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之前两年,海狼的船只已经开始经常出现在北行的航道上,但是那时候船只数量有限,船队规模也不是很大,最多的时候也仅仅是于孝天奉旨北上登莱平乱的那半年多时间,海上的海狼船队活动比较密集。
但是登莱之乱被平定之后,虽然海狼的船只还经常出现在北方沿海一带,可是数量却并不是很多,偶尔才会遇上大规模的船队一起活动。
但是像这一次这么长时间,这么大批量,这么大规模的海狼船队不断的北上,然后又从北方折返回来的情况,这两年却基本上没有发生过。
所以有心人便加了留意,暗自揣测,这于家军搞不好会有什么动静,但是却极少有人想到,于孝天会北上谋叛。
从十一年九月开始,海狼的船队便被集结了起来,包括一些封存的船只,也被投入到了使用之中,甚至一些渔船的水手也被征召上船,开始了一次超大规模的运输。
大批的粮食、武器以及弹药、甲胄,还有帐篷、棉被、棉衣靴子等物资,被源源不断的装上船,运往了北方,而且还有大量的陆军兵马,也被装船运往了北方。
整个海狼的战争机器,在这个时间,被开足了马力,一批批民兵,开始被征召编入到了正规军之中,陆军的兵力开始加速扩张了起来。
一支支新兵营,被于家军在各地编组起来,不单单只是在台湾岛上,包括福建一带,许多于家军直接控制的地方,这个时候也早已成为了于家军的辖区,各乡各村也早已接受了于孝天的管制,按照于孝天在台湾那边的办法,在当地各乡村之中,都编组起来了民兵。
这些民兵之中一批人受命,应招加入到了于家军陆军,被编组成了新兵营,开始转入到了紧张的训练之中。
各大军工厂的工人们,也都改为了两班倒,每班工作六个时辰,日夜不停的开足马力,生产各种武器、弹药以及盔甲。
包括被服厂以及专门制作船帆的一些工坊,在这段时间,也都开足马力,增招了许多闲在家中的妇女入工坊做工,源源不断的生产各种军服、手套、棉衣、棉靴等军需物资,而且负担起了将一些甲片,编制成为甲胄的工作。
于孝天一直都秉承着尽可能给手下兵将,提供最好的装备的信条,所以在武装自己手下兵将方面,他从来都不吝啬,只要他能大批量拿出来的东西,他都毫不吝啬的会装备给手下的那些兵将们。
这也是于家军不同于其他官军的重要表现,大明官军方面,为将者几乎没有不喝兵血的,他们想方设法的从手下官兵身上克扣任何可以克扣的东西,以中饱私囊,除了对待他们的亲兵会比较大方,会给他们配备较好的器甲之外,普通的官兵甚至连一身像样点的军服都得不到,身上穿的鸳鸯战袄都不知道是何年何月的老东西了,破的是一塌糊涂。
而武器也大多都是一些粗制滥造偷工减料制造出来的老家伙,加之平时缺乏保养,锈迹斑斑甚至于有些棉甲里面的甲片,都已经朽烂,一戳一个窟窿,根本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
但是反观于家军,海军方面战船都是新的,军装最少两年配发一整套春夏军装,北方的还可以获得冬季防寒棉衣,甚至于配发给棉大衣,在北方服务的军官,甚至配发了绵羊皮的皮大衣,武器就不多说了,海军装备了数千门的各型大炮,每条船包括商船上,都配发了起码几十支长短枪。
陆军方面,按照要求也是每两年发放一套春夏军装,在山东以北以及济州岛驻防的兵将,也同样配发棉靴棉衣,而且还配有棉被和防潮防寒用的毡垫。
一旦作战或者训练期间衣服破损,导致已经无法修补的,还可以临时申请换新军服,北方的陆军军官,同样还配发羊皮大衣,可保他们冬季不会被冻坏。
至于武器装备,于家军的陆军,放眼这个世界,手中的武器可以说是最先进的,除了装备了不少大炮之外,他们最厉害的就是手中使用的狼牙一式和二式步枪,另外精锐的营队,基本上全部配发了胸甲头盔。
这样的装备水平,放眼大明,就连关宁军也没这么豪华,让人看着就眼红不已。
但是带来的副作用是后勤压力剧增,为此海狼集团以下的许多工厂,都要为军队服务,平均一个士兵,要有好几个工人,来为他们保障各种军需供应。
这些年来,于孝天不遗余力的不断加大对工业的投入,许多产品其实当时生产出来并没有用处,但是却都被储存了起来,以至于于孝天在决定出兵京畿的时候,海狼各地的库房之中,各种物资储备的堆积如山。
即便是如此,于孝天还是令海军和商船队,在九月之后,开始朝着北方运输大量的物资,暂时先储备在养马岛、浮山所、灵山岛、芝罘岛、长岛等地,确保今后一段时间他在北方发动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所需。
三个月间,海狼集团一共朝山东一带投送船只达到近千船次,运送各种物资数十万吨,这样的运输规模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海狼三个月间走海路北运的物资总量,超出了大明运河漕运北运物资全年总量的好多倍,这要是让崇祯知道的话,估计当场就会吐血。
大明这些年受到漕运问题的困扰,让崇祯始终头疼不已,因为漕运牵扯了太多人的利益,上到朝廷之中高官,下到运河上最低下的船夫,有上百万人要在漕运之