态?无非就是越是相像就越是猜忌,宁可便宜外人,也要把自家兄弟给整死!


状态提示:324.扯淡的米国人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